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三权分置促中国农业现代化但也有政治风险

上海居民楼建筑工地附近的农田(2016年3月21日)

中国正在开放农业企业化经营,这一举措有可能带来深远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这项决定可能会使农业集体化逐渐淡出,而这种集体化一直是共产党通过由省县各级领导组成的网络对农村实行政治控制的一个主要杠杆。

三权分置

中共中央10月底首次以文件形式确认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中国希望吸引外国和民间资本投入受到严密控制的农业领域。国家媒体还提到,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把农用土地使用权从农村居民转移到商业实体并使其标准化。

在这项方案出笼之前,当局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把一亿农民转移到较小的城市落户。这相当于整个农村人口的大约12%。他们留下的农田有可能被集中成为大片农地,由使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公司来经营农业。

游戏改变者

按照中国法律,农村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自从1970年代以来,个体农民可以按照合同承包土地。不过,近年来,由于大批劳动力流入发展迅速的城市,大片农田无人看管。

中国政府希望改变这一体制,并利用公司来改进农业生产率。中国以低效利用水和化肥出名,而新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咨询公司齐纳百思(China Policy)农业研究经理艾伦迪·埃克(Erlend Ek)对美国之音说:“这将是游戏改变者,对经济和政治体制具有广泛的影响。新的机会开始出现,因为中国当局正在寻求在农业技术领域与外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

但这种转变可能标志着与过去的割裂。在毛泽东任主席的时代,共产党通过建立合作社和公社等集体所有制来平分地权,以此来发挥党的影响力。在那之后,随着中国走向大规模工业化和迅速的城镇化,这项策略渐渐淡化。

国家媒体说,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官方媒体还说,新政策将形成使土地流转更为标准化的机制,同时更好地保护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

中国领导人多年来一直在讨论吸引企业投资农业的必要性,并采取措施吸引国际农业企业进入特区。

不过分析人士说,这是第一次尝试建立一套法律程序,有可能影响到全国范围的农村。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者齐克果(Jacob Kirkegaard)说,中国政府的目的是劝说中国公司到这个新的领域来投资,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只把钱投在房地产和海外。

他说:“这肯定是劳动密集型领域的‘农业集体化’末日的开始。”

前方风险

共产党内部的毛派中间一直有人反对把土地转交给商业集团。

埃克说:“很多批评者,包括一些高级党员,担心从他们传统的农村权力基础上转移走。”

他说,这一举措是合理的,因为这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但是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存在风险,因为农业商业化会转移农村资产,让城市精英发财。”

齐克果说,这项举措可能“导致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失,各块农田会被合并,新的私人投资者将投资机械化生产。”这项改革的实际效果有可能与让人们留在农村而不是蜂拥到城市的初衷正好相反。

北京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虽然这项政策允许私人和外国公司租赁土地,但他们不会拥有所有权,而这可能不利于鼓励投资。

“随着越来越的农民迁移到城市,集体农业将由少数人经营,”而不是让那些城里人和公司来填补所有权的空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教授徐斌说,这项政策符合经济改革的方向,那就是逐渐向包括外国投资在内的私营部门开放某些受限制的领域。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