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不是品味美食之地:港式茶餐厅的魅力

如果看过欧阳应霁的《香港味道》系列,就会发现,在欧阳应霁眼中,代表‌‌“香港味道‌‌”的餐厅,茶餐厅并不在多数。香港人‌‌“识饮识食‌‌”,做餐饮的自然也精益求精——爱喝早茶有茶室酒楼,喜欢市井镬气可选大排档,正宗粤菜有各式海鲜酒家,烧味有烧腊专门店,卤水打冷有潮州饭店,诸如云吞、牛腩、粥品、肠粉、避风塘炒蟹等美食亦各有各的‌‌“世家‌‌”。所以在香港期间,茶餐厅大多数时候并非我就餐的第一选择。但,

为什么偏偏茶餐厅成为了香港饮食文化的代表符号?

难道就因为丝袜奶茶和菠萝油?

其实比起‌‌“美食‌‌”,茶餐厅离‌‌“生活‌‌”更近——能够近距离体验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或许是茶餐厅的最大魅力。茶餐厅自然是多元文化融合、香港人灵活变通的产物: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由主营西式茶点发展而来的茶餐厅结合中式、南洋饮食文化,可谓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也成为了最平民化的饮食场所。通俗点来说,如果将香港比喻为一座工厂,那么茶餐厅就是它的饭堂,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工人‌‌”,都能在这找到适合自己的伙食。

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茶餐厅首先是符合香港人的生活节奏的。它有固定的精细的餐品分类,根据特定的时间供应特定的餐品。除了常餐(全日供应的食物,菜单长期不变,以牛油方包、面食、奄列为主)以外,分为早餐、午餐/快餐、下午茶餐和晚餐等时段,每个时段供应的食物都不一样,比如碟头饭通常只在午市供应,而特色炒菜则只有晚餐才会提供,且每天的选择都不一样——是不是感觉更像饭堂了?

所以在香港不同的时段去茶餐厅,既可以看到退休老头施施然看报喝咖啡,也可以看到中学生三三两两下午茶吃炸薯条鸡翼,当然看得最多的是上班族如流水线一般,用咖喱鸡饭、星洲炒米或牛扒薯餐喂饱肚子,然后匆匆拍屁股走——所谓生活百态。

再者,打工仔,揾食啫,‌‌“求求其其(随随便便)又一餐‌‌”——多少香港人抱着这样的想法走进茶餐厅。对于香港人而言,茶餐厅不必是品味美食的地方,但它必须是富有效率的。在茶餐厅,你感受不到周到体贴的服务,服务员的话语简短直接,没有半句废话;如果是熟客,整个下单过程10 秒内可以搞定。以茶餐厅就餐为场景,为了提高效率,甚至衍生出一套丰富的习语。比如说白饭不叫‌‌“白饭‌‌”,叫‌‌“靓仔‌‌”,而‌‌“靓女‌‌”指的是白粥;还有‌‌“加底‌‌”、‌‌“飞边‌‌”、‌‌“行街‌‌”、‌‌“走青‌‌”、‌‌“106‌‌”……等等。如果第一次去香港的茶餐厅吃饭,你会觉得香港顾客在跟服务员打着各种暗号,点了比你面前的食物更好吃的东西。

当然,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茶餐厅也在迎合着顾客的更高需求层次。比起大排档,茶餐厅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至少让人感觉这顿饭是相对decent、proper 的。

总而言之,许多外地人喜欢茶餐厅,不仅仅是因为它所提供的食物,更是因为它展现了香港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某种程度亦代表着香港人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包括香港人,依然执迷于唐楼格局、绿白格子地砖、铁脚木椅红坐垫式的,如同电影场景般的‌‌“原教旨式‌‌”茶餐厅。针对顾客的这种怀旧情结,不少内地新开的港式茶餐厅也采取了类似的装修风格。

不过话说回来,以上所说的茶餐厅,特指位于香港的茶餐厅。复制到内地的茶餐厅,因为饮食习惯不同,不但在餐品菜单上,更在运作结构和服务流程上做了相应的本地化处理,自然也失去了原有的一部分魅力。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