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只要不拧巴,就是好人生

每次去东京,除了停不下来的纯米大吟酿、各式烤串和买买买,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东京的女性。

即使是路上随便遇到的70岁老太太,也会一丝不苟地化着妆、带着圆形呢帽、系着丝巾,看上去优雅得体。是的,路上遇到的每一个日本女性,不管她本来在做什么,只要你跟她说话,她就会立刻露出大大的笑脸,亲切地回复你。

曾经有一次夜班飞机去东京,酒店定得太文艺,藏在小街道里,深夜11点我走出地铁站就有点儿懵逼了,拖着行李箱向一个路过的OL问路,那个瘦小精致的女孩儿一边积极地帮我看google地图,一边竟然要帮我提我那28吋的行李箱!——日本女性就是这样立志把‌‌“可爱‌‌”作为人生准则,许多女性一生心甘情愿做着辅助性的工作。

但奇怪的是,大家都喜欢的日剧和电影却并不是韩剧惯常那种傻白甜的麻雀变凤凰,或者我朝最受欢迎的家庭狗血大戏,恰恰相反,日剧里的女子们总是认真又清醒地生活着,喜欢一个普通男人,探索他更深的内心,男主角因此不再是总裁、富二代、皇太子、仙师,而变成了孤独又喜欢美食的男人、蠢萌又有点儿自私的男人、迷茫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的男人、甚至是变态的男人——总之,是没什么钱、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真实的男人。发生的,也并不是什么爱情童话,而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生活。

而日剧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它从不兜售成功学,只反复讲一个道理:无论你活成什么样,怪也好、失败也好,但只要是你自己选的,内心不拧巴,就是好人生。

就像《最完美的离婚》,如果按照狗血剧的拍法其实很容易:地震引发的倾城之恋、已婚男主角试图勾搭前女友、前女友老公习惯性出轨、男女主角离婚同居互秀相亲约炮……博眼球元素那么多,每组镜头都可以来一场歇斯底里的撕逼,又狗血又有戏剧冲突,肯定可以冲个微博热搜或者收视冠军。

但不,《最完美的离婚》不是这样的,不断冲突、争吵的时候,反而是男女主角婚姻存续的期间,因为琐事的冲突、因为性格的不同、因为感情流露的折磨,真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女主默默提交了离婚申请书,果断跟老公说再见了,一声指责都没有。

以及女主一离婚立马去相亲,特别斩钉截铁。既没有要死要活痛不欲生,也没有夫妻撕破脸你骂我出轨我揭你黑底。这并不是不够痛不够爱,只不过,真实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做每个重大决定的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山崩地裂的世界大战,只是累积到某个节点,我们做了某个选择,一切戛然而止,如此而已。

我特别佩服《最完美的离婚》里的女二,跟大马哈女主不一样,初初看上去,她好像是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那种白莲花小三:衣着精致、善解人意、温柔沉默,告诉男主怎么假装自己是棒球铁粉赢得合作伙伴的情感认同,哪像女主傻呵呵爱都爱不到点子上?

但是演着演着,女二的人设丰富起来,她明知道老公出轨,也无所谓,还要敲醒来勾引自己的前男友——前男友苦大仇深地教育她:以前你不这样!以前你和我在一起的时候那么快乐!做回从前的你吧!女二笑呵呵地一巴掌拍醒他:从前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每一天都希望你赶紧死。

男主觉得自己在前女友那里寻回了女性温柔的滋味,哪知道前女友的内心独白是:男人都差不多,还是要跟有趣的在一起……人家最终的选择,宁可是习惯性出轨但却充满情趣的老公。

所以你看,人活得怎么样,都是选择的结果。你以为就你清醒啊?

还有那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海街日记》。舒缓静谧,琉璃般剔透明净的阳光、镰仓徐徐的海风、还有姐妹四人喧闹又自如地居住在外婆老房子里留下的那些温馨时光,总是温柔地唤起我内心深处的暖和情绪。没错,《海街日记》也可以很狗血:父亲跟情人出轨,抛妻弃子,妈妈另有新生活。姐妹三人好不容易长大,父亲又重新结婚,然后一命呜呼,留下情人生的未成年女儿和带着拖油瓶的继妻。大姐把妹妹带回一起生活,中间花插着大姐自己第三者插足、二妹养小白脸被甩……

但是还好没有,人生并不是轻飘飘、冷冰冰地打个标签,所以《海街日记》唤醒的,仍然是我们生命中那些最温情的东西。绫濑遥演的大姐,她本来可以跟情人一起去美国,但她选择留下来,照顾三个妹妹,同时去做临终关怀的工作……按国产剧哺育出来的惯性思维,很多人大概会说:这女的有病吧?!男人都要离婚把她扶正带去美国了,可以彻底甩开一屋子姐妹去美国混上流社会了?这种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还不得开个微博讲讲自己是怎么通过降PU得到幸福的?

以成功学的逻辑:她放弃一个看似成功的结局,怎么也得选择另一个更牛逼的结局,比如创业什么的,同时还有无数潜在追求者……但良心的影视剧,才会告诉你:她没有成功,她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做收入微薄的护士,说不定还一直单身下去直到三个妹妹都各自结婚离开,但这没有什么,所谓命运就是一系列选择,成为你决定成为的人就好。

是的,我们也许每天都听到认识的谁谁谁一举嫁了个高富帅、谁谁谁一夜暴富从苦逼程序员跑到纳斯达克敲钟,但自己真实的生活却琐碎、平庸、无聊、沉重得多,甚至也许总是被辜负。我们无声无息做着选择,没有惊天动地、没有狗血撕逼,惊动的,只有我们自己。

但是也幸好是这样,我们活得怎么样,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不用自欺欺人,也不能敷衍塞责。选择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做决定的时候,并不真的知道会得到和失去些什么,做出选择,不一定是对的,带来的改变也有好有坏,难以逆料。

本周四我送别了一位朋友,她是资深媒体人,即使在传统媒体式微的当下,她凭着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依然可以接到许多独立项目,同时自己还创业了一个精酿啤酒品牌,挺充实的。但她还是决定离开,卖了房子去大理,总以为她遭遇了什么特别大的挫折,再三问她,她真诚地说:真的就是烦了。每天做差不多的事,见差不多的人,说差不多的话。我马上40岁了,你说我中年危机也好,拼不动了也好,总之我输得起啊,我就想去大理,作死了算我自己的。

这个选择对么?你再设身处地想一想,会不会觉得又是错的?但没关系,做出这个选择的人已经变成了自己也觉得了不起的人。

这种了不起,不一定是挣很多钱、拥有更大的权势,而是就像日剧里的那些女性,彻底活开了——道德和外界的评论都是狗屁,钱如果能让我开心,当然是好的,但也超不过我是不是能舒心地做一个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事到如今,我见过太多起起落落,曾经风光无俩的如今籍籍无名,曾经低三下四的如今人五人六,当然,曾经平凡的如今依然平凡。到最后,你愿意和这些人做朋友,或者决定向他们学习,无外乎就四个字:活明白了。

活明白是什么?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棵树,按自己的喜好栽培、修剪,最后静静享受树上的果实——无论它是苦是甜,都不与旁人比较,更不觊觎别人树上的春天。

而拧巴的人一生都像在逛水果店,尝不到只好点评这个涩那个酸。

别理他们,你有你的果实。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