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被骗 在生活中该怎么长点心啊

水木丁老师:

你好,感谢你能百忙之中看这封信。

我今年上大三,20岁了。前一天考完期末,收拾第二天回家的东西。看到一条短信说我的航班被取消了,需要改签或者退票。我想都没想就按短信上的电话打回去。结果很明显,我被骗钱了,骗了3000多。

平时我还算精明吧,当时室友也在现场,说会不会是假的。当下我没听进去,按着电话里面骗子的指导,一步一步把支付宝上自己省了一个学期的私房钱打过去了。事后不断在责怪自己,为什么当时不到好友的寝室去一起商量商量该怎么办,又或者当下多想两秒,会不会就不被骗了呢。告诉了父母,我的妈妈也很心疼钱呐,但是她更心疼我,喊我爸爸别因为这件事情责骂我。

好羞愧啊。

成年人了,每天都还在给他们添堵。我有一种自己除了读书,什么的干不了的感觉。就是自己没有出事之前,一直鄙夷的‌‌“书呆子‌‌”、‌‌“高分低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手机都丢过好几个了。这回,直接亲手把钱给别人了。老师你说,我这么愚蠢,这么大个人了,以后该怎么办呢。

面对朋友、面对室友、面对家人、面对父母、面对每天学校里面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办法好好处理。可是,我真的很想变得优秀啊。变成方方面面都能自己好好处理的人。可是,被骗之后,我感觉我什么都不是。上大学以后我所做的努力,只是无用的挣扎。老师,你觉着我往后在生活中该怎么长点心眼,怎么在生活里面努力才对呢。

今天看见了你公众号平台上放上了可供提问的邮箱,抱着自己的疑问给你写信。

希望你能百忙之中回信。

在写信的时候,已经把当时每次哭出来的眼泪都释放啦。心情好一点了。

老师,谢谢你。

小潘

小潘:你好

看了你的来信,十分理解你的心情,我也想给你讲我自己经历过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大概十年前,我刚从我的故乡第一次到杭州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在一个月里丢了两个手机,第一个手机是我在上班路上被人摸掉的,那是一个旧手机,值不了几个钱,正好我也想换新手机,就花了两千多买了一个当时最新款的三星手机。过了几个星期,我去上海看一个朋友,那天路上堵车,本来预计两三个小时能到的路,走了整整六个小时才到,我从早上出发,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我在上海火车站旁的一个咖啡厅见到朋友,朋友一见我就拉着我去大听讲座,并且坚决要做公交车。结果我上车以后发现我刚刚新买的手机又不见了。当天晚上,上海下着大暴雨,我在丢了手机后,又被浑成了落汤鸡,那真是一个糟糕的夜晚,而朋友对我说过的唯一一句是,你怎么这么笨。我要给你讲的另一件事,是发生在几年前,那时候我要帮我母亲去美国改签机票。就在百度(顺便黑一下百度,这真是个盖天杀的骗子大本营)上搜索我母亲机票的美国航空公司,然后找到电话打了过去,结果可想而知,这是一个骗子网站,当时没有网银,骗子提出我的机票改签,还可以多退钱给我,要我去ATM机上操作,我当时刚刚起床,外面很冷,我的咖啡还没喝,蓬头垢面,脑子其实并不完全清楚,就一时犯懒,就说一会再去。把电话挂掉后的两秒钟,我才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个骗子,再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电话,果不其然。

所以你看,遇到这种糟心事儿的人,其实不可能是你一个,有句成语叫做智者千虑,必有一疏,意思是再聪明的人,想一千件事,还有一次疏忽的时候。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每天日常的生活,工作,恋爱,琐碎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而骗子是干什么的?他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想着怎么骗人,怎么找人性中的弱点和漏洞,怎么在人们最疏忽的时刻,场所去寻找机会下手,所以普通人会中招,这其实很正常。所以我不赞同你在受骗之后,自责,羞愧,认为自己太笨,太愚蠢这种说法,也不赞同当年我的那个朋友的那种做法,当年看《半泽直树》时,当半泽告诉一位厂长,他的工厂倒闭是因为他被欺骗了的时候,这位老实的大叔绝望而伤心的说:‌‌“半泽,我是个没文化的人,果然是因为我自己蠢才会被骗的吧。‌‌”半泽说‌‌“不是,可恶的是行骗的人,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竹下先生。‌‌”

这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因为日本在这一点上和我们中国非常相似,有一种国家性的文化,那就是耻感文化。耻感文化这个词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做了大量研究后,概括出来的。大意就是一种注重廉耻的文化心态,特征就是这种文化特别在意别人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如果外界对自己的行为和反应不佳,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而我们有这样的耻感文化的传承,是和我们的耻感教育方式分不开的。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很难有意识的感受这一点,我举个简单点的例子来说明,比如一个孩子数学不好,母亲在辅导他学习的时候,就会羞辱他的智商为什么这么低,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一个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老师会从人格上羞辱他,考试成绩不好,会羞辱他为什么别的同学都会,他却不会。这种事在成人世界里也常常发生,比如我丢手机之后,我的那位姐姐没有安慰我,反而是来责备我为什么这么笨。很多时候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案件,有女生被性侵,有人被骗走几十万……,公众的反应,首先是去责怪那个受害者太不小心,品行不端,却不是去责怪那些犯罪分子。其实大家会真的认为这是为了受害者好,会让受害者接受教训,学会保护自己,就像前面说的老师,家长,是真的以为羞辱孩子就可以使人知耻而进步。但事实却常常是,被母亲羞辱的孩子长大后有能力了继续去羞辱自己的孩子,被老师羞辱的学生彻底失去了学习的自信。你在来信中反复责备自己太蠢了,太笨了,让我看到的是一个被耻感教育给搞坏了的孩子。耻感文化已经在你的内心深处内化,必要时候你自己就可以代替外界来对自我羞辱一番。可是,你只是个没有坑害过任何人的一个无辜的年轻人,为什么你应该受这样的羞辱,被这种羞耻感所折磨呢?可恶的应该是那些骗你的骗子,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吗?

