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有些病无药可以,只能等待时间的判决

这几天,感觉没有什么‌‌“新闻‌‌”。

新闻终将被‌‌“杀死‌‌”,至少,时间会冲淡一切。

前两天,曝出一个称不上新闻的新闻:杨振宁说他对妻子说过,要活到100岁。这不算什么新闻,每个人都应该被祝福长命百岁。

但是,网上很多人在新闻后面留言,盼着这个老人‌‌“早点死‌‌”。背后的理由当然大家都懂,但我对这种‌‌“大家都懂‌‌”的理由却不以为然。很多人希望杨振宁的妻子能够‌‌“早日解脱‌‌”。这样的自以为的‌‌“正义‌‌”,很朴素,却要不得。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只要是合法地自由选择得来的,外人就必须尊重。什么是幸福,什么算解脱,每个人定义大不相同。

自由选择很重要。一件既让人愤怒又让人感动的事情,如果只能表达感动,那这样的感动就没什么意思。

清华大学的颜宁教授告别这所高校投奔美国的普林斯顿,被一些人解读为负气出走,事后被她回应为‌‌“负气出走‌‌”是无稽之谈。我相信她的说法,我相信她的选择是愉快的自主选择,值得祝福。

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穿行在国界之间,当然值得祝福。

在5*12地震9周年的这一天,很多人又旧事重提。

我不愿意在那一天写与之相关的话题——只能选择性地纪念,还不如不纪念。

有些悲伤用时间冲淡,或许是当下最不坏的选择。

不知道北川地震遗一座震毁的小学的址墙壁上,遇难者父母写的想念孩子的话是否还清晰可见,或者即便没有被雨水冲刷干净,也被野生的植物给淹没了吧。

若干年前,我站在那面墙前,忍不住泪水奔涌,就觉得,这样的话题,如果没有适当的方式,还是暂时不碰为好。

那些在墙上留言的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如果当年还来得及重新孕育,现在‌‌“新‌‌”的生命也七八岁了。

即便真的‌‌“多难‌‌”可以‌‌“兴邦‌‌”,兴起的,也与逝去的人无关。

将苦难赋予某种崇高的意义,不过是一种欺骗,不过是一种病态。

有些病,无药可以,只能等待时间的判决。

前天有个在校大学生告诉我,在做一个课题:研究2004年以来北京3家主要报纸对发表过的与雾霾相关的新闻。

她发现了相关的新闻,从少到多再到突然沉寂。天空并没有清澈,但是话题已经寂灭。

这本来是个很意思的话题,但我告诉她这样的课题很无聊。这就是时间的力量,以及时间背后的力量在起作用。那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终究通过杀死与之相关的话题的方式,让人们丧失记忆或误以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问题终究会解决的,但是需要时间。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先杀死新闻。这像个绕口令,也是一个‌‌“密码‌‌”。

在大风的清洗之下,今天北京的天空突然蓝得很魔幻。为了迎接远方来的客人,天空仿佛具备了‌‌“人工智能‌‌”。

有时候觉得什么问题都是无解的,有时候又觉得无论多难的问题都可以瞬间搞定。

刚才有人在‌‌“分答‌‌”上向我说一个新闻:有国家放弃申办2024年奥运会了,那就给中国一个机会吧,2008年奥运会多么辉煌的时刻……竟然还有人记得2008年的奥运,时间仿佛在他那里停滞了似的。

这就不是时间的力量了,这是抗拒时间的力量,像是刻意拒绝长大。

知道的信息越少,就会越天真,但天真并不一定代表年轻。时间会一刻不停地在脸上刻画时间的痕迹,刻意保持天真的人,有时候就会显得傻或萌——漂亮的人是萌,相反就是傻。

我最近陆续看到‌‌“孤岛‌‌”之外的一些信息,没有让我变聪明,反而让我沮丧。那些信息又只言片区返回到信息孤岛上,一些人用暗语制造着新的‌‌“梗‌‌”,也只是增添了一些娱乐的着料。

我为此沮丧,是因为发现自己太傻,我当然是与‌‌“萌‌‌”无缘的——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场景,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我们习惯了那种表述方式,也许表述的只是一个假象。

就像,一场运动会,有的人表述出来的是辉煌,有的人表述出来的是生意,有的人表述出来的是无处安身。

或许是出于对你的关爱,总会有一种力量,倾向于让你看不到真相,然后,把你丢弃给时间。

记忆像一个地震遗址曾经山崩地裂终究归于平静,而时间像就野草一样蔓延覆盖野火烧不尽。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