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家长

1986年4月11日,时隔76年之后,哈雷彗星拖着绚烂而神秘的长尾巴,准时地重新出现在地球的上空。在那个早春之夜,世界各地无数少年仰望星空。

在中国南部的新兴海滨城市深圳,一个叫马化腾的15岁初三学生宣称他是全校第一个看见了哈雷彗星的人。“它出现在北斗星的西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亮,肉眼不太容易找到。”很多年后,他这样对我说。马化腾当时是深圳中学天文兴趣小组的成员,这也是他唯一参加的课外兴趣小组。

马同学之所以能够找到哈雷彗星,除了他对天文有特别的爱好之外,还有另外的原因:他有比其他同学更高级的“武器”。

就在14岁生日的时候,他向家里索要一台准专业级、80mm口径的天文望远镜,那要花他父亲将近4个月的工资。“他当时非要不可。我们不肯买,太贵了,要700多元,他就写日记,说我们扼杀了一个科学家的梦想。他妈妈有一天翻他的书包读到了这篇日记,我俩商量了一下,还是给他买了。”父亲马陈术日后回忆说。

从此之后,马化腾对天文的爱好一直被保留了下来。2004年,腾讯董事会同事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便是一架精美的望远镜模型。

以上内容摘自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腾讯传》。

看到这一段,我很有感触:在1985年,一个家长会花4个月的工资给孩子买礼物!而且,这个礼物不仅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而且还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念?!

喜欢电的邓普顿

约翰·邓普顿爵士是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一直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他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1999年,美国《Money》杂志将邓普敦誉为“本世纪当之无愧的全球最伟大的选股人”。在长达70载的职业生涯中,邓普顿先生创立并领导了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共同基金公司,成为与乔治·索罗斯、彼得·林奇齐名的著名投资家。他的“逆向投资理论”成为股市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流派。

他的侄孙女写了一本书:《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书中第一章谈的就是约翰·邓普顿(1912-2008)的成长环境。我摘录一段:

在他们分别11岁和14岁的时候(主人公是弟弟),兄弟俩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曾祖母(即邓普顿的妈妈)通情达理地告诉他们,她已经在顶层阁楼收拾出一块地方,让他们做实验。在实验中,我祖父(主人公的哥哥)带头,两个孩子从图书馆把能借的书都借来,找了一大堆电线和一些仪器装置,开始把电从屋里接入他们的“实验室”。两人自豪地说,他们曾一度把1万伏的电导入到那个小小的空间。

与马化腾先生的父母相比,邓普顿的父母似乎走得更远。但本质是一样的:抛弃实用主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探索世界。

关键人物,是妈妈

在《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这本书的第一章,我们看到了家庭、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邓普顿从未受过父母的严格约束与管教,也从未听父母说过“不”。主要是因为主人公的母亲年轻时就打破习俗,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凡事独立自主,喜欢四处游历,积极进取,并鼓励孩子拥有个性。

武志红老师在《巨婴国》了分析了中国的家庭教育,认为绝大多数传统的中国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管束过多,让孩子形成了依赖型性格,即使长大了,心理依然在0~6个月的婴儿共生期。

为此,做家长的,在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避免武志红老师说的问题,向邓普顿的母亲学习,鼓励孩子独立。不要总是说:赶紧的,再慢就迟到了!快去加件衣服!青菜多吃点!作业做完了么?没做完不准出去玩!

邓普顿的妈妈酷爱旅游,并且是探险游、穷游,在旅游中孩子们要动手,要设计路线,要保管经费并记录开销……总之,孩子是团队的一份子,要参与,要做出贡献。我们带孩子去玩的时候,基本上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差距啊。

孩子在三岁之前,基本上是围绕在妈妈身边;在一岁之前,似乎没有爸爸什么事情。其实,妈妈的影响远不止如此。

英国科学家研究认为,决定孩子智能发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的X染色体上基因决定孩子大脑皮质的发育程度,而父亲基因则可能对塑造后代的情感和性格类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女性若希望自己的孩子聪颖出众,并不一定非找一个高智商的丈夫,而男性如要求自己的后代智商高,则须娶个聪明的妻子。

关键做法,提问

邓普顿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提问,不给完整答案,而是提供和他们讨论的主题相关的书籍供他们阅读。这种不给答案给材料的方式非常好,一方面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信息管理的能力。

做家长的,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对孩子的问题,总是力求马上回答。有时是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告诉孩子结果。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告知而是提问。孩子是有好奇心的,他们是“十万个为什么”,对此,我的经验是:与其他问我,不如我问他。所以,多问孩子问题,不立马回答孩子的问题。

儿子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开车送他上学,遇到一个人骑电瓶车闯红灯,差点出事。儿子很生气,问我:爸爸,他为什么闯红灯?

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过去:你说呢?

儿子应该是生气了(耽误了他的时间,生怕迟到):他想找死!

他的状态有些不对,不过,我装作没有看出来,而是继续问:嗯。还有呢?

儿子稍微停顿了一下,说:他想赶时间。

我继续提问:嗯,不错。还有呢?

儿子似乎平静下来了:他可能是没有看到我们,以为没有车子。

我似乎已经成功地转移了他的注意力,我们开始玩父子对话游戏了。我继续问:嗯,很有可能。还有呢?

儿子说:爸爸,绿灯了。

我的经验

70后养孩子,比较纠结,因为有两种不同理念供选择。一个是传统的“挫折教育”理念,其极致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之下出孝子”。一种是欧美的“赏识教育”理念,其做法包括认真倾听、耐心沟通、巧妙引导。我当时比较担心的是:欧美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能适应中国大陆社会么?(这个问题,似乎要等时间给答案。)

我家有小男生一枚,今年上初二。还好,没有“中二病”。由于学习成绩好,且爱好国学(正在学习“四书”),“一言不合就写诗”,经常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结合前面的分析,我觉得我可能做对了三点:

一是娶了一个好老婆。以下省去1万字对老婆的溢美之词。对了,今天是老婆农历生日。求大家的祝福^-^。

二是通过少告知多提问,引发孩子思考。我翻了一下自己的QQ空间,发现在儿子4-6岁时,我写了大量的父子对话,包括前面那篇关于闯红灯的对话。

三是鼓励孩子人格独立。在去年年夜饭上,儿子向我敬酒,我对他说:我不要求你听话,但期盼你独立。为此,我鼓励孩子大量阅读思维类书籍和行为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提升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能出“别人家的孩子”?我的答案是:你要成为“别人家的家长”。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