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民国国会议员是怎么监督政府的?

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开会

民国的国会议员,还是非常敢于讲话、敢于监督政府的。

当年的国会议员曹汝霖,记录了他参加国会开会的一次见闻,借此可见一斑。

当时,陆征祥刚刚上任内阁总理,到国会演讲施政方针。陆征祥说:“我在国外当外交官多年,刚回国不久,对国内的情形不太熟悉,要请各位多多指教。外交官最讲礼节。”议员们听到这里,突然嘘声大起,纷纷起立,并指责陆征祥:“今天请总理你过来,是要你给我们讲你的施政方针,而不是要你给我们讲外交礼节!”另有议员起立说:“快把你的施政方针给我拿出来!”陆征祥说:“弱国外交难办,请国会诸君,与政府方针要一致。”此时又有议员站起来指责:“你的施政方针都没讲明白,你叫我们如何与你一致?”当时,国会和政府,时常有冲突,而当时的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例如,总理陆征祥曾经制定的对俄和约六款,就被国会否决了,这件事造成陆征祥愤而辞职。(参香港春秋杂志社,曹汝霖《一生之回忆》1966年1月初版,第100-102页)

当年的参议院议长吴景濂,也有以下一些当时国会开会的片段,相当有趣,特摘录至此,与读者共享:

……1913年6月20日下午两点钟,代理财政总长梁士诒出席报告政府预算案,王葆真议员首先提出质问:“财政总长应该知道什么叫预算吧?现在已经是六月底了,钱都花了半年多了,现在才提出上半年的预算案?国家财政支出,由人民负担,未经国会议决,谁来负责?”当时梁士诒没有作答。继而李根源、邱冠棻等议员也起立,指责梁士诒预算不正当,进步党的议员王敬芳、胡汝霖、刘崇佑也提出了质询。梁士诒无法作答。于是,本预算案告吹,决定下次开会须段祺瑞出席,届时再议。

6月25日下午四点钟,段祺瑞等一行出席众议院,议员褚辅成质问段祺瑞:“下半年的预算案,到底何时交来?”段祺瑞答:“有五个省份的预算案,至今仍未寄到北京。”一个议员则站起来追问:“上次梁士诒明明说是有三个省的预算案没到,怎么今天又成了五个省?”梁士诒站起来说:“上次我说三个省,是指三个省的预算案电报未到,今天说五个省,是指预算案的会计册子尚未送到。”

议员胡海鳞则批评道:“政府现在疯狂借外债,长期以往,迟早有一天无可抵押,到底政府有没有什么财政方针?出入能否相抵?如果不开源节流,民国前途何在?”有议员则追问:“下半年的预算案,可否在下个礼拜之内交来审议?”段祺瑞说:“恐怕要等到七月份。”

议员何雯则质问段祺瑞:“军官学校校长蒋方震自杀一案,查得怎样了?”段祺瑞答:“仍在等待侦查人员的报告。”议员谷钟秀则质问段祺瑞向奥匈帝国借款一事。褚辅成则进一步质问:“政府为何不依照临时约法、先经众议院同意再签字?!”

7月16日,众议院开会,工商总长刘揆一出席。议员刘恩格质问:“向英国借款500万英镑,以奉天全省矿产抵押,为何不事先经过国会讨论通过?!”刘揆一答:“我国石油、丝绵等产业,有待开发,没有借款,什么事都办不了。所以,我们未经贵院同意、冒昧借了这笔款,现在有草约,请贵院通过。”

议员张嗣良则质问:“我听说连交款日期都已经确定了!你们是明着违法!”刘揆一这样回答:“总长办理政务,没有依照法律手续的必要。”一言已出,议员大哗。不久,刘揆一辞去了工商总长的职务。

当年5-6月间,参众两院向国务员提出的质询书,有56件没有得到国务员的答复,质询书的内容涵盖政治、外交、财政、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这还不算,袁世凯有两次还向两院提出反质问,要求答复。

例如,对于善后大借款,袁世凯是这样质问两院的:“1、这项借款,是否要认定为政府违法?2、民国现在情形如此,难道不该借款吗?3、如果这次借款泡汤,另向他国借,条件能保证比现在优越吗?”

紧接着,袁世凯又来电参议院:“1、既然参议长通电外国财团阻止交款,则废约一事,请参议长担任交涉;2、取消借款之后,所有发还洋款及垫款,请议院妥为计划。”

由于国务院习惯于忽视两院的质询,议员的质询于是开始变少了……(参中国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袁世凯》2004年1月第1版第153-156页,参议院议长吴景濂回忆)

1913年7月14日下午两点钟,众议院常会,议员张华澜要求就以下两点弹劾政府:1、不上交预算案;2、私借奥款(向奥匈帝国借款)。何雯要求弹劾财政总长,理由是“私借奥款”。议员李国珍不但要弹劾财政总长,而且还要弹劾国务总理,两者一并弹劾。议员邹鲁则主张弹劾全体国务员。议员马小进则提案弹劾海军总长种种违法案件。(参中国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袁世凯》2004年1月第1版第163页,参议院议长吴景濂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籍参议员段世垣弹劾河南都督张镇芳(袁世凯的表弟)一案,弹劾的理由是张镇芳违法渎职、轰击议会、枪伤议员、蹂躏约法、逮捕记者等罪状,要求查办。弹劾案发之后,袁世凯派人找该议员(段世垣)疏通,希望段世垣撤掉弹劾案,袁世凯说:可以让张镇芳辞职。段世垣不肯撤销,袁世凯也没有让张镇芳辞职。此事只好另寻办法。(参中国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袁世凯》2004年1月第1版第165页,参议院议长吴景濂回忆)

可见,当时的议员,连大总统的表弟(张镇芳)都敢弹劾,确实还是有那么一点民主新气象的。

(摘自冯学荣著《亲历北洋》,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7月)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