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北京敢不敢给平壤“断油”?

中国对于朝鲜半岛局势究竟有多大影响力?《世界报》记者认为北京手里有牌,就看他用不用了。此外多家德语媒体纷纷关注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百岁寿辰和生平巨作。

朝鲜半岛局势是最近几个星期以来热度不减的焦点话题。舆论一方面关注金正恩政权是否会有更多试射导弹乃至核试验的挑衅举动,一方面观察特朗普领导的白宫是否会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但是中国作为平壤唯一的大国盟友究竟愿意以及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也是媒体关注的重点。《世界报》在线版周三发表了该报驻京记者Johnny Erling就此撰写的分析文章《朝鲜:金正恩对中国的依赖性如此之大》(Nordkorea:So abhängig ist Kim Jong-un von China)。

作者关注到朝鲜近日来出现的汽车燃油供应紧缺问题,很多加油站已经没有新的汽油入库,想来加油的汽车都排起了长队。根据美联社驻朝鲜记者(也是目前在朝鲜仍然持有记者工作许可的唯一一个西方媒体记者)的纪录,就在上个周末过去之后,平壤的汽油价格就攀升了七八成。“金正恩政权正在采取预防性措施,以备应对新的制裁”,作者总结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平壤政权采取更严苛的制裁措施。而朝鲜的近邻、曾经的盟友中国也威胁要对金正恩施加更大的压力。”

中国首次考虑要关闭向朝鲜输油的阀门,而《世界报》记者认为,这将是一记狠招:“因为朝鲜的燃油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根据海关、韩国贸易促进机构和联合国贸易中心的统计数据,2015年朝鲜从中国进口了52.5万吨原油,此外还有21.8万吨的成品油和汽油。这一进口量是朝鲜同年从俄罗斯进口量的六倍。据专业资讯网站'朝鲜经济观察'估计,朝鲜全国汽车拥有量大约在24万辆左右,其中包括数千辆私家车和出租车。这些汽车几乎全部产自中国。”

“朝鲜2016年对外贸易总额为60亿美元。其中55亿美元也就是91.5%的贸易额都来自于中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也就是说金正恩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这个相邻的大国。……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北京手里掌握着所有的经济制裁杠杆。而且自从2006年朝鲜违反联合国决议进行第一次核试验之后,所有针对平壤的制裁措施也都得到了中国的赞成。尽管如此,中国和朝鲜之间的贸易仍在继续繁荣。直到2017年年初,北京似乎才真正开始兑现自己的制裁承诺。”

接下来,作者还列举了中国近几个月来对平壤实施的“惩罚”,包括2月份暂停进口朝鲜原产煤炭的决定,以及取消所有国家组织的中国游客赴朝旅行团行程,而切断对朝鲜的原油和汽油供应则是正在酝酿之中的下一个步骤。

不过,文章也指出,中国领导层的这些决策并非都是为了修正过去的失误:“他们是为了避免中国的企业遭受惩罚。4月初,在习近平和特朗普举行会谈之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亚洲主管波廷格(Matthew Pottinger)就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威胁要发起'针对第二阵线的新制裁'。而有些中国企业如果继续秘密地与朝鲜做买卖、违反联合国措施的话,那么这些新的制裁将会对其造成打击。包括美国财政部也有一份黑名单,准备好对那些帮助朝鲜进行被禁止的金钱转帐交易的中国金融机构实施惩罚。”

光线大师,百岁华诞

4月26日是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百岁生日,多家德语媒体纷纷撰文对其生平和代表作进行回顾。《法兰克福汇报》记者突出强调了贝聿铭在世界各地广受爱戴的事实:“有很多建筑师都曾经为不同的顾客工作过。但是,从肯尼迪家族,到毛泽东,从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到德国前总理科尔,再到卡塔尔埃米尔,不论是民主国家还是独裁政权,都为之折服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贝聿铭,全世界最知名的华裔建筑师。他的生平,他的作品,以及他的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柏林日报》记者则回顾了这位大师的诸多代表作品,以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有的时候一件作品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其它作品反而被人忽视了。比如今天迎来百岁寿辰的美籍建筑师贝聿铭就是如此。在长达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有超过200座建筑作品问题,其中有不少都是大手笔巨作,比如在北美,在欧洲,还有亚洲。其中的一些,比如波士顿的肯尼迪中心,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还有由各种三角形组成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这些建筑都成为了图书馆、博物馆和商务办公楼相关领域建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不过有一件作品的光芒盖过了所有其它作品:玻璃金字塔。1989年落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早已经成为巴黎的地标性建筑,在各种悬疑小说和惊悚电影里,这座玻璃金字塔也成为波普艺术的象征。今天的我们已经变得更加谨慎,也会更加注重文物保护,更加明智,也许这样大胆的工程建议放到今天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现实。即使在80年代初,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也是凭借相当的魄力才把这个大项目推行到底。战后时期人们认为一切均有可能的乐观主义精神造就了贝聿铭的灵感。”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