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古人用的这两种床上用品,你一定没见过

先来看一幅宋画《宋人人物图》,你可能会发现,画中的床榻上,有一个造型特别的用具,形同一个扁平的“兀”字,两端略翘,涂了红漆。这是做什么用的呢?蒋勋先生解释说:“它是看画卷的东西,我们知道东方的画是要拉开来看的。这个家具我还曾经在古董店看到过,宋朝人为了看书法跟绘画作品设计了这种家具。”

可惜蒋勋先生应该说错了。如果是用来展开画卷的用品,应该放在书桌上,而不是床榻上嘛。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上出现的这个东西,才是用来展开画卷的。

《宋人人物图》上的那个红漆家具,其实是用来搁放手臂的,叫做“凭几”。

古人习惯坐在榻上,如果坐的时间久了,长久挺直腰板,腰部很容易疲劳,这个时候如果有件东西让你的手臂搁着,换成懒洋洋斜倚着的姿势,便会觉得很舒服。凭几就是干这个用的,宋人又习惯称其为“懒架儿”,一个“懒”字,道尽了这种家具的功能。

宋笔记《宣和遗事》讲到宋徽宗微服私会李师师时,就写道:“二人归房,师师先寝,天子倚着懒架儿暂歇,坐间忽见妆盒中一纸文书。”我们去看另一幅宋画《梧阴清暇图》,榻上正好有一个懒架儿,图中人物的左手就倚靠在懒架儿上面。

懒架儿除了可以搁臂,还可以用来搁脚——睡觉时将脚搁放在凭几上,就如宋佚名《槐荫消夏图》与《边韶昼眠图》描绘的这样。这是一种很舒服、也颇符合科学道理的睡姿,现代医学证明,睡觉时垫高脚部,有利于下肢的血液循环。

总结一句:我们上面看到的那个古代床上用品,叫做凭几,也叫做懒架。

然后我们再看另一幅图画——元代刘贯道的《消夏图》,构图有点像宋人《槐荫消夏图》。

请注意看这个局部细节——画中人背后倚靠着的用品,一个大布囊。

这个物品是什么?它不是枕头,因为枕头是人们睡觉时用的,而这物品是坐着时用来倚靠的。

它叫“隐囊”,“隐囊者,为囊实以细软,置诸坐侧,坐倦则侧身曲肱以隐之。”原来,古人以前(宋代之前)习惯席地而坐,或者坐在床榻上,没有靠背椅,坐得久了容易腰酸背痛什么的,便发明了这种叫做隐囊的用品(有人考证,隐囊出自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然后流行开来),放在背后,这样你便可以斜靠着,会舒服很多。

唐人孙位的《高逸图》就画有这种隐囊。

宋人临摹的《北齐校书图》中有两个侍女,一个手里拿的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凭几,一个怀里抱着的就是隐囊了。宋代之后,随着椅子的推广,中国人席地而坐与盘坐于床榻的习惯改变,隐囊才渐渐退出江湖。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