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沉默也是一种美德

西方谚语说,沉默是金,雄辩是银。1949年之后的中国,有万马齐喑的年代,也有大鸣大放的岁月。

遥想反右时节,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声令下,要求人民群众提意见。结果才子们纷纷中计。他们不知道,这招叫“引蛇出洞”。这里没有是非,无需雄辩,敢于逾越“党天下”这条线者,杀无赦。储安平君为代表的知识界此役遭遇重大损失。

及至文革,雄辩的机会倒是很多,沉默的机会反而没了。儿子揭发父亲,妻子控告丈夫,下属告发上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备受摧残,社会的基本道德被践踏。

如今到处报道的老人摔倒讹诈人的新闻,其根源就是那个失去理性的年代。这些老人,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我每每发表略有点激烈的文章,家乡的老人,总会通过各种渠道发来善意的警告:小心点啊,别乱说话。

相比文革时代,当下是个思想相对自由些的时代;而相比21世纪初的10年,当下沉默似乎才是明智的选择。

从互联网的兴起到博客、微博、微信的受追捧,中国人的言论空间得到了大幅拓展。在社会舆论影响公共事件的同时,也有诸多不理性的声音和肆意的炒作,网络的天空并不晴朗。

舆论监督和肆意炒作,网络民意和营销造势,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应该是通过雄辩和交锋,让民众逐渐成长,学会判断。交锋的过程,也是民众成长、成熟的过程。

可惜,天不遂人愿。

曾有的孙志刚事件改变法规难以再现,曾有的方韩之争不再出现,微博成了一个去政治化的舞台,一个营销者的舞台。

在此态势下,沉默不失为一种态度,一种风骨,一种美德。

我身边的许多朋友,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微博,不再更新博客。我自己,也在写文章或发微博时谨慎思考。有一次,转发了一个抗战期间中共毙敌多少人的微博,引发四面八方的谩骂,此后无论发什么都会遭到指责和下流的辱骂。

对此,我懒得回击,只是更加谨慎。公共空间里,理性声音的减少必然是低级趣味谩骂的泛滥。就像一个花园,繁花似锦时杂草隐藏于地面,而繁华散尽后必然是荒草凄凄。

从想说就说到谨言慎行,压在头顶的是莫名的恐惧。恐惧因为一篇文章失去一切。我不知道多少人心存这种恐惧,我只是希望我们的后辈不要再有这种恐惧。

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我从来不指责,因为我觉得自己也会在某一天对现实报以沉默。这句话,是我一直告诫自己的:如果你不敢积极的抗争,你还可以选择消极地抗争;如果你不能勇敢地表达,你可以选择含蓄地表达;如果你也不敢含蓄地表达,你可以选择沉默。如果你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选择了配合,但你还可以把调门放低一些。

不说,不代表糊涂,沉默也是力量。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