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巧取豪夺怎建互信 抽刀断水难补撕裂

林郑月娥当选特首,然后信誓旦旦,声言修补社会撕裂,唯一结果只怕是使自己和公众失望。

迄今为止,林郑的修补计划,只限于与各派沟通,邀请个别民主派人士加入内阁,又或者在个别政纲主张,如增拨的五十亿元教育经费如何运用,开放讨论。但多了接触机会,有些人谋得一官半职,一些地方资源稍为放宽点,就可以让民主派议员心悦诚服,重建互信吗?

问题关键在于制度的不公平。民主派的声音代表社会的主流民意,但在立法会所占议席仅有四成左右,他们在立法会提出什么主张,只要建制派不同意,都注定失败。相反,社会上支持建制派只属少数,却是议会内的多数,任何议案都可以予取予携。如此巧取豪夺,任由少数人利益压过多数人利益,社会怎会不撕裂呢?

因此,修补撕裂,林郑要说服自己已经不易,要说服吃尽现行制度便宜的建制派,就更加困难。眼下建制派有亲北京的政治嫡系,有跨界别的大财团,有个别行业的商会及专业代表,以至大陆南来企业,可谓品流复杂,唯有北京可以统领驾驭。林郑即使有心修补,也首先要北京与她同心同德,才能成事。

例如发展土地兴建房屋,政府可以先发展乡郊棕地,但也可以填海建屋,或者动用少量郊野公园土地,但若说修补社会撕裂,林郑必须平衡巿民和原居民利益,确保乡郊土地多用作公屋,不被乡绅违法占用。但这样做,她又要先摆平乡绅和地产商的利益。因此,除非有超强意志,和厉害方法去克制他们,否则只有仰赖北京,由它去斡旋和分配利益。

但北京又怎会是任由林郑利用的施政工具?相反,北京对如何治港早有想法。无疑,修补撕裂以至大和解,从而克服社会深层次矛盾,都是北京对港政策的目标,但其政策手段与港人期望的却截然不同。香港人希望可以保住香港的独特性,不让大陆人口和资金的大量流入,致使物价飞升及空间严重不足,社会生活饱受冲击。但从北京的角度看,区域融和及经济整合才是修补香港撕裂的上上之策。

前者如近日甚嚣尘上的粤港大湾区构想,把香港拼入广东南部发展的版图,方便加强区内人口流动、经济互补之余,也期望改变港人过去跟内地与别不同的身份认同,理所当然地做个中国人。后者则把香港纳入中国经济发展规划蓝图之中,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以不同方式提供企业融资,加强两地的贸易伙伴关系,并通过人和资金流入,制造就业,带旺香港经济。

这种粗糙的经济思维简单不过,香港只要跟着中国发展的大方向走,经济便能持续增长,而保住经济和就业也就不愁什么社会矛盾了。故此特区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大量投资于基础建设、科技发展、人材培育(包括国民教育),拉近大陆和香港的物理和思想距离,以便迎接所谓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在这种经济盖过政治、规划盖过自由的思路下,香港政制改革显得毫无价值,甚至会导致如中联办法律部长王振民所说的内耗,绝对不值得卷土重来。再进一步,一切引致北京认定是内耗的言行,就等同社会撕裂的元凶,有需要除之而后快,香港才有转机。一些大陆法律学者亦乘机建议,尽快在香港推行国家安全立法,以助修补社会撕裂。言下之意,以恶法压制反对声音,便能天下归心,社会和谐。

可见,北京以计划经济和强悍手法来修补撕裂,不啻是抽刀断水一般的黑色政治笑话。但试问林郑在如此形势下上任,加上既得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她又可以为团结社会、重建信任走得多远呢?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