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抗战中的苏制SB2中型轰炸机(8/8)

日薄西山的中苏SB轰炸机部队

虽然连续有较大的战果,不过到了这个阶段,中国空军却已经日薄西山。

从1939年开始,由于抗战已变成持久战,苏联认为利用中国拖住日本的目的已经达到,开始大大减少对中国的军售。

苏联在1937年1938年前后提供给中国120多架SB轰炸机,但1939年全年,仅仅提供10架。

1940年开始,苏联几乎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和军事支援,苏联援华空军早在1939年下半年开始,就基本按兵不动。

中国空军日益消耗,无法补充,实力越来越弱。

日本对重庆的轰炸也达到了高潮,国军剩余的战斗机都在拱卫四川,根本无法给予SB2轰炸机护航。

1940年5月,苏联援华空军开始逐步撤退出中国,SB2轰炸机转由中国空军接手。到了1941年,由于得知苏联就要停止军售,国民政府购买了最后一批,也就是第四批SB轰炸机,数量是100架,其中包括最先进的SB3轰炸机,它的速度更快,高达480公里/小时。

中国空军利用第四批SB轰炸机和之前剩余的少量轰炸机,孤军奋战,连续参加了昆仑关战役,枣宜会战等战役,仍然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昆仑关战役中一次投弹,就炸死炸伤日军步兵300多人。

遗憾的是,自从1940年中日本最新式的零式战斗机在中国服役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零式战斗机时速高达530公里,超过SB2轰炸机近100公里。这个差距就大了,SB2轰炸机不太容易逃过零式战斗机的打击。

以往SB2轰炸机的机身坚固,不在乎7.7毫米机枪的打击,但零式战斗机装备2门20毫米机关炮,就不同了。20毫米机关炮在近距离有很大威力,SB2轰炸机被击中一二炮也是致命的。

另外,由于零式战斗机出现以后,国军所有苏制战斗机都远远不是对手,基本放弃制空权。那么SB2轰炸机不可能得到任何战斗机的保护,而自己又保护不了自己,自然无法有效作战了。

所以,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SB2轰炸机就基本停飞,期间零星执行几次任务,比如支援第二次长沙会战,支援第一次远征缅甸,规模都不大,而且都是打了就跑,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了。

直到1942年上半年,才有一次较大规模的轰炸任务,但也被击落一架,却还击落了1架敌机。

虽然在1936年SB2轰炸机是一种先进的轰炸机,但到了1941年它已经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实战。在抗战爆发初期,战斗机时速一般不过300多公里,顶多400公里,但到了1941年1942年,日军主力战斗机时速逐步提高到500多公里,甚至600多公里(二式钟馗战斗机)。

加上苏联的工业能力不行,SB2轰炸机制作相比西方来说,还是比较粗糙的,零部件水平不高,很容易老化。

以他们的发动机为例,这种仿造法国的发动机,只能飞行150个小时就一定需要更换,即使按时更换,也经常会因为发动机出问题。

到了1940年前后,由于苏联逐步拒绝提供发动机,SB2轰炸机开始频繁出现机械故障,为此牺牲了大批的飞行员。况且1941年苏联援助彻底中断,所需要的零件也无从谈起,后勤维护问题无法解决。

1942年开始,中国逐步淘汰SB2轰炸机,换装美制A29轰炸机和更先进的B25轰炸机。

即使这样,1943年夏天,中国空军的SB3仍然参与鄂西会战,和美制A29一起出击轰炸宜都和长阳等地的日军目标,由美制P40战斗机为他们护航。

同年8月开始,中国空军改为接收美制B25轰炸机,SB2和SB3轰炸机才正式退役不用。

虽然被更先进的飞机淘汰,但至少在4年多内,SB2轰炸机仍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抗战期间,苏联一共提供给中国SB2中型轰炸机328架,DB3 重型轰炸机24架,TB3重型轰炸机6架。

这300多架的数量,并不算少,也让他成为中国空军几乎唯一的轰炸机力量。

现在来看,中国选择SB2轰炸机是正确的。中国在抗战的初期和中期,只有有限的局部制空权。如果装备一种慢速和轻型的轰炸机,绝对难以逃脱日军战斗机的追杀,根本无法有效作战。SB2轰炸机则是一种快速,有一定防御能力的轰炸机,所以即便没有战斗机护航,也可以独立作战。

最后我们说一说苏联援华空军和美国援华空军的区别。

自1937年9月起,至1941年4月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为止,苏联航空志愿队累计派出2000 多名志愿飞行员,同时有211 名苏联飞行员在中国牺牲。

诚然,苏联援华空军在长达近4年时间给予中国一定的防空和轰炸机帮助,诸如本文的SB轰炸机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支空军规模还是很小的,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表面上派出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但实际上苏联飞行员采用的是轮岗制度,同时在中国的飞行员不过200到300人,可以作战的飞机不过100多架。

诸如:1940年初中国战场的中苏空军的战斗机总数仅有112架,轰炸机仅仅49架。到了年底,战斗机和轰炸机总数仅剩65架,而1940年底日军在华作战飞机高达800架。

如果说是因为1940年中苏联飞行员开始撤退离开中国,但即便是1939年年初,中国战场的中苏空军总数也不到100架,到年底也不到170架,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苏制飞机,更不是苏联飞行员驾驶的。同一时期,日军作战飞机高达700架。

可见,苏联援华空军的规模是很小的。

这种小规模的作战部队,显然无法和日本空军1000架的规模对抗。

这并非苏联空军没有力量提供更多的帮助,而是他们不愿意。

1939年中开始,苏联援华空军已经很少参战,基本按兵不动。

甚至在1940年上半年最极端的时候,由于苏联援华空军撤走和拒绝提供飞机,中国空军仅仅剩下49架飞机的作战能力。

相比鼎盛时期在中国的1000多名苏联援华空军人员和100多架作战飞机,美国援华空军则要强大几十倍之多。

美国援华空军仅仅在中国的第14航空队,在1945年就保持了700多架的规模,飞行员数千人。而在日本投降的1945年8月,美国空军在华人员高达3万人之众。

相比牺牲在中国的200多名苏联飞行员,美国空军仅仅在驼峰航线的运输上,就牺牲和失踪了1579人,牺牲于战斗的美国飞行员更是为数众多。

更关键的是,苏联援华空军始终没有掌握制空权,甚至连局部制空权也是非常不稳固的,毕竟区区不到100架落后的战斗机能有多大作用呢?

苏联援华空军的轰炸机部队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轰炸仍然是零星和偶然的,顶多能够给日军造成一定损失和骚扰,对整个战局起不到任何稍大一些的作用,更谈不上扭转的作用了。

美国援华空军则不同,他们的战斗机部队在1944年完全掌握了制空权,而轰炸机部队则对日军造成极为惨重的伤亡,包括战略轰炸,战术轰炸都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对中国战场的局势有着很大的扭转作用。甚至在1945年的湘西雪峰会战中,单单中美联合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就消灭了十分之一的日军地面力量。

大家相比一下,就自然知道真相了。

我们可以这么说,美国援华空军的作用,超过苏联援华空军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以往中国因为政治原因,将苏联援华空军的作用无限扩大,对美国援华空军的作用肆意缩小,甚至试图忽略不计,这是一种卑鄙的篡改历史行为。

历史就是历史,它已经发生了,我们无法扭转,只能接受。

虽然这样,SB轰炸机在中国仍然辉煌了很久。

对于牺牲在中国的近百位苏联轰炸机飞行员,我们要说的是,这些苏联人也是我们的英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