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十九大对台湾温柔一刀?

香港一国两制的支柱已然倾斜,十九大报告为什么对台湾软硬兼施?比政治政变更让习近平害怕的是什么?

香港《明报》发表文章《重读哈维尔与一国两制的支柱》,作者马岳认为,哈维尔著作中本来针对1970年代末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后极权”体制的描述和批评,很多都彷佛适用于香港。

文章说,香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不希望内地的很多制度逻辑渗入影响以至取代香港制度。香港原来的一制,制度特色和精神与内地相异的自然有很多,诸如司法系统、公务员政治中立、资本主义利伯维尔场和法制等;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支柱,应该是香港有相当多专业范畴,都由不同专业人士以其各自专业义理(rationale)自行管理运作。这包括医生、法律界、公务员、学术界和教育界、执法机关、金融财经界以至各大大小小专业界别。

作者认为,最近几年香港人对不少有支柱性质的制度以及其中的专业人士是否能公正处事,信心大大减退。这其中(至少)包括法官是否公正、检控是否不偏不倚、公务员处事是否公正、警察会否滥用暴力、选举执行是否一视同仁等。慢慢这已蔓延至大学是否能坚守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

台湾问题,下一个五年再解决?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把解决台湾问题放在再下一个五年》,作者杜心武说,中共十九大报告最重要的部分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等问题,但在有关少数民族、港澳、与台湾的问题,也有值得注意的动向。

文章说,与强硬的少数民族政策及港澳政策相比,十九大报告里面的台湾部分非常温和。

十九大报告向台湾释放了善意。原先说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就会“地动山摇”的景象并没有出现,还预示着在未来5年,中国对台不会有激进的手段。但这不意味着台湾人可以“悠哉游哉又5年”。由于从种种迹象看,习很可能在5年后连任,十九大报告中对台的温和,实际上只是把解决台湾问题放在再下一个5年(或10年,视乎习近平的任期)。这里说的“解决”可能是完全解决,也可能是两岸确定带有时间表的路线图。

台湾政府的“笨拙防守”

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缺乏自信,蔡政府注定失败的反统战》,作者吴程远认为,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的对台工作谈话中,对蔡政府的态度软中带硬,确立两岸未来的民间交流将会持续、但官方沟通“已读不回”的方向,短期内不会有转变。

文章说,民进党执政后,把“冷战思维”重新带入国会殿堂,将“恐共氛围”纳入政府施政,用“强化仇视,深化误解”在两岸间砌起高墙。曾因民主制度自豪于国际的台湾,现在却弥漫着保密防谍的戒严味。民主社会应有自信与光彩早已不复在,选择营造与大陆对立的同仇敌忾,最终却只能祭出笨拙的防守,蔡政府想对大陆进行“反统战”,恐怕只是徒劳无功。

经济政变让习近平更害怕?

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从经济政变看习近平新时代》,作者李平说,中共官方媒体已为中国进入“强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大唱赞歌。但是,无论是毛泽东的站起来时代,还是邓小平的富起来时代,其历史地位确立的标志不只是其理论写入党章,更要能经受党内血雨腥风的斗争,乃至屡屡打倒自己选定的接班人。习近平虽说传闻挫败了多次政变,但未来仍须面对更多经济政变、接班人挑战,才可能比肩毛、邓。

文章说,习近平未来遭遇军事政变的危险仍然颇低,最大的风险甚至不是暗杀之类的人身安全,反而,类似2015年的经济政变更具杀伤力。身为证监会主席的刘士余率先公开赞扬习近平消除党内巨大隐患,也凸显了未来能否平息经济政变将考验习近平主政的能力和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的一个标志。习近平把金融安全提升到战略性、根本性大事的层次,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毋宁说是要守住不再发生经济政变的底线。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