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2017香港书展上的“刘晓波”

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周三(7月19日)开幕。展示《刘晓波传》的摊位前人潮络绎不绝,但经销商表示,书展上政治书的销售量一年比一年差。

田园书屋一如往年陈列新世纪出版社的出版品,其中余杰所著的《刘晓波传》最受关注。记者观察到,陈列《刘晓波传》与其他政治书籍的书架前,一直有读者驻足,他们或翻阅书籍,或讨论刘晓波。

新世纪出版社创办人、前中国总理赵紫阳秘书鲍彤之子鲍朴对BBC中文说,该出版社两本关于刘晓波的书——《刘晓波传》、《刘晓波文集》,在近期内销量都上升。

香港网媒“众新闻”引述田园书屋职员的说法,《刘晓波传》第一天傍晚前售出了约30本,以往此书平均两个月才卖出一本。

在摊位前,一名说普通话的男子向同行朋友介绍新世纪出版社的政治书。该名不愿具名的男子说,他认为“刘晓波是中国人追求民主的榜样”但他却“悲惨地去世”。

“刘晓波的精神可以影响中国人,影响全世界,中国怕的就是这个。”他表示,他是长居香港的大陆人,以前就会购买政治类书籍。

一名中年香港男性买了两本《刘晓波传》,他向BBC中文表示,他觉得刘晓波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因此买了两本,一本要送给朋友。

在摊位上的田园书屋职员谭先生向BBC中文说,政治类书籍销量好的地方不是在书展,而是在书店或是报摊。

另一名香港中年男性蔡先生表示,他几乎每年都来书展,买了很多关于香港本土历史的书,但他对政治书“不太感兴趣”。

主打出版本土、政治书籍的次文化堂,今年以“我没有敌人”做摊位布置。出自2009年刘晓波向法庭递交的陈述文章〈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次文化堂社长彭志铭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表示,采用“我没有敌人”做布置,是有感于刘晓波身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却遭到这种折磨。他认为中国不应该用这种强迫的方式对待一个人和他的家人,这样“给世界的感觉不好”。

刘晓波生前好友、独立中文笔会会长贝岭表示,计划筹资出版《刘晓波诗选》,并打算明年在香港书展设摊。但因为摊位租金太贵,还需要筹钱。

“白色恐怖”

彭志铭表示,除了标语之外,次文化堂没有特别推出刘晓波系列书籍。

他说:“关于刘晓波的书一直都是少的。”而且他因为起草《零八宪章》获罪,2009年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入狱后,“现在没什么人谈他了,关于刘晓波的书不太好卖,”彭志铭说。

彭志铭进一步表示,现在关于政治的书没什么人写了,“这一两年白色恐怖变得好严重。”——作者不敢写、出版社不敢出版、印刷厂不敢印、书店不敢卖,“没有书,买的人也就少了。”

彭志铭将中国“禁书”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八卦性质的“伪书”,例如江泽民的情妇之类的内容,这是销量最好的一类。第二类是涉及“内幕”的书,第三类是评论。

他认为现在最悲哀的就是评论类的书因为受到打压而变少。“评论就是言论开放的表达,连这个都觉得危险的时候,就是白色恐怖。”

观察:BBC中文记者刘子维

享有言论及出版自由的香港一直是中国时政类“禁书”的出版重镇。在中国大陆游客众多的香港书展中,政治书的数量和销量受到媒体关注。

刘晓波逝世在香港引起讨论,但实地走访香港书展,刘晓波相关书籍只有寥寥数本,摊位的场布也未见以刘晓波为主打,书展基本上仍维持和往年一样热闹、捡便宜的氛围。

书展第一日,会场见到许多家长陪同前来的儿童,以及放暑假和好友们相约出游的青少年。虽然主题“旅游”遭到一些批评,但贩卖旅游书的摊位依然吸引许多民众。

香港书展能持续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是会请到知名作家办讲座、签名会,藉此吸引“粉丝”到场。一些书展常客不一定“文艺”,而是藉此买特价的工具书、文具用品等等。

书展的“旅游”主题

本次的第28届香港书展有来自37个国家级地区的670家展商参展,为历年之最。今年主题是“旅游”,以“从香港阅读世界人文‧山水‧情怀”作点题。

来自新加坡的吴小姐表示,她觉得这个年度主题很好,在特展区可以看到知名作家旅行世界所带回来的收藏品。她是第二次来香港书展,只要有机会在七月来香港都会来看,因为香港书展能一次看到很多书。

但彭志铭明确表达对年度主题的不满,他认为主办单位订出这个主题,是“希望所有人都去吃喝玩乐就好了,你推出这一个思想出来就不应该。书展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定调,看你一个地方有没有文化就是看你书展。这个主题出来,连面子都没有了。”

香港书展的展期至7月25日,地点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两岸三地及海外知名作家将出席多场论坛。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