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默克尔十年八次访华的变迁

德国总理默克尔2005年11月上任以来,迄今已经是第8次访华。德国之声为您盘点她过去7次访华的经历,以及德语媒体十年来对默克尔评价的变迁。

第一次访华:2006年5月

在此之前的施罗德政府(1998年~2005年)被德国媒体认为是“不加批评地一味奉承中国”。而默克尔则在会晤胡锦涛以及温家宝时明确谈及西藏问题、抨击中国的劳教制度、强调互联网自由开放的重要性,还旗帜鲜明地表示“人权不可分割”。尽管此次访华有着庞大的经济代表团随行,但是默克尔却敢于讨论在施罗德甚至科尔时期(1982~1998)避谈的德中分歧。此次访问过后,《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纷纷对默克尔表示赞扬,认为德国终于找到了和中国打交道的正确声调:求实、友好、坚定、冷静。

2006年5月

第二次访华:2007年8月

默克尔此行基调依然和第一次相似。在经济代表团随行的同时,德国总理再次直率地谈及人权问题,并且会晤了宗教界、维权人士等非官方的代表。默克尔还谈及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时,中国尚未取代德国成为全球出口冠军,暂时位列第二;但德国总理府已经在对外界表示,中国在多个工业领域成为了必须认真对待的竞争对手。此外,默克尔还试图说服中方更多地投入气候保护,接受《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义务。德语媒体对此次访华同样持总体赞扬的态度,称默克尔“没有把生意放在良知之前”。

2007年9月底,默克尔和达赖喇嘛在柏林会晤,引发中方的强烈不满

第三次访华:2008年10月

在此次访问一年前,即2007年9月底,默克尔和达赖喇嘛在柏林会晤,引发中方的强烈不满,导致两国关系一度降温。而就在访问之前几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这一背景下,默克尔飞赴北京进行访问,并参加第7届亚欧峰会。默克尔在峰会上指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正在崛起的亚洲国家对解决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总理温家宝则明确欢迎德国经济界前往中国投资。除了经济危机,默克尔也依然提及了人权问题,并且会见了一些中国公民社会的代表。德语媒体则普遍认为,默克尔此行重点谈及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10年7月

第四次访华:2010年7月

2009年秋天,德国举行联邦议会大选,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甩开了此前的执政伙伴社民党,得以和自民党联合执政,默克尔则继续出任总理。此次访问,除了和温家宝讨论经贸问题、就加强德中合作达成共识,默克尔还前往中共中央党校同学员进行了45分钟的座谈,共同讨论不同政治制度的问题。在与温家宝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强调两国在打击假冒产品问题的分歧,并要求中国改善外企的投资环境。她还以人权状况不如意为由,表示欧盟不会立即解除对华武器禁运。而在次日于西安举行的德中企业界代表座谈会上,两国商界人士互相指责对方设置市场壁垒;默克尔则对这一座谈的开放性讨论表示赞赏。

第五次访华:2012年2月

在这次访问前夕,欧元区正饱受希腊危机的困扰。也因此,众多德语报刊认为,此行默克尔的重点必然是经济问题,力争中国在欧元危机中能够有所帮助。德国经济界则希望默克尔能够敦促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保护公平竞争。人权组织则呼吁默克尔切勿忽视中国的人权。默克尔在中国社科院发表演讲,要求中国平等对待前往投资的德国企业,并呼吁中国在国际金融、政治层面发挥更大作用。而中国总理温家宝则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对欧元区保持信心,但同时也说,解决欧债问题,欧方自身努力是基础、也是关键。而原定和《南方周末》编辑的会面则被临时取消,与维权律师莫少平的会晤也受到中国当局的阻挠。德语媒体在事后点评称,中国当局在高规格礼遇默克尔的同时,也无法掩盖对于中国维权人士的紧张不安。

2012年8月

第六次访华:2012年8月

仅仅时隔半年,默克尔再次访华,率团参加德中政府间磋商会议。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依然严峻,因此舆论认为人权问题并不是此次访问的核心议题。双方在会谈中决定建立一个中德经济咨询委员会,并希望能够通过谈判的方式来处理太阳能电池倾销等纠纷。中德两国签署了达成了总价值高达60多亿美元的经济合同。与早年间的访问不同,默克尔的此次访问遭到了德国国内的一些批评。联邦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柯尼希斯(Tom Koenigs)就说,默克尔过于专注于经济问题。德语媒体事后也点评称,德中关系还从来没有那么好过,但德中之间只求“和谐”并非好事。德语媒体批评默克尔的妥协与转变,呼吁她切莫忽视中国人权问题。

2014年7月

第七次访华:2014年7月

默克尔此行重点依然是德中经济合作。而中国经济此时已经出现了疲软迹象,同样也是两国领导人在会谈中所关心的。两国经济界再次签署价值数十亿欧元的经济合同,法兰克福还获得了中国授权的800亿元人民币的RQFII额度,用以开展双方货币直接交易。默克尔同时也低调地指出,成功的经济合作与人权对话、法治国家建设不可分割;李克强则回应说,愿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开展人权对话,并许诺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继续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此次访问期间,中德经济咨询委员会也在人民大会堂首次召开会议,并将建议书提交两国总理。但这份建议书却引发了不小争议。德新社等媒体爆料称,建议书草案中曾经批评德国媒体“对中国的人权、政治问题进行了不负责任的失实报道”,但在正式文本中又被删除。《南德意志报》事后刊发社论,强烈批评西方经济界以及政界在同中国打交道时过于盲目天真,“跟着北京的宣传鹦鹉学舌或者是听从于北京的吩咐”,并问道:“究竟什么样的政府能够为了做生意而出卖自己的价值观?”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