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国加息是否会匆匆收场?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12月16日结束了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紧急实施的零利率政策。这原本意味着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点,但美国对此反应并不热烈。在持续低通胀的日美欧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只有美联储转为收紧货币政策,加之商品价格下跌和新兴市场和地区的经济不稳定性等都将对美联储今后的政策走向产生影响。如果原油价格下跌和美元升值等因素今后作为风险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加息局面也有可能匆匆收场。

留给紧缩政策的时间有限?

虽然此次加息得以实现,但是美国经济持续低温状态。作为美联储政策运营目标的个人消费支出(PCE)平减指数10月同比上涨0.2%,不含食品和能源的上涨率为1.3%,与美联储力争达到的2%的目标相去甚远。如果经济复苏的势头增强,预计通货膨胀将出现升温,最为重要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美国自2009年6月触底反弹后的经济扩张已进入第7个年头,大幅超过战后经济扩张期的平均年限(不到6年)。如果认为经济扩张期所剩时间不长,那留给持续实施紧缩政策的期限也将十分有限。

在主要国家和地区中,作为在金融危机后转为加息的央行,美联储是最晚加息的央行之一。欧元区、北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众多国家很早之前就面临加息局面。但之后,不少央行被迫重新实施货币宽松,目前仍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负利率政策。如果美国也出现这种情况,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不可避免。

“因经济扩张已持续较长时间而认为扩张期将结束的说法缺乏根据”,美联储主席耶伦在16日的记者会上如此表示。但是,《华尔街日报》实施的问卷调查显示,接近6成的经济学家认为5年内短期利率将重新回到0%附近。

货币政策差异或致资金流向不稳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存在差异,甚至完全相悖。

“市场在失去协调”,知名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如此预测2016年的市场。在美国上次进入加息周期的2004年以后,在大约2年内,欧洲和日本也都延续了货币紧缩方向。但此次,在美国决定加息、走向紧缩之际,日本、欧元区以及中国却均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货币宽松。埃利安认为,世界各国央行此前一直强调的“高回报、低波动、(不同市场之间的)正相关这一前提已不复存在”,他同时预测称,资金将寻找下一个均衡点,今后将变得不稳定。

高收益率的低评级公司债等将发生资金外流潮,一部分基金的清算将对投资者心理投下阴影,市场正因此出现波澜。难以判断日趋加剧的油价走低和美元升值的影响将扩大到怎样的程度。

油价走低将推高美国消费的一部分,例如汽车销售增加,但另一方面,物价将面临下行压力。美元对日元等升值看起来正在缓和,但从基于美联储计算的贸易量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看,仍处于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企业业绩面临的逆风今后或不会改变。

美国加息、油价走低和美元升值的同时出现也将动摇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新兴市场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资金回流美国以及美元债务负担增加?世界银行等机构多次表示担忧。中国成为8月的世界市场动荡的震源,但随后经济保持了平稳,但美国加息有可能通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等渠道,再次引发异常变化。

美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将明显出现?

如果在数年后回顾此次终结零利率政策,结果有可能是“为创造降息空间而加息”。如果依据剔除物价变动等因素的实际利率逻辑,今后如果是约1%以内的加息,将不会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明显的紧缩效果。美联储的真心话或许是,首先尽早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1%,在此基础上,同时关注美国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借此获得政策的自由裁量空间。

加息的走向取决于就业、尤其是工资。目前美国失业率低于5%,基本上达到充分就业,同时就业数量的复苏也超过上次启动加息之际。如果工资通胀获得推动、消费和投资改善,那么物价水平将随之提高。“虽然没有可靠依据,但工资上升正在出现加速迹象”,是否如16日耶伦主席所说的那样,美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将明显出现?此次加息是在慎之又慎的情况下终于确定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第一步。美联储的眼力将受到考验。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