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何不愿持有自己公司股票?

这两天国内财经媒体又在惊呼,中国证监会又出大招,对国内股市大股东的减持制定了新游戏规则。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即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大股东减持A股的新游戏规则,公布十条措施。这是继2015年7月、2016年1月后,中国证监会第三次颁布措施规范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减持股份行为。

随后,在中国证监会发布减持A股的新游戏规则后,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立即跟进颁布完善减持股票的新游戏规则的细则。对于这些规定的颁布,市场基本上叫好,认为这有利于当前股市企稳向好,降低中国股市的波动。短期看,可能会如此。但是,本文要问的,“规定”颁布之后,中国股市卖压现象会减除吗?中国股市的波动会降低吗?中国股市会如欧美股市那样“牛”起来吗?本文认为,实际结果如何,还得拭目以待。因为,当前中国股市的问题所出台的政策或规定都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现在中国股市的制度安排下,这种制度规则想让中国股市好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很简单,无论这次“规定”是如何完善,无论这些规定对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董事、监事等利益关联的交易行为如何进行限制,但是这些制度规定同样是不完全的,相关利益者要突破这些规定同样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不过增加一点这些人突破这些规则的成本而已。这些上市公司很快就会有新的方式来破解其规则。

现在的问题是为何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无论是大股东,还是董事和监事)在公司上市之后要千方百计地减持自己公司的股票?可以说,这些人对公司的信息、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及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都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公司内部人对自己上市公司的信息是完全的。根据这些信息,他们完全能够推测到上市公司的近期及远期的发展及股票价格趋势。既然这些公司的内部人能够获得公司的完全信息,既然这些公司内部人能够了解公司的未来发展及股票价格趋势,那么这就意味着,如果这家上市公司真的是有前景,公司的股价会随时间不断上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是根本不愿意减持自己手中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比如,腾讯的股票,2004年上市时每股发行价只有3.7港元,而13年后上升到1400元,上涨378倍了。对于这样的股票,有哪家上市的大股东或内部人愿意大量减持呢?

其实,国内上市公司的股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董事和监事,之所以在自己公司上市之后都在千方百计地要减持,并非他们的短视,而是他们知道无论是公司的上市还是公司未来走势,其股票的价格都不可能走好,或根本就不值这样价格。这就是为何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和监事等,一到公司上市后,股票达到可减持的期限,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把手中所持有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减持。甚至于不少上市公司在股东、董事和监事,为了减持的目的,不得不一直在突破现有的制度安排。因为,总体而言,这些公司内部人不看好自己的公司。

可以看到,在现有的股市发行制度及市场运行的游戏规则下,不少企业在A股上市往往都成为一夜暴富的重要途径。所以,国内各类企业都涌入国内A股公司上市的独木桥。可以说,中国企业有几千万家,能够上市的公司又是如此之少,所以公司上市往往就成了国内设租与寻租最大和最平常的场所。哪家公司能够IPO,不仅在于公司实际经营状态,更在于公司的管理经营层在这种公司上市博弈中的能力。当他们把公司上市层层关卡的审批者养得肥头大耳时,这些公司的上市就成功了一半了。

不过,这样的公司上市之后,哪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是陡然下跌。所以,不少公司上市之后,无论公司的大股东,还是董事和监事,都会千方百计地减持自己上市公司股票。这也是大股东、董事和监事财富变现的唯一途径。可以说,尽管“规定”对大股东、董事和监事的股票减持有新的规定,让这些人减持公司股票增加成本,但是想让他们千方百计地不减持自己的公司的股票是不可能的。同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人又会玩出新花样来。

还有,中国的创业板及中小企业板创立之前,我就撰写过一系列的文章,指出中国当时想学习美国的经验,如纳斯达克市场那样,让更多的有发展的前途创新的公司能够到创业板市场融资到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并通过有效的融资市场来发展中国的高新科技企业,来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但是,中国所建立起来的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甚至于最近玩得红火的新三板,真正能够担当中国经济创新大任,真正能够引导中国发展的企业绝无仅有,而真正好一点的上市公司,如腾讯及阿里巴巴等企业则走到国外市场。因为以实际业绩的主板市场,不少公司上市都玩出花样,那么以预期业绩为主导的创业板市场,不是让他拟上市公司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吗?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从何而来,只有天晓得!

而当中国的企业上市仅是为了圈钱、仅是为了一夜暴富,而不是给股市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回报时,那么这些上市公司从还没有上市开始,就完全处于一种以假象来迷惑市场及投资者恶性循环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全性,为了上市,这些公司总是能够找到破解方式与途径。所以,尽管“规定”对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有一定约束,但实际效果如何不得拭目以待。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