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全球股市涨到飞起,为啥只有中国股市不涨?

年底,各大投资机构纷纷发布对于来年投资市场的预期,五大国际投行发布的2018年投资策略均对于中国股市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它们认为:今年的亚洲股市跑赢了其他市场,年初至今的MSCI全球市场指数上涨19.3%,MSCI的亚太地区指数同期上涨了高达33.25%,中国身为亚太地区的最大经济体,其股市的未来前景自然是乐观的。

但实际上,中国股民的真实感受却与国际机构的预期相反。尽管上证指数今年略有上升,A股也冒出来茅台等等“妖股”,但整体而言,普通股民盈利并不多,上市公司的普遍状况也并不乐观。据华尔街日报数据,截止2017年12月8日,中国A股市场下跌个股占总数的接近八成,其中,下跌超过20%的个股数量占比约五成,下跌超过30%的个股占三成以上。

纵观2017年,中国的股市可谓逆全球股市而动,呈现牛皮形态,涨不起来也跌不下去,令人着急。在苦苦等待牛市到来的日子里,投资者们不禁想问:被寄予厚望的A股现在是不是在积蓄能量“攒大招”,还是说A股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一、A股长期坑散户,导致缺乏增长动能

2017年全球绝大多数股市要么创下历史新高,要么升至多年高点,是几年来范围最广的上涨行情之一。我们把中国股市和全球各国股市进行比较,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今年中国股市落后于全球股市的增长水平。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上证的年增长率即使在亚洲国家也是排名落后,仅仅要好于西亚国家的股市,但其表现明显落后于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区的股市。上证指数的年增长为4.58%,远低于恒生指数31%的上涨,低于韩国kospi指数21.5%的上涨,也低于日经指数16%以上的上涨。

如果与美国、欧洲地区的股市比较,则更是惨不忍睹。美国的道琼斯指数、S&P500、纳指的年增长约为20至30%左右,而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股票市场年增长至少在18%以上。即使是因为脱欧问题而被调低了经济增长预期的英国,其股市的年增长也超过8%以上,明显高于中国股市。

对比之下,上证指数表现惨淡,这与我们媒体报道的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基调不太符合。中国股市不但比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之一美国,也比不过代表新兴市场的亚洲国家,甚至连经济负担沉重、问题麻烦不断的欧洲股市也比不过,于是呈现出稳如泰山、不动声色的表现。

如果不是依靠政府强推的“沪深300”和“上证50”撑门面,中国股市的平均回报率会更加难看,经济的复苏之梦只怕是分分钟要醒。

实际上,A股的走势并没有和经济基本面相背离,A股目前的情况恰恰反映出了中国经济比较真实的一面。

现在我们放眼望向中国股市,看见的是由众多制造业和科技公司以及国有企业构成的庞大市场,但这个市场并不是为了普通股民和投资者设置的。

从历史成因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而不是为社会大众创造财富和为普通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也就是说,散户进入股市的资金其实成为了上市公司融资的工具,如此而已。

中国股市当初设立的这个基本目标决定了它日后必然是坑散户的市场。与此同时,对上市企业来说,进入股市就意味着捞钱的机会大增。中国股市以上市国企融资为目标,这决定了其上市机制具有“计划经济”的遗留色彩,即从早期的审批制到后来的核准制,上市过程并非彻底的市场化。其中,监管部门寻租利益巨大。

这就造成A股公司上市审批非常困难,而一旦上市之后,监管部门又采取和之前大为不同的宽松标准,使得资本与权力之间能够很方便的进行“政企合作”,以各种手段包装上市公司并人为操纵股价。

长期这么玩下来,中国股市彻底成赌场,而且是庄家可以公然作弊的赌场。广大的散户进赌场玩一两次不成问题,但是日子一久,谁也扛不住。有很多普通投资者已经对股市“累觉不爱”,更多的人则是因为长期被割韭菜,面对股市已经玩不动了。

