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向台湾民主取经

从龙山寺到凯撒格兰大道,在不同的造势晚会场地,都会遇上从香港专程到来观战的朋友,不少人静待台湾变天,为体现人民意志的民主制度而喝采,亦有颇多年青人诚心取经,希望从台湾选举政治看到香港的民主前路。

不过,从政治格局到选举规则,台湾与香港实在不能同日而语。近年来,台湾经济倚靠大陆的程度与日俱增,现有七万台商在大陆设厂,但政治上台湾是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有权决定两岸关系的亲疏冷热。在民意授权和官民合作之下,台湾可以跟大陆保持距离,延缓甚至叫停两地的融合。反观香港,它不仅已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亦是北京钦点,特别在梁振英治下,只会里应外合,密切配合北京对香港日渐收紧的政策。面对强迫融合,香港人不能单靠选举便可翻转局势。

在选举制度方面,台湾国会有三份二议席由单议席选区竞选产生,另三份一由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前者方便民进党让出过去屡攻不下的选区,支持新锐力量去挑战国民党,亦可避免同路人之间直接竞争。后者则让小政党聚合各地支持者,争取一定的议席。再看香港,由比例代表制产生的分区直选议席只占议会一半(35席),由区议会议员提名、再由全港选民(除去其他功能组别选民)选举产生占五席。分区举行的比例代表制令泛民各政党难以避免竞争,若欠缺有效的协调,对手往往渔人得利,而超级区议会的议席需要十五名区议员提名,小政党一般都无力问津。因此,由命运自主的可能性到大小政党的协作,香港必须面对自身的困难。

不过,台湾的经验亦有可让港人参考的地方。首先,民进党今次主旋律是台湾人身份,强调自主自治,一方面告别过去省籍之分的争扰,观念上是要避免台湾人因血统渊源有别而内哄,另一方面是确立共同身份,合力对抗大陆从经济到政治的吞并野心,从而走出马英九八年施政的困局,摆脱两岸必定走向统一的定见,突显台湾人的特殊身份和尊严。

其次,是要顺势行事,推倒建制派。趁着马英九声望低迷,民进党火烧连环船以推倒国民党势力。国民党员过往对马英九迫不得已的支持,成为他们信誉的包袱,也是今次败选的关键。在香港,特首梁振英民望不断寻底,其支持者亦难辞其咎,泛民必须对准焦点,视梁振英与建制派为一丘之貉,互相扶持,他们过去几年支持尽失民心的特首,该是时候埋单找数了。

其三,反对党与第三力量合作踢走建制派。反对党除可直接挑战现任建制派议员,亦可全力支持理念相近的新人参选。由于部份选民不相信政党政治,而单凭反对派的支持者又不足以扫走建制派,因此便改由政治素人出马,吸引首投族及中立选民支持,加上原有反对派选民便可压倒建制派当选了。新政党时代力量虽然只有三人在分区选举当选,但每个当选者,都运用着同一个成功方程式。

最后,是议会政治与公民社会的合力。一些台湾朋友相信社会运动的能量可以带入议会,因为社运人物的往绩和信誉,既是参选者的人气和民望,也是他们走进议会寻求公义的初衷和动力。当然,社会运动不是为选举政治服务,更重要的是,社运人物进入议会,是要输入民间社会的力量和诉求,以引动议会和公众的关注。其实香港一些泛民议员也是社运出身,但成为议员后,都逐渐改以议会为主要战场。且看今次入局的台湾社运人士,日后又有何新猷刷新议会政治。

因此,尽管港台两地政治格局和选举制度不同,但在身份认同政治、如何集结力量拉倒建制派以至善用民间社会力量方面,两地的民主人士看来都有不少地方可以互相切磋和借镜。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