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被环球时报“捞”出的中国政治犯

(博谈网记者苏智敏报道)
(博谈网记者苏智敏报道)
(博谈网记者苏智敏报道)
(博谈网记者苏智敏报道)

(博谈网记者苏智敏报道)继上次把美国对中国当局大举抓律师的指责,称作是粘在中国人脚底的一块泡泡糖后,环球时报再以标题为《美休想再从中国监狱‌‌‌‌‌‌“捞‌‌‌‌‌‌”出罪犯》的社评对美国作出反击。 

环球:外界的声音是廉价的泡沫

这篇被网友认为口气很大的社评,主要是针对近日大范围抓捕律师一事及宗教领袖丹增德勒仁波切于狱中过世后,中国当局因不将遗体交还家属,迫使美国出面关切。

被美国列为中国政治犯的丹增德勒仁波切,社评称对他的‌‌‌‌‌‌“制裁‌‌‌‌‌‌”与宗教无关,任何重犯都必须依法严惩。对他病死狱中,社评以‌‌‌‌‌‌“长刑期囚犯病亡狱中在全世界都是经常发生‌‌‌‌‌‌”一句带过。

社评将CECC(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说成:‌‌‌‌‌‌“它说话不起什么作用已被很多美国人习惯,中方当然用不着搭理它。‌‌‌‌‌‌”对于美方的批评,文中回应为:‌‌‌‌‌‌“它保护的差不多是仇恨中国政治制度的同一类极少数人,它对华使用‌‌‌‌‌‌‘人权’这个词时实际上是指那些反体制者的犯罪豁免权。‌‌‌‌‌‌”

文中提到中国早年曾为了推动中美关系,把‌‌‌‌‌‌“这类罪犯‌‌‌‌‌‌”释放并允许出境,但随‌‌‌‌‌‌“法治建设不断强化‌‌‌‌‌‌”,美国人权组织再没从中国狱中‌‌‌‌‌‌“捞‌‌‌‌‌‌”出一个‌‌‌‌‌‌“政治犯‌‌‌‌‌‌”。该社评强调中国人权是加速发展,因此对中国谈人权,成了‌‌‌‌‌‌“美面对中国崛起保持自信的方式之一‌‌‌‌‌‌”,并把国际上对最近这二件事的批评形容成‌‌‌‌‌‌“它们的声音与我们发展人权的真实努力相比都是些廉价的泡沫‌‌‌‌‌‌”。

这篇社评一出,不少中国网友讽刺环球时报‌‌‌‌‌‌“泄密了‌‌‌‌‌‌”,表示官媒如果不提起,还真不知道中国政治犯的问题。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上也出现大量删评论的现象。

德媒:中国日益自大

从拒绝丹增德勒仁波切保外就医,到强行火化遗体,据纽约时报中文网报导,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中国部主任芮莎菲(Sophie Richardson)表示:‌‌‌‌‌‌“从最早骚扰他的活动开始,一直到处理掉他的遗体,中国当局对待丹增德勒仁波切的态度,表现出了他们对自己的法律和对宗教传统的极大蔑视。‌‌‌‌‌‌”‌‌‌‌‌‌“让饱受折磨且得不到医治的人死在监狱里,残忍至极。‌‌‌‌‌‌”

另外,据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的消息,截至18日下午2点,至少有228名律师、律所人员及维权人士被刑拘、带走、失联、约谈、传唤及短期限制人身自由。中国当局的行动,外界均认为和7月1日刚推出的新版《国家安全法》有关。

德国柏林报就以标题《控制高于一切》(Kontrolle geht über alles)来报导,形容中国日益自大,官僚主义和政府专断盛行,新国安法就是最佳例证。文章作者认为,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已背离‌‌‌‌‌‌“开放‌‌‌‌‌‌”政策,并日益显示出傲慢和民族主义倾向。为了全面维稳,中国政府试图控制越来越多的生活领域,其中也包括对外国组织和企业的监控。

抹除不了的政治犯

环球时报社评中提到的政府犯问题,其实是中国政府一直努力设法从形式上清除的,因为政治犯标识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落后,所以中国早已用刑事罪来起诉政治犯。

美国人权组织对话基金在2014年指出,中国可能对异议人士使用非政治性犯罪的指控,来减少该国的政治犯人数。因为2013年中国被控‌‌‌‌‌‌“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人数有所下降,但被以‌‌‌‌‌‌“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起诉的人数却在增加,例如著名异议人士、中国新公民运动主要创建者许志永,就在2014年初被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判处4年监禁。许志永投身维权活动,先后介入推动取缔收容遣返制度、陈光诚事件、呼吁取消关押上访者的‌‌‌‌‌‌“黑监狱‌‌‌‌‌‌”、要求官员财产公示、为打工者子女争取教育平权等等。

以分析严谨,论述精辟闻名的政治评论家陈破空,多年前在台北‌‌‌‌‌‌“人权对话‌‌‌‌‌‌”论坛上的演讲中,也提到在中国当局的概念里,政治犯是最严重的,中共虽不承认政治犯,却不断制造政治犯。陈破空还列出了一些会成为政治犯的人士:批评和抗争的人,如民运人士;追求自由表达的人,如网络评论家师涛;维权律师,如郑恩宠;追求民族自治或独立、捍卫少数民族权益的人,如西藏、新疆、内蒙古活动人士;追求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甚至练气功的人,如家庭教会成员、法轮功学员等;其他社会活动人士,如民间环保团体‌‌‌‌‌‌“绿色观察‌‌‌‌‌‌”发起人之一的谭凯;普通的上访民衆,也常沦为政治犯,被发配劳教。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