话说回来,生活中出了这样那样的事情,难道自己没有责任,就不应该反省吗?当然要反省呀,要认真的去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否则人怎么能进步呢。可是,很多人都搞错的一点是,用羞辱别人或是自我羞辱来让别人和自己感到羞耻,这不是理性的反省,这唤起的是一种糟糕的感觉,负面的情绪,情绪本身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情绪本身不会帮助人总结经验,它除了没必要的人格羞辱和否定外,根本不会真正的使他人或者自己有进步。真正的自省,需要的是理性,不是情绪,恰恰相反,糟糕的情绪反倒可能导致当事人不愿意面对失败,是理性反省的一种阻碍。

再拿我之前说的我一个月被连续偷两次手机那件事来说,我的朋友说我笨,我很不高兴,从此大家也渐行渐远,但这不等于对于一连丢了两次手机这件事没有认真反省过,通过这次反省,我发现我之所以疏忽大意,是因为我从北方来,虽然一向小心谨慎,但是对防盗这件事全无意识,很多习惯不好,我们北方从犯罪类型上来说,明抢的比小偷更多些。鉴于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需要习惯的动作,比如手机,钱包,任何贵重物品不往衣服口袋里放,在人多的时候一定要把包包抱在胸前等等,除此之外,生活中很多事我也会进行这样的自我反省,从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入手,为自己制定了一些技术层次上的方式方法,比如我过去会冲动答应别人的一些要求,后来就规定自己无论是谁,什么要求,都对对方统一回复考虑考虑再回复。我容易丢三落四,就出门背大包,手里永远不拿东西,贵重的东西用完随手往包里装,这样虽然还会经常丢些小东西,但是确实可以改善很多,至少不出大事儿吧。

所以你看,这些方式方法,生活中小细节的不断积累经验和生活习惯的自我改善,都是理性分析和自省带来的,羞耻教育之能带来羞耻的情绪,并不能促成理性的思考。我曾经教过几年中学,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天分极高和真的很笨的孩子加在一起都很少,而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虽然不同,也没有那么巨大的差距,但是就在这部分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中,学习成绩却有很大的差别。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常常十分自信,但他们不是因为学习好才自信的,而是因为自信才学习好的。而我也看到过很多并不笨的孩子,因为打小被大人进行羞辱教育,一路被从小羞辱到大,最后被搞得彻底丧失了自信和自尊不说,学习成绩也并没有进步,有时候看到本来聪明伶俐的孩子,陷入在耻感的泥沼中,让人心疼,我这个当老师的,想捞都没法把他们捞出来。大人们总觉得这样羞辱孩子,可以让孩子知耻而后勇,从此努力上进,结果适得其反,搞得很多孩子最后开始厌学,这是耻感教育的一个一大误区,就是在该理性的时候表达的全是情绪。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结果是致使这种自我羞辱在孩子的心中根深蒂固,以后没有家长陪伴,自己就能对自己进行羞辱,继续用情绪代替理性去解决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也是一所大学校,只有那些没有失去自信的孩子,才能理性的看待自己的一些失误,错误,才能够有勇气去面对那些错误,仔细琢磨它们,从中得到教训,吸取经验,学到东西得到进步,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这一次虽然犯了错,但是没关系,自己绝对有能力解决问题,避免再次犯错。可是用耻感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怎么样呢?反倒可能因为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羞耻,狠狠的责备自己一番后,开始在内心逃避这件事,不愿意再听到别人提它,不愿意自己再想起它,或者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在这样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人反倒是无法真正的去自省的。哭一通,骂自己一通,最后反倒需要别人来安慰你,这些有什么用呢?你需要的是停止这种自我责备和自我羞辱,仔细复盘当时的细节,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在哪个点本来应该注意而没注意到,培养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可以改善自己比较毛躁冲动的问题。

古人云,圣人也得每日三省吾身,可见圣人尚且犯错,也需要反省,何况我们普通人,不过这个反省可不是每天骂自己三遍,把自己羞辱三遍啊。你我都当不了圣人,犯错更是在所难免,不必太自责,但就为了把自己生活过好,也得像圣人学习点方式方法吧。姑娘,3000块钱咱们丢了,可以再挣回来。但更重要的一点,不要因为犯错误就自我羞辱,人都是会犯错的,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学习也有能力反省,有能力找到方法,让自己成长和进步才行啊。因为你只有相信自己,这些事才有可能真的发生。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