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香港困局与联合国解体

引言:三十年前的驻军理由

香港回归中国大陆二十周年,是中共国家炫耀国家实力的好机会,也是习近平个人巩固权力地位的好机会。然而,无论航母到港还是盈天烟花,都掩饰不了香港本土力量的“不服”情绪,并且,本土化趋势也不可能因中央政府的些许强硬话语而消失。

在未来的日子里,很可能使邓小平三十年的担心成为现实。时在一九八七年四月,邓接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对于香港驻军问题谈了主旨:香港有大动乱,驻军会干预。但是,军队干预到何种程度,没有公开资讯披露。还有,彼时,影响中共国家未来走向的“八九·六四”事件还未发生。

一、核心民主国家重新联盟

我没有预测港版“八九·六四”必定发生的意思,但是,未来冲突激烈化则是基本趋势。激烈化的一个政治文化因素是英国政治影响的作用不断扩大。这里面,有一个世界性背景:经济全球化带动政治全球化受挫,盎格鲁——撒克逊体系更注重传统价值,也更加注重传统影响地域的价值复兴。这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政治的巨大变量。它的可能结果远未被诸多名义上的国际政治理论大牌所考量。比如说,是不是在英国脱欧后,会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一起退出联合国,而组织核心民主国家的全球联盟。

这种可能在本世纪上半叶就会变为现实。这个重大国际事件发生,会吸引深受盎格鲁——撒克逊体系影响的香港、台湾,两者会寻求加入的可能性。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国家治域”的概念仍很重要。简单地说:不管香港与台湾各自内部“独立”诉求多么强烈,现状只能算“政治实体”而无法归入单独的“国家治域”。

合乎目前“国家治域”的单位,有机会或者自愿选择退出联合国的国家,会有日本、印度、新加坡。也可能,东南亚国家比印度更积极。换言之,联合国解体危机初现,东盟就会自动解体,一部分国家会“依附于”核心民主国家联盟。

二、两大国法律思想严重冲突

英国力求保持在香港问题上的发言权,在中共国家看来,有“主动挑衅”之嫌。所以,对于当地时间六月二十九日的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要求中国方面遵守《中英联合声明》之说法,北京的外交部发言人指该文件已是历史,“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反对后者的言论立时在网络爆开,但是,没有必要指责发言人的学养——他为什么连普通法的理论一点不了解?

北京的发言人在此问题上的表达是严谨地代表中共国家利益的,而且,“不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的说法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两年前,香港发生“占中”事件,英国议员要求到香港实地调查政治改革、港英关系之两大问题,遭遇北京阻拦与驳斥,就意味着:在法理上,中共国家的理解是“《中英联合声明》的精神已经写进基本法,就没有必要重复它的作用”。而在英国方面,她有普通法里面一贯的判例思想在起作用,仍然认为《中英联合声明》是基本法的法源,所以,针对北京的发言人说法,英国外交部发言人才强调“《中英联合声明》是一部在联合国注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

暂时放下中英两国就具体文件(条约)的具体表达,来想一下双方在联合国的地位。安理会两大常任理事国在法律思想上严重抵牾,在全球化受挫而未终止的情况下,意味着这个组织已经没有多大存在的必要。中英两国无法在法律思想上同质化,靠经贸维持微妙平衡几乎不会有长期效果可盼。于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社会主义帝国解体后,维系全球不同意识形态体系战后平衡的联合国解体,也就成了中英口水战的实质后果。

三、坦克与航母无法确立政治正当性

也许本文说的普通法体系、判例思想太过专业化,但是,有两点需要国际上的中国问题专家注意:第一,在本世纪的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法学界试图引入判例思想,也做了大量的“特色化”强削,但是,到习近平时代,这样的主张完全消失了;第二,江泽民的延续力量、政法腐败代表人物周永康作为政法首脑时期的人权状况确有罪恶记录,但是,那个时代里,毕竟允许讨论判例思想并试图改造。比较之下,习近平时代,学术思想方面的人权状况比周永康主掌政法的时代坏多了!

从学者的角度,我不关心习近平在未来几个月是继续掌权还是突然倒掉,但是,他的统治确实造成中共国家的诸多“知识上无可能”。《中英联合声明》没有约束力,是最新的实例,这对一个学问人(尤其我本人)而言,确实有点《史记·滑稽列传》上“游心骇耳”的效果。在更技术化的角度,说《中英联合声明》没有约束力未尝完全荒谬,但是,既然它的精神化入基本法,那么,基本法执行的如何不能仅仅是中共国家主权问题,应当让英国还有更多关心香港前途的“外部势力”进来观察、评说,而后坐下来交流。再进一步的技术性问题是,不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嘛,不是还拿连续两年的全球经济自由度第一说事嘛,那就让国际社会来看看、评评,又有什么不好呢?

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广场坦克与二〇一七年的香港水域航母,确实有巨大的威慑力。但是,前者中断“一国两制”的政治伦理,从而使政治正当性没有可能。后者,可以展示崛起者的力量,但是,没有政治正当性为基础的崛起也不过如放过的烟花,短暂耀眼、转瞬即逝。

结语:台湾绝对不相信“一国两制”

未来的核心民主国家如何重建国际政治秩序,是一个预测性话题,但是,它与历史有深刻联系。邓小平时代,人民与国家、精英与社会确实有一段美好的互谅、互助时期,因着这些,英国对中共国家寄予厚望,以至于撒切尔夫人甘愿承担国内指责,对香港问题上做出巨大让步。今天,原来期望变成了怨恨。撒切尔夫人最低限度的设想,是香港回归中国大陆十年后,即到二〇〇七年,“香港居民就能拥有普选权”。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普选权不仅遥遥无期,而且,“一国两制”的实质含义也发生了巨大纠纷。邓小平本意是要在台湾实现“一国两制”,让香港看到好处。后来,香港作先,台湾观看,但是,台湾今天即便认可“九二共识”的政治家,也都不敢接盘“一国两制”。这不只是个简单的政治讽刺呀!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