中国股市动力不足,缺乏增长动能,其根本原因在制度设计。

我们从A股的成交量来看,自从2015年股灾以后,A股大盘见底。2015年股市上涨最厉害的时候,单月的成交量高达130亿左右,而在2017年间,最高的单月成交量只有50亿,单月一般都是三四十亿的成交量。

成交量低迷的背后,是散户逐渐退出股票游戏的现实。据统计,中国A股的开户数量虽然今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超过八成账户的市值在十万元人民币以内。你根本不可能指望已显得后继乏力的普通投资者助推A股上涨。

最近,有个新闻说,中国内地将股票投资编写进了中小学教材,这其实就是试图培养下一代的散户,“韭菜”要从娃娃抓起。道理就和鼓励生二胎一样的:鼓励生二胎是社会缺乏新增劳动力的表现,炒股知识进入中小学课本则是股市“韭菜”后继无人的表现。

换言之,老乡被主力玩弄多年,现在已经玩残了。中国股市要想把牛市从想象变为现实,还需要借助老乡之外的力量。

二、全球股市面临回调,中国股市无法独善其身

如果我们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数据其实根本撑不起一个大牛市,而且,从2018年的全球大趋势来看,股市还存在着某些变数。

搅动全球经济这趟浑水的最主要力量,就是利率正常化。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自从在2015年左右结束08年以来的超低利率,之后就一直朝着“正常化”逐步升息。当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美国加息的话题时,摩根士丹利的亚洲前主席罗奇说了这样一句话:利率正常化的过程,越快越好,如果利率正常化的步伐不够快,资金将会继续抬升股市,令未来的风险增大。

从一些指标来看,美国的股市是有些“过火”的征兆。并且,因为川普总统减税政策带来的利好情绪,继“川普行情”以后,美股还将会出现一波“减税行情”。受到今年美国股市大涨的影响,全球的股市也普遍看涨,IPO较去年增加了33%,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以上两类上市公司也是最容易制造出股市泡沫的公司。

然而,在全球股市泡沫开始泛起的2017年年末,越来越强烈的加息讯号预示着来年股市泡沫膨胀的减缓乃至收缩。

当财经媒体依然对未来保持积极态度时,包括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的制造业调查都显示,实体经济本身已经开始调低了对来年的预期。美国很多州的银行调查,都显示来年的订单预期和营商环境预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的乐观情绪逐渐放缓将成为趋势。

此外,美联储的加息无疑将对全球市场有联动的影响,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联储加息之后,人民币的贬值和资本外流风险会进一步增大。

这就导致监管部门未来会持续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向外界传递出“防范风险”与“紧缩货币”两大信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将不断降慢。这两大因素使得我们不能过于盲目乐观的看待未来中国股市的走势。

脉搏随全球而动的中国股市,在货币收紧的大环境下,无法独善其身。可以说,在“钱紧”和“景气回落”的前提下,中国股市很难会全线飘红。

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一边打压楼市泡沫,一边收紧货币政策。根据过往的经验,在货币宽松周期,房价下跌或对股市有利,但货币紧缩周期,房价下跌并不一定会使资金回流股市。不信的话,可以看看年末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势头。新股发行不断,老股东解禁也要抛,一旦资金吃紧,没有人愿当接盘侠。因此,股市和房市都不会有明显起色,这很可能就是我们即将面临的状况。

总而言之,货币总量减少、加息在即、股份公司成色不够、散户无力接盘……以上种种因素相叠加,形成了对于来年A股的基本判断,那就是谨慎大于乐观。但这个微小的“乐观”部分在哪里呢?

实际上,虽然股市存在各种不靠谱现象,但社会的热钱依然需要在股市里寻找保值的机会,这是热钱的刚需。近期高密度的监管压力、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关注也将市场风格引向绩优价值股。因此,我们在过去一年看到了包括高盛等等大型的国际机构发布了一系列的“A股买货名单”以及“漂亮XX指数”这类的东西,在基本盘并不太好的股票市场中遴选出所谓的成长型股票。

此时的投资者在赌什么?赌的就是A股市场的持续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两级化严重、缺少悬念的中国股市,跟着机构做,或许是来年最稳妥的办法。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