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打工的女孩知道 出来就回不去了

上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开始加速,一批又一批来自农村、乡镇的打工者涌入沿海城市。他们给城市带来快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乡村则逐渐荒芜,田地无人耕种,孩童无人照管,时代的漩涡正在疯狂扩大,谁也看不到水波平静的那一天。

直到现在,持续了十几年的打工浪潮仍然不歇,水涡还在旋转。

我从小便生活在这一环境中,我的父亲母亲从90年代初出外打工,在广州番禺某电子工厂流水线上工作了近十年,直到2010年才回到老家。我的舅舅、小姨、叔叔、婶婶相继出去城市,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营生。我童年所生活的那个村落,所有的年轻人都已外出,对于他们来说,出去,是唯一的出路。

流水线工人、保安、服务员、洗碗工、司机、建筑工人。这是他们大多数人的工作。当第一批打工者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劳动力需求时,他们的子女接替了他们的工作,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工厂里,一家几口人同在一个厂里的状况十分常见,漂泊,已经是常态。

在新闻联播里,在报纸上,我们总是能看见关于他们的新闻,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关于农民工的生存状况问题,关于在工厂里年轻人自杀的问题。关于他们,全部都是问题。尽管新闻中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但很大程度上他们是沉默的,我们只能看到‌‌“农民工‌‌”三个字,看不到具体的一个个人,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的快乐与哀愁。

事实上,所有从家乡出来的人,都被卷入了漩涡中,你我都一样。而在漩涡的底部,水流更急,视野更混浊,生存更艰难。

打工女孩

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将视角对准了东莞,对准的女性。在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她记录了许多个女孩的故事,她们的青春和奋斗、孤独和彷徨。

她独自一人,走入了水涡的深处。

张彤禾是美籍华裔女孩,曾任《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在中国生活了十年。2004年,她第一次来到东莞,并决定就此走入时代的漩涡,记录并书写打工女孩的故事。2004-2009年,她每月在东莞住一到两周时间,与打工女孩交朋友,见证她们的生活。

她放弃了新闻常规的写作风格和规范,采访时不一二三四问问题,而是选择和女孩们待在一起,和她们一起见朋友,听他们吐槽,和她们一起回家过年,她以陪伴者的身份待在女孩们的周围。她也进入拥有7万工人的工厂采访,和朋友打入东莞色情场所一探究竟。

在《打工女孩》里,她讲述了许多故事,最主要的是吕清敏和伍春明的故事,五年的时间,我们通过一章一章的文字,看见了吕清敏和伍春明的变化,她们又换了工作,又换了男朋友,又涨了工资,张彤禾的文字就像纪录片一般,抓取了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场,结结实实的生活细节。

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的工作从早上八点持续到半夜,工作十三个小时‌‌”,并且没有周末?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工作,上班不许说话,否则罚款五元?你是否知道,在流水线上工作,上一趟厕所限制在十分钟之内,还得填表签字?

没有细节的故事是不足信的,也是不好看的,而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充满了细节,并且由于她的外国人身份,感受更加敏锐,许多也许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她能看出不寻常。

她自己说,‌‌“我和她们一样,背井离乡。从美国的大学毕业后,我在国外住了十五年‌‌”,也许因为同为漂泊者,她更有耐心,更能理解她们。

孤独、自由、奋斗

‌‌“生存,对打工女孩来说,是时时刻刻的眼前之事……在城里讨生活,意味着切断她们所熟悉的一切。‌‌”

孤独,是打工者的心理常态。当一个人进入一个庞大的工厂,并与过去完全切断联系时,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更可怕的是,好不容易在宿舍里结交了好朋友,但几个月后,便有人离开,或者回家结婚,或者另去了别的地方,要在工厂里保持关系,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这句话在书里至少重复了三次。在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的前十年,女孩们一次次的失去联系,一次次的重回孤独。慢慢地,她们不再轻易的向人打开心扉。

但还是要出来,并且,‌‌“无论他们多么留恋地回忆起乡村的童年时光,事实上,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张彤禾和吕清敏一起回家过年的时候,吕清敏非常兴奋,但很快,她自己意识到,家里是可以待的,只是不能待久。

当她们已经了解过城市中的自由,不必受人束缚,不必被人指点,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时,她们就回不去了。自由,这是城市许诺给她们的礼物,而要获取更多,则需要更艰难的拼搏和奋斗。

吕清敏和伍春明都是不服输的人,在本书的结尾,吕清敏已经从流水线工人做到了文员,伍春明八年没有回家,仍在不断的换工作。

在东莞,充斥着大量的教育培训机构,教礼仪,教英语,教计算机,教你如何说谎骗过面试你的人,教你如何走向成功。

通过大胆的自我表达和说谎,很多女孩走到了更高处,她们不抱怨,满意自己的生活,并且勤奋,为目标奋斗。这就是漩涡的中心,她们相信‌‌“只有靠自己‌‌”,她们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这几乎就是目下中国的缩影,所有好的坏的,都在这里。而我们都是被时代裹挟的漂泊者。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