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你可以不学辩论,但人生何处不辩论

黄执中老师是位辩论人,有‌‌“宝岛辩神‌‌”之称(他其实不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他的博文大多是教授辩论方法思路,分享心得感受。但那些道理绝不仅针对台上辩论,也通用于台下人生。

想看他的博客,去思考辩论这件事,是因为我知道,虽然我不会去上台打辩论,但在生活中,我会时常面临类似辩论题目的两难情境,需要扮演说服他人或是自己内心的辩手。

而辩论的训练能教我如何更好地分析、解释、厘清一个问题。当问题问对,答案往往也会随之浮现。而且,一个习惯了左右互搏、辩证思考的人也会对生活多一份不断微调的耐心,少一点‌‌“毕其功于一役‌‌”这类不切实际的期待。更有趣的是,辩论让人有机会遇见自己之前没想到的观点。

回想起来,黄老师的博文令我触动最深的是他对辩论的痴迷和热情,对技艺近乎任性地孜孜以求,以及身为‌‌“在此岸,观彼岸,但永远不靠岸‌‌”的辩论人,骨子里的骄傲和自愿领受的寂寞。

我在他的博文里摘录了一些让我心叹‌‌“wow,原来还可以这样想!‌‌”的句子,在此分享给你。(感谢执中老师授权)

黄执中语录

1、独孤求败的‌‌“求败‌‌”是假,求胜是真。他怨的不是无败,而是一生赢的无惊无险,所以‌‌“胜的不够真‌‌”。

2、评论坏事时,人们是‌‌“责之以常法‌‌”——也就是用‌‌“一般人‌‌”的标准,来看你‌‌“算不算坏‌‌”。而当评论好事时,人们却常‌‌“齐之以圣贤‌‌”——亦即用‌‌“其他好人‌‌”的标准,来看你‌‌“够不够好‌‌”。

3、人生中所有‌‌“看的到‌‌”的能力,怎么学,其实书上都有写,学校都有教。却唯有遇上另一个这样的人时,你,才会真正地变强!

4、有天赋的人,不是没见过。但一门技艺,想精通,需要靠多观摩,开眼界。还需要从平日,就不断维持某种运动或思考的模式。需要在巨大的压力下,习惯,并调整自己的节奏与稳定。还需要从实战中,磨砺,并尝试自己当下的锐利。需要一件件,学著去武装、去拓展自己的观念工具。还需要每读一篇文章,每见一段套路……都能定下心,看懂,且看透。再求自解,或解人。

5、每个人所能得到的,都是他拿热情拿汗水拿孤单,拿人生中许许多多的黄金时段去换的。只要愿意‌‌“付‌‌”,你就一定‌‌“得‌‌”……在技艺的领域中,这一切都还是挺公平的。所以,关键真的不在于你现在有多弱。关键只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想要变得那么强?

6、那些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并不是因为他们说了什么你说不出的话,用了什么你用不出的桥段……而是在某些极琐碎极琐碎的细节裡,他跟你有微微微微的差异。

7、学著用逻辑,去反思个案。别老用个案,去反驳逻辑。

8、过度的善良,会摧毁它的本身。人生在世,用常情处世,靠常情推理,反了常情,就是反了人性。

9、所谓‌‌“优雅地追逐‌‌”,其实,是另一种不在乎。

10、在胜负的世界裡,妄想泯灭一切差异,坚持真空、无尘又除菌,才是不公平。简言之,人在情理上,是会‌‌“积德‌‌”的。换言之,人在情理上,是会‌‌“脑补‌‌”的。真实世界中,你本来就不仅仅是在跟对手的‌‌“当下‌‌”竞争,而是跟他点点滴滴,创造出来的评价、荣耀、声望与人格……跟他的整个人生在竞争。

11、一个人,脑子里没想清楚,话就不可能说得清楚。其思想松懈处,便是语言松懈处。而磨练精确的语言,过程中,就是在磨练精确的思想。养成习惯,每当说完话、写完文章,总要记得回头去检查(或反省)自己有没有说废话(循环结论的语言),说空话(纯修饰、无意义的语言),说错话(前后矛盾的语言)。如此久了,外铄于内,对脑子很有帮助。

12、历史上,所有人类试图一次性解决问题的辩论,最后都证明那答案若非太天真、太武断……就是太暴力。故面对冲突,辩论人从不奢求答案的清楚明确。他总是谨慎压抑企图(拒绝毕其功于一役),关注眼前损益(别为远大理想牺牲),不怕拉锯(切换所捍卫的对象),不怕绕路(在议题中重复),持续争取每次行为更迭的转机。

13、(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话,趁年轻,何不历练历练,做个实验?试试一箪食、一瓢饮,绝交息游,沉浸在喜欢的领域中,撑上几个月?或试试打份工,存够钱,再吃香喝辣,全部一晚上花光,痛快当大爷?接著,你才能认认真真,扪心自问:少爷的傲气与大爷的豪气,对你,何种更快意?只敢问,不敢试——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到死,都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人活著,不要怕走错。怕‌‌“走错‌‌”,很多事,就没‌‌“走过‌‌”!

