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被包办的人生

背着统一背包的中国学生参观英国剑桥大学

我们夫妻二十多年前决定出国时,如同一场人生赌博。快三十的年纪,抛弃所有东西,埋头学四五年英语,就是为了拿到全奖留学。拿不到全奖怎么办?我当时算了一笔账:第一,两个人中一个人拿了全奖就算成功。这样至少把赢的概率提高了一倍。第二,即使最终两个人都‌‌“赌输了‌‌”,这四五年的功夫用下去,至少英语从文盲到了熟练程度。本事长在自己身上,别人无法剥夺。知识和技能的所有权,比‌‌“私有财产‌‌”的所有权更安稳。怕什么?我们的人生是自己设计,自己负责。我在《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中夫子自道,学英文时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关在屋子里苦读八小时,读一年前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这也是当时能找到的最佳阅读材料),每天能记住100多个单词。百日下来,《时代》周刊不用字典就能读了。当时我在台湾的姨妈笑话我是‌‌“慢郎中‌‌”:你三十岁的人了,说要出国,几年没有动静。要拖到退休吗?

其实,那年月除了全奖外,也有许多人靠海外亲友担保出国的。姨妈一家经营企业很成功,并非没有这个能力。但我们对此想也不想。我们只认一个理:英语这样的程度,出去干什么?能学什么?我们信奉的是实力派理论:美国的大学不是傻子。人家给你全奖,大概说明你的底子到了那里还是有成功之可能的。人家不给,说明你大概还没准备好。运气的成分当然有,但大致还是有谱儿的。毕竟人家大学办了那么多年,有那么高的声誉,怎么可能连这个都看不准?回头算起来,聪明得多的妻子,从开始准备到进入耶鲁的博士课程用了四年时间。我沾了她的光,仅进入硕士课程就花了六年。

如今站在教书育人的地位上,在指导后辈时总是从自己这些经验出发,劝孩子们首先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勇敢并审慎地作出人生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我对那些留学的孩子还特别强调要作好充分准备,别急急忙忙地出去。结果呢。大家笑话我太迂腐,说我那套早就是老黄历了,和新一代的生活完全脱节。

新一代的生活是什么?我有位在北京教高中的朋友告诉我:她所在的学校还不算是特别好。但到了高年级,每年都有学生突然失踪。人家留学去了。为什么这么突然、乃至同学老师事先全不知情?她解释说:不仅是别人不知情,这些消失的学生自己往往事先也不知情。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分心,背后找个中介偷偷地办出国。办成了就走。办不成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孩子茫然不知,可以专心准备高考。

青春期的孩子所需要学的最为重要的技能,就是在人生关键时刻怎样进行选择、怎样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怎样为了达到人生目标而努力。当父母把孩子的生活包办到这个地步时,孩子最重要的成长就被摧残了,乃至出现一大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小留学生。我曾受朋友之托帮助一位‌‌“落难‌‌”的女孩儿。她作为交换生来美读书,来了就想留下,但成绩不好,又留不下来。最后我们通了话。我告诉她,想留下就必须给现在任课的教授以深刻印象,获得人家的支持,比如给你写推荐信等等。她说自己表现不行。我问为什么。她说学管理专业数学太多,自己恰恰数学不好。另外实在对这套东西没兴趣。我再问:‌‌“明明自己不擅长也没有兴趣,为什么要学?‌‌”‌‌“爸爸让我学的,说管理专业好就业。‌‌”我只好通过她对她爸爸喊话:‌‌“告诉你爸爸,在大学里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东西表现往往好,成绩好,教授喜欢,这样你再往高端念就大门洞开。读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成绩自然差,越走路越窄。‌‌”据说她事后回去和爸爸通电话大哭一场。

走笔至此不免再问一句:工商管理类真那么好找工作吗?如今留美的中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高度集中,几乎全在工商管理、会计等。这些专业班上绝大多数同学是中国人,许多其他国家的特别是美国本地的学生一看这阵势就知趣地退出,形成了美国校园中的‌‌“中国班‌‌”。老实说,我实在搞不懂这些学生怎么可能在美国找到工作。其实他们自己很知趣。我从和他们的私下交流发现,大部分人还是想着学成回国,许多从来没有作在美求职的准备。也许,日后每年成千上万工商管理和会计专业的海归涌入国内的劳动市场。这样的专业扎堆,大概都是爸爸妈妈的主意。但爸爸妈妈们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孩子和那么多人都去挤这一条路,难道会好就业?《纽约时报》报道说,计算机专业曾是热门专业,2000年在深圳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接近5000块的标准。如今则跌落到3500块不到。同期内深圳的物价上涨了29%。算起来这一热门专业的实际薪金跌了一半。

记得我自己考大学时,深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父母强令我学理工。我坚持学文科。结果是不停的家庭会议,我私下称之为‌‌“批斗会‌‌”,一定要我‌‌“改邪归正‌‌”。我激烈抵抗,最终上了文学专业。回想一下,我们这代文革在街上长大的孩子,中小学被耽误,英语一个大字不识,知识准备很差,但在信息那么封闭的时代,对自己的生活多少还有些主见,乃至十五六岁就屡抗父命。现在到处看见二十好几的年轻人,从小这个班那个班地上,早早出来留学,甚至有周游世界的,视野和胸襟本当令当年的我们无法企及。但和这些学生一谈人生规划,马上就进入‌‌“爸爸妈妈让我学这个专业‌‌”的境地,乃至你很难相信站在你面前的是位成人。似乎见识越广,胸襟越窄;闯荡越多,人格越萎缩。

我要大声问问同龄人中当父母的:你们要把孩子的生活包办到什么时候?当你们老了的时候,这些独生子们恰恰需要承担我们这代人没有承担过的责任:一对夫妻照顾两边的老人,同时还要养育自己的孩子。他们二十多岁连个简单的人生决定都不会作,动不动就要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当爸爸妈妈退出历史舞台后,他们给谁打电话?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