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他也没有失败,他只是厌倦了

昨天转过一个焦虑中产妈妈号召给幼儿园娃娃加码学数学和英文的贴,这焦虑旁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消解,这‌‌“提早起跑至少不会跑太差‌‌”的教育观念也很难以周全的科学证据反驳,我只能从最基本的心理发展来略作分析:

1.早跑的孩子容易在初级教育阶段取得成功获得自信。

2.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受挫抗压能力在懵懂时候未获锻炼;而且,这成功必然伴随父母几无止尽的额外投入(各种课外辅导班与父母家庭督促),意味着直到孩子高三毕业父母必须全力以赴(这种牺牲在当代中产父母似乎是必须且自然的,饭后闲谈也会变成浪费时间)。

3.如此课业高压下,父母孩子谁也不可松半口气(现实生活中,不知何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多由母亲承担,送班与督促几乎消耗掉母亲所有工余时间),没有生活的母亲比比皆是。

4.家庭情绪围绕课业而动,家庭情感的维系亦是成绩,许多中产家庭的内部情感是如此紧张,且彼此紧密绑缚,此时一旦出现游离的父亲,或不甘心失去生活的母亲,家庭的崩溃势所必然。

5.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越来越发现:自己是不能输的。输等于不知恩义,输是一种自我放弃般的败坏。不允许输的教育,使得孩子更没办法获得任何挫折教育,他必须一路赢下去,才有未来。一旦输了,天就像要塌了。

一旦产生这种思维定势,早跑的孩子是没跑差,但跑坏了。因为人生好长啊,谁不会输呢。输而猛进,才是能赢得人生的勇者。一路赢的孩子,内心难免懦弱。

6.父母之间因为教育的积怨会滋生,孩子对父母绝不宽容自己的积怨也滋生,结果很可能是:没输,但家庭成员间的爱和理解,在慢慢消退。

7.由此长成的孩子,一路赢到大学,被反复暗示‌‌“你最聪明,你最努力,你绝不会输‌‌”,遇到人生问题或情感问题,也多以输赢计较,可能成为冷酷的赢家或一蹶不振的败家子啃老族。

8.而以上都不算最可怕的。最可怕的一种结果,早就写在《无声告白》这部小说里,他并没有冷酷,也没有失败,他只是厌倦了,对一切。

最后讲一个我所知的真事儿:南京一所国重初中,一个学生课间跳楼了,同班学生围在阳台呆看,课铃一响,都默默回去上课了。当晚家长群里热烈讨论,孩子们大概都只在自己房间埋头做题,此后再提此事,他全无表情。

真的,我很难相信这些孩子是健康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