你在这里

先秦的子们如果像苏格拉底一样被审判

雅典,苏格拉底被控不信神,于是被审判,最终被判处死刑。

按说,他是有三次不死的机会的。

能否胜诉,取决于陪审团的投票结果。我们知道,跟没什么文化的普罗大众打交道,煽情的效果远好于说理,中国的小说中,被好汉打倒的流氓匪类,都会哀告个“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儿”什么的,这就是很聪明的办法。雅典的法庭,陪审团素来大而无当,苏格拉底这事,不算大案子,但陪审人数也高达501人。对这么庞大的群体,起作用的就更加是感情而非理智。事实上,雅典法庭上也流行被告让妻儿到场,哭哭啼啼感动听众。但是苏格拉底老师拒绝这样做,因为他觉得“这种景象会使得被告者和整个城邦都同样地显得可笑”。这是一不煽情。

被告被判有罪后,他可以提出一种惩罚。然后由法官在死刑和这种惩罚之间选择一种。如果他提出的惩罚足够重,也可以令民众消气,至少是可以免于一死的。但苏格拉底显然认为这样等于承认自己有罪,所以他起先要求法庭奖励自己,随后又纡尊降贵提出一个低得过分的罚金数额。结果是民众更加愤怒,原来不过280票对221票要判他死刑,这下就变成了361:140。这是二不认错。

死罪已定,苏格拉底的学生为他策划了一个越狱逃亡方案,但苏格拉底当然不同意。苏格拉底老师眼里,即使判决是荒谬的,法律本身却是神圣的,“在各个国家中,那些最好的统治者总是把对法律的服从看作公民的最大义务,难道这一点你都不懂吗?一个国家的公民遵守法律,它在和平时期就幸福,在战争时期就坚定。”(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所以苏格拉底老师觉得自己留下来受死,是捍卫雅典的法律权威。这是三不跑路。

这据说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二重要的死亡,真是充满了作死精神的。

碰到类似的情况,我估计孔仲尼老师会跑路,因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用等开庭,早在雅典人制定远征西西里的愚蠢计划的时候就跑了。

孟轲老师会煽情,大辩论这种事他老人家最浪了,玩大逆转,把群众煽乎起来将原告拍得立毙当场也是可能的;庄周同学呢?按“齐物论”的精神,他会认错,同时心里面说,对就是错错就是对,反正跟你们这些弱智也没啥好计较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