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该如何纪念曼德拉

最近有两个日子,一个是7月18日联合国确定的“曼德拉日”。根据官网介绍,每年在他的生日这天通过纪念他,推进全球的“自由、公正与民主”。但是像联合国确定的许多关于人权、自由等所谓的敏感日子一样,中国官方和媒体闭口不提,尽管自身还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中国官媒提的是另外一个日子,7月19日。当天,官媒微博《新华视点》所发“历史上的今天”帖子称:“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悲壮地失败了”。看了帖子下面众多批评、嘲讽和揭露真相的评论,感觉互联网时代,全国人民都在进步,除了官媒。都什么年代了,官媒还在为这些给民族和文明带了巨大灾难的内乱树碑立传。真要再出个太平天国,到底谁最害怕?

中共过去靠武装造反、暴力革命夺权,为了寻找历史合法性,把历史上所有的农民叛乱,包括李自成、太平天国、义和团,都高度评价、大唱赞歌。但是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造反滥杀无辜,毁灭文明,不仅没有提出任何新的思想,即使局部或最终成功了,仍然是改朝换代,专制暴政。

现在的中共常年维稳,庞大的利益集团最害怕民众造反和暴力革命,在这种心态下,官方又吹捧太平天国这样的造反运动,是不是很分裂。官方不仅害怕暴力革命,连于国于民最为有利、但会导致中共下台的和平演变、社会转型,也极端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愿纪念靠和平抗争、选举上台的曼德拉,特别是在最近抓捕律师的严峻气氛下,如果纪念也是律师的曼德拉,会更加尴尬。

但是在前年曼德拉逝世的时候,活跃的社交媒体倾力纪念,腾讯微博将消息设置为热门话题的头条,并加上“中国为什么没有曼德拉”的导语——尽管后来做了替换。央视虽然是管控严格的官媒,不表示编辑记者没有自由的追求,也会借题发挥,在新闻节目《第一时间》里悼念曼德拉,并反复播放香港乐队Beyond为之创作的经典老歌《光辉岁月》。怕观众不明白粤语歌词,还不断打字幕:“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仿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在“曼德拉日”来临的时候,从中国人的角度,该如何纪念他呢?回顾一生,他的三次转变,对中国的和平转型最有意义。

第一次转变,从暴力革命到和平抗争。曼德拉出身部落贵族之家,受过良好教育,成年后是执业律师,进行维权抗争。但他发现靠法律并不能争取到平等公正和民主政治后,开始领导黑人武装斗争,希望枪杆子里出政权。后来因颠覆政府而长期监禁。

在狱中,他逐渐认识到南非的国内外形势使得武装斗争很难取得胜利。暴力革命的内战只会使同胞受难、政权轮回。即使枪杆子里出了政权,如果没有民主选举和监督,权力只会被政党和专制者所把持,不能为民生、民主所用。他相信和平转型是代价最小的改变,放弃了阶级斗争、武装革命,但他个人并不屈服,没有用民族自由事业来交换个人的自由。

第二次转变,从牢狱到和解。1989年出任南非总统的德克勒克,面对国内外的压力,1990年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南非开始民主化。当时局势动荡,百废待兴。黑人要报复,害怕反复。白人怕被清算,准备逃离。曼德拉作为受害最重的人,强烈主张种族和解,民族团结。1993年,曼德拉和德克勒克黑白携手,共获诺内尔和平奖,成为国际政治的奇观。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后,坚持和解,维护和平。在他治下,南非局势逐渐稳定,开始国家重建。

第三次转变,从总统到平民。年岁已高的曼德拉认识到自己率领南非转型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一届任期结束后,他到点就退,不像有些国家的领导贪恋高位,不当太上皇,不保留任何政治职务。退休后的曼德拉为世界慈善、体育、和平事业发挥余热。南非能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杯,曼德拉功不可没。

回顾他的三次转变,是否对中国反思过去、未来转型有意义?从魏京生、徐文立、刘晓波,到最近的许志永、郭玉闪、浦志强,以及更多不知名坐大牢的政治犯,中国从来不缺曼德拉,缺的只是德克勒克、蒋经国、释放昂山素季的吴登盛。面对社会转型,该如何纪念曼德拉,值得深思。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