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长平:“六四”仍在生长 “现状”不可维持

每年“六四”,德国法兰克福中国领事馆前和市中心广场都会出现抗议活动,今年的抗议活动,受迫害者头像中多了一位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抗议活动中,李明哲的牌子刚好发给长平/长平提供)

每年“六四”,德国法兰克福中国领事馆前和市中心广场都会出现抗议活动。这些年,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参加抗议的人数却越来越少。正在兴高采烈欣赏城市景观的中国游客,突然听到“六四”二字,大多赶紧低头匆匆离去。少数想要远远地多看两眼的人,也被怕惹麻烦的导游粗暴地赶走。花钱出国旅游却如此扫兴,游客们脸上掩藏不住对抗议者的厌恶。

今年的抗议活动正在进行时,中国游客中有位小朋友看了标语或听见口号,高声问同行的父亲:“什么是六四?”父亲回答说:“就是有些坏人,勾结境外敌对势力,阴谋颠覆我们的政府,政府当然对他们不客气啦!”

我当然有十足的理由相信,这些游客中有人完全不赞同这位父亲的回答,有人时时都在内心深处纪念“六四”,对抗议者充满敬意。但是他们只能沉默着匆匆离去,身边一个同行者却可以大声说:“这些人真是讨厌!”

抗议者手里举着的头像,都是一些颠覆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犯”,以及他们的家属:王炳章,刘晓波,刘霞,伊力哈木·土赫提,高瑜……跟抗议者越来越少形成对比的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近年来政治犯越来越多,而且他们所在的地域越来越大,不仅有中国人权律师,还有香港书商、瑞典NGO工作者……今年的抗议活动中,受迫害者头像中多了一位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

“释放刘晓波!释放李明哲!……”悲愤的口号惊扰着一些安静地喝着咖啡的德国人。这真是另一幅全球化景象。就在头一天,德国的电视屏幕上,不断地播放着默克尔和李克强热情谈笑的画面——因为川普“自杀式做媒”,欧中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

台湾人获中国颠覆罪并非误会

我不禁想到,假如刚好一位台湾游客路过此地,他/她会驻足观望吗?看见李明哲的照片时,他/她的脑海里浮现的是28年前中正纪念堂广场上“血援会”的彻骨悲痛,还是3年前自由广场上“太阳花学运”后的隔岸观景?台湾人获中国颠覆罪,李明哲并列刘晓波、伊力哈木·土赫提,这是偶然的错置,还是历史的必然?

回顾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在去年底宣称“我们可以对台当局祭出‘凌迟’之刑,让它感受到一刀一刀被割的痛”,“一定要让民进党此轮执政以失败告终,要让民进党的头面人物个人付出政治代价”,“我们要最终做到,抓几个来大陆蹲监狱”,台湾人是否仍然觉得那只疯言疯语,拘捕李明哲是糊涂的公安“抓错了人”?当中国政府说,只要不承认“一中”原则,台湾就无法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台湾人是否觉得用人道主义感召就可以让北京幡然悔悟?是否只要对中国视而不见,对“六四”充耳不闻,台湾人的台湾主体和身份认同就会从天而降?

我在德国参与的一场争论中指出,人们不应该如此健忘,昨日历历在目:今天中国专制政权及其辩护者的一些话术,几乎都在重复德国的历史。柏林洪堡大学研究当代历史的作家、学者玛丽昂·德特延(Marion Detjen)支持了我的观点,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指出,二战后一段时间,纳粹历史希特勒、纳粹和大屠杀就被描述成德国的历史和传统中“一时失足”的错误,是偶然发生的,直到更深入的历史检讨,这个观点才开始改变。

因此,我很欣慰地看到,蔡英文总统在今天发表的“六四感言”中说,中国大陆执政当局对1989年六四事件的说法,“让我们想到,以前,台湾的二二八事件、美丽岛事件,也都曾经被统治当局说成是暴乱”。

没有“现状”可以“维持”

不过,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政治评论家们说,台湾乃弹丸之地,不过是全球化时代大国博弈的棋子。可是大国博弈的格局因何而起,从何而来?我多次论证说,历史并不是藏在记忆里慢慢腐烂或者变成化石的尸骨,历史正义并不只是给逝者的灵魂一个交代,历史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只要水分充足,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六四”镇压不仅没有过去,它一直就是中国的政治模式本身,而且塑造了、还在继续塑造着这个世界的形态。

中国的“六四”是结束冷战及全球化民主运动的先驱,它促进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发生,并以中国人的血肉之躯校正了历史的方向。不幸的是,中国民运成为后冷战时代的弃儿,全世界急于欢呼新时代的到来,假装房间里没有大象。这种转身而去的自作其乐,自欺欺人,以为“井水不犯河水”的全球绥靖政治,就是专制政权的养料。

历史是动态的,专制政权更是从来不可能安于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说,并没有一个“现状”可以“维持”。李明哲事件发生之后,蔡英文总统做出了为了维持现状忍辱负重的姿态,到今天终于明白它“对台湾人是一件大事”。但是,她仍然没有想明白的是,这对中国大陆并非是小事。“李明哲”这个名字出现在媒体可能是偶然,“抓几个来大陆蹲监狱”却是必然,因为从“六四”之后,历史从来没有停止生长。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