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有一种政治正确叫“读书”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一篇名为《谁是杀死一个书店的凶手》来得正是时候,于是刷屏了。

读之,我无法喜欢那篇,甚至有些厌恶。原因有二:,1,通篇没有讲为什么要杀死它;2,文中照片里透露出的书店风格,显着浓浓的装B范儿。

当然,我不喜欢不代表那文章真的不好,我也不介意别人喜欢。

这世界上确实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我可以原谅那篇文章不透露书店‌‌“被杀‌‌”的原因,但却‌‌“无法原谅‌‌”那个书店的那种‌‌“范儿‌‌”——我是坚决不会去这种书店的。

后来有一篇‌‌“以正视听‌‌”的文章把这篇‌‌“凶手文章‌‌”批驳了:根本没有人要杀死这个书店,而是书店的大门属于拆墙打洞的违章建筑,被要求封闭。这篇‌‌“反转文章‌‌”,让一些人明白,原来‌‌“凶手‌‌”文章是一篇‌‌“书店软文‌‌”。

上当活该——很多人看不出一篇文章的问题,或许正暴露了读书少吧。

闲话少说。我为什么讨厌那样风格的书店呢?我认为那种‌‌“文青‌‌”、‌‌“小资‌‌”范儿的书店,是把读书行为当作了装饰品,它迎合了一些想要‌‌“装‌‌”的人的心理——去那里坐一坐,就显得自己有文化了。至于花100元买那家书店的门票,效果超过在庙里投递香火钱。

我倒是觉得坐在那种风格的书店里看书,还不如坐在马桶上看书。

写这篇文章,当然不是要跟一家书店过不去,我祝愿所有的书店都生意兴隆。

最近,很多人关心起了海南航空以及它的创始人陈峰。至于为什么关心,恕我不能直言。

于是,我就去搜索了关于陈峰的从前的报道。一篇发表于2005年的报道讲述了陈峰如何白手起家,搞出了一家民营航空公司。看完,除了感叹那是一个创业的好年代之外,我甚至觉得陈老板是一个‌‌“能力之外资本为零‌‌”的企业家。

更吸引我的是,那篇文章暴露了陈老板的读书史——

陈老板1953年生于北京,小学毕业后赶上‌‌“文命‌‌”,在家待了两年,15岁到四川民航的军队序列。当兵六年,他利用早操结束到早饭开始的半小时时间,读完了《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欧洲哲学史》、《中国历史》等著作;再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初、高中课程,即使是周日也从未停歇过。21岁,陈峰回到北京,在民航总局援外司当援外助理员。回到北京的陈峰每周到北京图书馆借四本书阅读,包括马恩原著,民航知识、企业管理等。

‌‌“那时我对未来想干什么并不明确。‌‌”陈峰说,‌‌“我只是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觉得迟早有一天能用上,我得准备着。民航学校的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我都非常熟悉,以至于哪本书在什么位置都一清二楚。‌‌”1977年,改革开放还没开始之前,24岁的陈峰开始到夜校学习英语。

这个故事很好,证明了‌‌“读书有用‌‌”,读书成就了陈老板。

你要真的这么认为,那你就赶紧去读书。

可是,在那篇文章发表12年之后,到了2017年重读它,我更加明白,读书或许有用,但更有用的还是别书以外的‌‌“资本‌‌”。

事业成功之后,陈老板成了南怀瑾的弟子,据说一心向佛了。

不管陈老板如何成功,看书越多,我越不相信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在商场上所向披靡。

是的,我是看了一些书的。

就是因为读书多年,我越来越不相信,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正直、高尚、有情怀;读书不能保证让一个人勇敢,甚至还会让人更懦弱;百无一用是书生嘛。

这些年,据说书店在凋零。对此,我并不悲伤。我自己就基本不去书店买书了,几乎都在网上买。如果你喜欢看书,在这个时代,即便所有书店都倒闭,你也有读不完的书。

前些天,我去了北京朝阳公园的‌‌“春季书市‌‌”,只是为怀念当年我初到北京时逛地坛春季书市的旧时光。与十多年前的书市比,朝阳公园的书市显得很冷清。我不为这种冷清悲伤,因为毫无意义。

我曾经在报纸工作多年。这些年陆续有报纸关张,然后就引来一些人的唏嘘。我觉得那些唏嘘的人都是虚伪的,因为我可以断定,即便那些报纸没有倒闭,他们也根本不会花1元钱买份儿报纸看。

我总是不怀好意地认为,有些人对书店、报纸这些文化产品凋零的感伤,只是为自己无心读书看报找一个借口——不是我不读书,是书店被杀死了。

不读书,不看报,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书报,其实浪费了很多纸张。

你天天盯着手机看,也不必觉得丢人,并不是关了手机,你就会把盯手机的时间用于看书。

在手机上阅读,也是阅读——看手机也可以让你有文化,如果你愿意的话。

有文化也未必就会对社会有益。不是有人说了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更怕流氓装得有文化。

可是,我还会继续买书和翻书的,对,只是翻翻。我有很多书,到现在还没来得及翻呢。

可是,我为什么还要继续买书和翻书呢?因为它是抵抗无聊的一种方式,它就是一种消遣。仅此而已。

因为有这样一种‌‌“读书观‌‌”,看书就不功利、不累,也不觉得读书是一件可以装饰自己的事情,更不会因为自己几天没看书而懊悔浪费时间。

看书就是一件随意的事情,别给自己读书压力。有需求你就看,没需求别强迫自己看,何苦啊。书中没有黄金屋,真的。

今天在高铁上,我翻看的一本书叫《金屋梦》,是清朝的紫阳道人续写的金瓶梅。里面写了西门庆、潘金莲等到了阴间的遭遇及投胎转世神马的……看这有什么用呢?没什么用,就为打发无聊,就为有意思。

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生活在一场巨大的无聊之中,绝大多数人,不能像陈老板那样事业有成,用事业的成功驱散无聊的围困——说不定他会被其他东西围困。

我们必须找点有意思的事,去对抗无边无际的无聊和虚伪、虚假。一本书,就可以让你暂时逃避这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多好。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