14、面对听众时,你要做的不是‌‌“用你的话去说服他们‌‌”,而是要开启人们心中的剧场,让听众‌‌“用他们自己的话去说服他们‌‌”。你所要做的,只是搭出舞台,架构情境,然后巧妙地从旁提醒:‌‌“这是什么情况?‌‌”‌‌“这是要对谁说的话?‌‌”‌‌“这句话是谁该说的?‌‌”

15、当我们放弃了一条比较容易的道路,而选择去做一件比较辛苦,却自认更为‌‌“正确‌‌”的事时,我们就会不自禁地,觉得自己是个更有价值、更值得被(自己)尊敬的人。

16、毕竟世间是非,往往不在于‌‌“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关键,永远都只在于‌‌“你想成为什么人?‌‌”

17、辩论,是在藉著人与人之间的修辞互动,去刺激、协调、启发并建构彼此对事物认同。辩论不是寻找答案,不是捍卫答案……在价值、伦理、意义与偏好的领域裡,辩论‌‌“创造‌‌”答案。上了台,请别老说中庸的道理,请别逃避对方的问题,请别总是唸资料、背逻辑,请别一直强调对方是错的……请别老是等著,让辩论给你答案。请用你的辩论,给别人答案。让他们能有信心,面对将来的某个极端。

18、每当你的‌‌“手‌‌”,位置一提升……则你的‌‌“眼‌‌”,便也将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越过了既有的蔽障与暗礁,浮至一个新的观察位置。眼高,未必能救手低。但‌‌“手‌‌”的高低,却能决定性地,影响‌‌“眼‌‌”的高低。手高一分,眼高十寸。

19、有些特强调‌‌“本质论‌‌”的人,会说吸淤与吸毒,本质都是伤身;会说卖艺与卖春,本质都是商人;会说赌博的本质枪械的本质裸露的本质或其他不知道该不该有争议的事物的本质,都是中性的……这种人看事,只用本质做推论。可是,废话,去除了形式,世上有什么东西不是中性的?再说一次:形式,才是最大的奥秘。

20、你永远不能‌‌“真正‌‌”证明任何事,所谓的证明,只是因为对方无法负起举证责任。

21、瞬间之美的意义,不是在于它珍贵,而是在于人性本贱——以致任何事物,看惯了,就不美了。

22、价值才有争议,事实不会有争议,所谓‌‌“有争议的事实‌‌”,都只是资讯不足。

23、事物的优点,都是用它在其他领域的缺点换来的,反之亦然。

24、你一辈子学篮球、学辩论、学钢琴、学厨艺……多半,都将是徒劳的努力。但你知道,世界是这麼的美丽。且你知道,你迟早会知道。那个由技艺所构筑的世界——正随著眼力,深邃,而越来越美丽。

25、单纯的乐趣,是无目的的、是耽溺的、是不讲道理的。也因此,是无法在效用系统中,被代换、计量或收编的。这种乐趣,威胁到了所有的权威、所有的取捨,威胁到了其他人心中从不曾存疑的……那个人生中所谓‌‌“真正地目标‌‌”。

最后这句出自黄执中写的一篇解释辩论之用的文章。他能说出许多辩论如何如何有用的道理,不过真正让他一直打辩论的原因则是乐在其中,没法不玩。

此处整理的内容,挂一漏万。若你想了解更多,建议去看他博客全文。优酷上用‌‌“黄执中‌‌”为关键词能搜出不少他的辩论赛视频,如果用‌‌“黄执中讲座‌‌”则能翻出他关于辩论技巧的讲座视频。

微博上也有不少辩论人可以关注,比如马薇薇(微博名是@马薇薇不算是昵称吧,最近薇薇姐在写的‌‌“奇葩说‌‌”人物文每篇都有情有趣,她的笔带着你去见到每个人独特的好。)、林正疆、周玄毅(林、周两位老师微博里写了不少谈辩论的文章,干货满满),对了,黄执中也有微博,经常深夜现身,答复网友提问。

和辩论有关的电视节目,则想推荐《奇葩说》;另外BTV制作的《我是演说家》里也能看到黄执中和胡渐彪二位辩论人的身影,有一期还是他们同台竞技,辩论的话题为:‌‌“美貌是福/祸‌‌”,十分精彩。

另外也推荐日本律政剧《Legal high》(bilibili网站上能在线看),每集拍一个官司,双方律师在法庭上斗智斗勇、唇枪舌剑。主角古美门律师有着超强的辩论能力,不管他所维护的那方的利益乍看上去有多么不该维护,他总能找到理由说服你亲近甚至同意他所诉说的观点。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