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官媒《环时》评“八九政治风波” 借维稳之名解禁敏感事件?

1989年的六四运动。(法新社)

中国“八九六四事件”最后一名在押政治犯苗德顺或将于今年10月获释,引发外界关注。官方《环球时报》5月5日刊登评论文章,批评流亡海外的民运人士站在“历史对立面”。有评论认为,《环时》或是以维稳之名解禁敏感事件。

官方《环球时报》5月5日刊登题为《与历史赌错了,人生就会轻如鸿毛》的署名评论文章。文章说,一个名为“对话基金会”的美国“人权组织”2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已知的因参与八九政治风波而入狱的最后一名在押犯苗某获得减刑,将于今年10月中旬刑满释放。无论如何,苗某在狱中度过27年都令人唏嘘。当年的事情轰动世界,一批被称为“民运人士”的参加者,后来却像它的碎片一样洒落到世界上。

文章批评这些“民运人士”因为跳不出一次致命错误对一生的影响,纠结二十几年,完全落伍,失去了描述、观察中国和世界的能力,再也提不出能够产生某种影响的主张。又称西方的任何扶持都是为了利用他们,当那些人稍显无用时,西方的有限捐款迅速转向了“藏独”“疆独”“法轮功”等。多少人直到很多年之后,才发现自己恰恰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

目前身在德国的媒体人苏雨桐当天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八九一代人还是他们这些新流亡者,流亡海外都是出于无奈,而站在历史对立面的不是他们,是中共。

“我来巴黎会见到六四另外一个见证人,这些人到底是怎样出国的,我想中国政府不应该忘记这样一个历史问题。这些人是在六四屠杀之后,很多人被通缉、被入狱。我想他们是被迫离开祖国,而且很多人在国外还是一直在坚持关注中国人权问题。我自己个人也是新流亡者的身份,但是在海外我们还是保持了同国内的这种紧密联结,那他们怎么可以说我们站到了对立面呢?所谓的站到对立面的我觉得是他们自己。”

八九六四事件一直是中国大陆的禁忌,所有媒体都对此讳莫如深,因而《环时》的有关评论引发外界关注。此前,《环时》也曾刊登过有关“巴拿马文件”、“刘晓波事件”等被认为是“敏感事件”的评论。

北京维权人士王德邦5月5日向本台表示,尽管《环时》的文章都是站在官方的角度,但另一方面,却也令这些敏感事件在官方舆论场上被一一解禁。

“《环球时报》当然是中共官方的一个报纸,但是他提八九,包括提一些敏感人物,比方说当年刘晓波被抓、后来被判,他都以不同的形式的写了评论文章。一个他的立场上,肯定站在官方打压、批判知识分子的角度,但是客观上,他让一些敏感的事件、人名,以这种形式来到公共视野。他对于一些被严密封锁的事件跟名词起了一个解禁的作用。”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