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那个不愿回去的时代

——读《周恩来的秘密情感世界》有感

作者蔡咏梅的新书《周恩来的秘密情感世界》。

1840年至1989年,一部10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出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我们来说,这是一部充斥着封建、军阀、列强、侵略、帝国主义、国民党、屠杀、镇压的历史,这一切都是反革命的,是不正确的,是要打到的。

而我们对于1950—1976年那个时代的认知则更加模糊,每当历史课讲到这二十六年,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历史老师一定会说,这一章不会考,大家下课看看就好。对于受辩证主义教育的我们而言,似乎一切都有一个非黑即白的定论,但是书中的用词却让人捉摸不透。“三年自然灾害”,一切政策都是合理的,是为人民的,可书中各个政策间明明又相互排斥,何以双方既矛盾又都正确呢?

然而,“历史是人民书写的,”“纸终将包不住火。”那个模糊时代的阴影渐渐显现出来,难以置信的事实不停地颠覆着我们这一代的价值观。

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一个个家族的泯灭,一个个大人物的陨落,终究揭开了那个时代的面纱。现如今,《周恩来的秘密情感世界》向我们揭示了这压抑人性的时代是怎样折磨当权者的,而当权者的压抑又是怎样扭曲于他所签订的文件,制定的政策中的。

周恩来,一位被供奉于神坛上的圣人,在人民的心目中永远那么崇高伟大。他愿意在飞机即将遇难时把自己的伞包给飞机上的小朋友;他风趣幽默地周旋于别有用心的西方列强间,并总能用机智的回答使图谋不轨的人丢脸与众;他日日夜夜为国家为人民操劳,甚至病重时都在批阅文件。终于,他在过世后受到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爱戴。

同性恋者,近代以来一直被国人所诟病的人群,“流氓、变态、神经病”是大众对他们的称呼,鄙视、不接受、歧视是大众对他们的态度。整个中国近代史似乎是一部不存在同性恋者的历史。周恩来和同性恋者间有什么关联吗?

从《周恩来的秘密情感世界》中我们可以知晓一二。

首先,该书逐一排除周恩来与各个“绯闻女友”间的关系。书信来往的时间点和事件会议时间点的相互佐证,加上第三人的证词,三者间构成的证据链严密地证实了周恩来与这些“绯闻女友”单纯的同志友谊。而与发妻邓颖超间有名无实的政治婚姻,从婚后的生活、工作人员的表述等种种迹象都能得出那是带有宣传性的“幸福婚姻”。

其次,该书所引用的官方材料——周恩来日记《民国七年学校日记》强有力地证实了周恩来的秘密情感,即他对师弟李福景的情爱。日记中有一处记录了周恩来在得知李富景不能陪同他留学日本后,其悲伤的心情:“余闻之心伤已极,一场空欢喜,顿如凉水浇背,立失知觉。鼐兄去后,余殊无语对此事,昏昏睡去乃又睡不着,难受极矣。”“从怎页起直至十月二十五日,吾未尝提笔一记,此心之伤实历两月。每当月夕风晨、雨窗花前,吾心之念念吾家,想吾慧弟(李福景),尤难受也。”试问这是挚友不能来还是恋人不得至的心情呢?

第三,该书也用各个官方文献、当事人的叙述以及其家人的论著证明了围绕在周恩来身边的男性们带给周恩来的影响。伉鼐如、路易艾黎、张冲等等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填补着周恩来的感情世界。

最后,该书表述了周恩来是同性恋的时代影响。周恩来是同性恋并不是一种人格侮辱或者对他本人的否定,喜欢谁这本就是人感情的自由选择。但这秘密最大的影响在于,为了掩饰它所带来的伤害。对周恩来自己,对邓颖超,以及对同时代的普通人。

试问一场为了掩饰秘密的婚姻,婚后的家庭生活能不为之付出代价吗?抛开邓颖超自身的政治觉悟以及她对周恩来的爱,她难道就没有怀疑过,焦虑过,悲伤过吗?为了这场婚姻,她牺牲的不止是生活还有她热爱的工作以及赤忱的抱负。

对于周恩来呢?他本性的压抑必须有渠道来排遣,即忙碌地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多数却是盲目的。甚至他和李福景不圆满的爱情影响了他对革命道路的选择,一位本性温良的读书人,对革命的态度一直秉持中间道路,循序渐进来获取民主自由法制。而感情的不得志使他变得焦躁与激进,选择了枪杆子出政权的共产主义暴力革命。到后来,文革的恐惧又蔓延于他的每一个毛孔,散布于每一个细胞中。为了自保,为了掩饰这个置之死地的秘密,他产生了心理学中的路西法效应,对老大哥更谄媚了;他的手段更严酷了,无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更加无情了;他变成了国家的刽子手,畸形制度的帮凶。

在这价值观扭曲的时代,在这压抑人性的时代,在这禁言的时代,在这时刻被监视的时代。不止是老百姓在小心翼翼地求生存,甚至一国的总理也是战战兢兢、夜夜难寐,只有“勤于政务”来掩盖心中的郁闷和真情实感。在这样的时代,从上到下都成了集权制的牺牲品,四周充斥着为了自保的尔虞我诈,哪里还有为了民主自由奋斗的痕迹?这样的时代竟然还有人歌颂,还有人推崇,甚至去效仿!不知这些人有勇气或者有能力在这样的时代生存吗,不知这些人又会展开怎样的厮杀呢?!

试问这样一个不自由不能言不能释放天性的时代,你愿意回去吗?也许这就是《周恩来的秘密情感世界》所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