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经济刚刚触动了政府的“红线”

(博谈网记者欧阳剑编译报道)据《商业内幕》4月1日报道,周二,中国刚刚出炉了勉强过得去的制造业报告,隐藏在这份最新报告之下的是令人担忧的就业指数。彭博社经济学家Tom Orlik指出,这个就业指数已经触动了总理李克强的“红线”。

三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1,高于前一个月的49.9,超出了经济学家估计下降至49.7的预期。PMI高于50意味着这个庞大的行业正在扩张。

所以,这是个好消息吧?

不一定。

三月是中国的一个大月,因为中国新年过后,工厂恢复上班。因此PMI指数没有收缩不足为奇。另外,正如Orlik指出的那样,中国官员们真正担心的是劳动力市场,这个指标是这份报告下面的一个分项指数。

Orlik最近表示:“PMI数据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指数。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结束时承诺,如果就业开始下滑,就要采取行动刺激经济增长。PMI数据提供了唯一一个比较频繁出炉的就业指标。该数据显示了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就业市场同时在收缩。”

根据这份报告,就业指数为48.4,意味着收缩。

北京知道情况在变糟

上周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开承认,情况不好。为了实现中国经济从基于外国投资向基于国内消费的转型,政府允许经济放缓。

但是,现在越来越明显的是经济放缓的速度太快了。北京政府措手不及。

Orlik补充说:“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政策已经开始了。央行已经消减了第二套房购买者的首付要求。公开市场的操作已经从抽离资金转为注资,银行同业拆息也小幅回落。”

不过,很多分析师一致认为,这种应对政策还远远不够。

中国经济需要更多应对措施

中国的问题是,它需要现金。企业利润空间在变薄,国内人口消费不够,不足以提振经济。

正如兴业分析师姚炜(音)指出的那样,从统计上来讲,对经济真正重要的是现金的增长和货币的流通。这就是所谓的“M0”增长。

她在最近的报告中写道:“如果我们同意,M0增长需要达到5-6%才能避免经济急剧减速,那么中国人民银行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

然而,政府现在(一直以来)持谨慎态度。眼下,中国的债务与GDP的比值已经高达250%,大多数债务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造成的。这两个机构都应该由中国政府进行改革,但这个过程还遥遥无期。

姚炜在电话采访中表示;“货币增长不应该像以前那样快,国企和地方政府不应该再获得大量贷款,但他们一直都在获得,他们是问题。现在,中国政府同时在做几件事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即使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更多措施,也不意味着信贷分配会改善”。(译者注:原文为:变差疑为作者笔误,译为:改善)

基本上,如果中国人民银行能够向公民和民营企业提供资金,那么他们还有一线希望,能够有机会完成这次具有挑战性的经济转型。他们必须要坚持改革,确保那些即将倒台的企业不倒。

危险迹象显现

问题是,尤其在境况不佳的房地产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切都可能土崩瓦解的危险迹象。例如,1月份,中国庞大的房地产商Kaisa(佳兆业集团)因拖欠外国投资人5亿元而破产。

与此同时,经济持续下滑,政府应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原文:ANALYST:China's economy just touched the government's chilling 'red line'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