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荒野猎人》:该聊聊真正大师级的摄影了

奥斯卡颁奖季《荒野猎人》的片源就流出了,很多电影迷、小李迷也一定看过了。然而我们今天不讲小李、不谈故事,而去挖一下在作者看来本片最牛X的摄影。卢贝兹基相信大家这两年也应该熟络起来了,毕竟连续拿了三年奥斯卡的最佳摄影,而这次《荒野猎人》的摄影好在哪,这就来分析分析。

用自然光很牛吗?

卢贝兹基最近的好几篇访谈里都提及到了电影大量采用自然光,但是很多人不理解你采用个自然光你有什么好牛的。

好莱坞作为相当成熟的工业,十分讲求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所以从内景到外景,大到模拟太阳光的大光源,小到给角色的眼睛打一束眼神光,大都是经过准确设计的。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外景很真实,很像是在室外直接拍摄的,但其实都是有持续光源作为支撑的。即使是《指环王》这样的史诗,许多宏大的场景也都是在棚内完成的。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不管拍了几条,拍到了几点,在同一场景下,光源都十分稳定,这也给后期的剪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会因为太阳落山或者云层遮挡等客观因素而导致前后拍摄不一致。同时也解决了局部曝光过度或是欠曝的问题。

而卢贝兹基却让自然光成为主导,这样面临的困难是每天的有效拍摄时间就会很短,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这部电影拍摄用时九个月之多。既然连时间都不是问题,那么任何技术问题我想也都不值一提了。这种自然光的反射与折射带给电影的,是更加真实和纯粹的影像。卢贝兹基说,这种质感是再好的灯光设计也无法带来的。

广角镜头有什么特别的?

熟悉摄影的影迷一定知道,广角镜头拍摄出的画面会呈现出特殊的透视感,画面边缘会产生畸变,常常不用于拍摄人物和细节,用于拍摄辽阔的场面和风景当中。但是卢贝兹基很擅长广角镜头,也确实很有特点,他会用广角镜头去拍中景、近景甚至任何景别。所以就出现了上图手抓向画框边缘、头冲向画框边缘,这种特有的冲突画面的感觉。有趣的是,有时候镜头会近到让小李子的哈气直接哈到镜头上。

当然,他也利用大广角呈现了森林的壮美和雪原的辽阔,再加上上面提到的自然光,就出现了如下的壮观景象。这也是我推荐去影院观看的重要原因之一,当银幕无限增大时,景物会无限接近人眼观察自然的真实景象,细节出现了,仿佛是你站在远山看见小李子从雪山深处走出来,这就是所说的置身感。

长镜头了又怎样?

自然光、广角镜头已经呈现了很多奇观,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一张截图,就说一部电影摄影好。与图片摄影不同的是,电影摄影是运动的摄影。说到这,才说到摄影师最具有风格的地方。长镜头,卢贝兹基在《地心引力》里就有诸多运用,后来《鸟人》更是来了个伪一镜到底彻底让卢贝兹基挂上了长镜头大师的标签。《鸟人》并非真的一镜拍摄完成的,而是由几个长镜头通过后期处理无缝合成的,但是这并不要紧,我们在《鸟人》中可以看到摄影师干净的起幅、落幅以及走位,斯坦尼康(摄影师穿戴式的图像稳定器)带来的柔顺的运动,当然,场面调度也十分重要。

而到了《荒野猎人》,最开始的那场林战,就把我惊呆了。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精确。从小李这边和林子里大部队这边的平行剪辑,一直到林战开始,平行剪辑最终交汇,林子里这边一直都是长镜头,整个影片节奏都是靠摄影在控制,并且这种用长镜头控制叙事发展的缓或者急十分有呼吸感,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称长镜头为镜头内的蒙太奇,很合适。

尤其是小李子回归大部队的这个长镜头,太长我没法用GIF,截图也说明不了问题,各位再看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个镜头枪指向从敌人开始,然后一直跟随不同的人的行动来体现这场混战,这个镜头难点在于,敌人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我方也散落在林间,林间之战的特点是四面都是树,没有参照物,容易混乱。不同于城池之战、巷战、恨不能站成两个方阵的两军对垒,林战容易失去方向,而摄影师在处理这场林战时却清晰的给出了一个向前、向左的行动方向,这是摄影师的走位路线,同时也是摄影师跟随逃离者的路线,尽管镜头有时停下、有时逆行、有时仰角拍摄、有时近身拍摄、有时跟随小李子、有时跟随其他人,但我们作为观众,都没有失去方向。这是卢贝兹基带来的,也是长镜头带来的。

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他是当代最伟大的电影摄影师。我想,《荒野猎人》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