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港大涉嫌造假教授 再获8,382万经费

港大教授杨丹去年被踢爆涉造假时,着下属把登门质询的记者「扔出去」。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杨丹早前被投诉研究涉嫌造假,个桉由研究资助局辖下的纪律委员会跟进调查。《苹果》发现,原来有关调查已悄悄在上月完成,局方不但拒绝披露震惊学界丑闻的调查结果,杨丹统筹的研究项目在同月更获一笔高达8,382万元的经费。投诉事件的学者王凯峰指港大早前调查已指出杨丹研究的众多问题,质疑研资局拨出经费;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促研资局尽快公开调查结果。

成长于四川山区的杨丹,2014年在《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ACS)发表萤光探针的研究论文,但后来被当时同属港大的助理教授王凯峰投诉涉造假,手法包括更改显微镜的激光设定,令部份图片显得更光亮,营造萤光探针的效果。

港大内部曾聘请专家证人协助调查,不同专家都分别指出,不同实验设定下取得的图片不能作有效比较,甚至批评杨丹的做法不可接受。调查委员会亦指论文有3处不准确,并批评杨丹未能有效监管负责实验的博士生,不过最终仍裁定她研究失德的投诉不成立,因而出现有人造假、但无人负责的情况。

“以化学生物学方法探索分子医学”项目获巨额拨款(黄色部份示),但研资局网页无提及研究由杨丹统筹。互联网

网页不提杨丹统筹项目

由于研究有接受研资局资助,局方去年6月亦表示已要求港大提交报告,并交由辖下的纪律委员会跟进,不过至今一直再无消息。《苹果》本月再向研资局查询,局方回应原来调查已于去年12月完成,并已将调查结果通知港大,但以涉及个人私隐为由,拒绝披露调查结果。而港大回覆本报查询,只着本报“请向研资局查询”,港大与研资局互相抛波,公众无法得知调查结果。

研资局不但拒披露结果,《苹果》更发现,上月22日局方公佈第7轮“卓越学科领域计划”拨款结果,其中获批8,382万元拨款研究项目“以化学生物学方法探索分子医学”,正是由杨丹统筹,当中研资局资助金额逾7,800万元。研资局及港大网页均无项目详情,仅指由港大、中大及科大参与,连杨丹作为统筹人的身份,都要记者主动向局方查询才得知。

198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的杨丹,去年被踢爆涉造假时,对登门质询的记者十分抗拒,一度用手推记者,还着令下属“叫警察,把这三个人扔出去”。当时揭发她的学者王凯峰认为,今次调查涉公众利益,研资局不公开结果是不可接受。他续指,港大早前众多专家证人已指出杨丹研究中的问题,质疑研资局拨款的决定。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认为研资局应向公众披露调查结果,否认无从判断拨款的理据,“係咪研究失德,定係管理不善?不善嘅程度去到边?”他又认为私隐并非保密的理由,局方可以在报告遮蔽涉私隐的部份,只将关键的结果公开。

研资局回覆时指,所有有关项目申请人均符合申请资格,并无因纪律原因被禁止申请拨款,局方并无交代调查结束的时间与批出拨款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

杨丹涉嫌造假及再获批巨额经费时序

2014年7月:杨丹在《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ACS)发表有关萤光探针的研究论文,相关研究受研究资助局资助

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当时同属香港大学的助理教授王凯峰,向校方投诉杨丹及负责实验的两名博士生黄乃淇及胡俊涉造假

2015年中至2016年初:港大成立内部调查委员会、聘请专家证人调查事件,证实论文有3处资料不准确,但裁定“研究失德”指控不成立

2016年6月:研资局称已要求港大就事件提交报告,并交由辖下的纪律委员会跟进

2016年12月:研资局完成调查,结果已通知港大,但以涉及个人私隐为由,拒绝披露调查结果

2016年12月22日:研资局公佈第7轮卓越学科领域计划拨款结果,由杨丹统筹、涉及8,382万元拨款的“以化学生物学方法探索分子医学”项目获批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