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一战歼敌无数的传奇华裔狙击手

一战期间,澳大利亚狙击手沈比利在加里波利战役中击毙超过200名奥斯曼士兵,赢得了“加里波利刺客”及“杀手”的称号。

拥有华裔血统的沈比利(Billy Sing)是数千名没有欧洲背景却加入澳大利亚帝国军的士兵之一,其中部分人甚至不顾法律的明文禁止,隐瞒身份参军。

沈比利生于1886年,他的出生地是距离悉尼北部1600公里的一个小镇。其胞妹的孙子史密斯(Don Smith)对法新社表示:“他是个真正的澳大利亚人,虽然有着华人的血统,但骨子里就是个澳大利亚人。”

“他为了所有人走上前线,和其他上战场的士兵一样,使我们能过上今天的生活。”

根据澳大利亚1909年颁布的《国防法》,“所有非纯正欧洲血统或欧洲后裔者”不得参军。但部分澳大利亚土著等少数族裔依旧申请入伍,尽管被拒绝多次仍不放弃。

在416809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澳大利亚人当中,超过1000人是原住民,约400人被认为有华裔血统。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已鉴别出约50名土著人民参与了加里波利战役。

弗林德斯大学的普赖尔(Robin Prior)对法新社表示:“你不能透露自己有原住民背景,否则可能会被拒绝,一些人确实被拒绝了。”他指出,当时多数澳大利亚人是安格鲁-凯尔特后裔。“如今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当时的法律规定就是这样。”

1917年,招募新兵变得愈发困难,军方于是下令放松限制,只要父母其中一人拥有欧洲血统便可参军。

澳大利亚帝国军在欧洲的活动始于1915年4月25日,澳大利亚与英国、法国和新西兰军队登陆加里波利半岛(今为土耳其的一部分)。长达八个月的加里波利之战最终演变为惨烈战役。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纽澳军团”共计有6万人参战,其中11500人阵亡。

参军的神枪手

当年在西方战线服役的沈比利全名为威廉·爱德华·沈(William Edward Sing)。他的父亲沈约翰(John Sing)出生于上海,母亲玛丽安(Mary Ann Pugh)则来自英格兰。

沈比利成长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小镇,精通骑术和捕猎袋鼠,更是一名神枪手。他在1914年10月入伍时年龄为28岁,在地方上已经因为精湛的射击技术而闻名。研究学者相信,沈比利身怀的技能以及参军时的年纪都使他免予受到排挤。

1915年5月,沈比利与第五轻装骑兵团抵达加里波利。曾经担任沈比利“观瞄手”的伊德里斯(Ion Idriess)在回忆录中是如此形容昔日的战友:“他是个小个子,皮肤黝黑,留着黑色的八字胡和一撮山羊胡。像画片上的杀手。”

1916年,沈比利获得仅次于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殊功勋章。一名军方人员表示,编号355大兵(指沈比利)击毙了201名土耳其士兵,包括被称为“可怕的阿卜杜尔”的奥斯曼禁卫军狙击手。

但沈比利也因多次负伤而进出医院。1917年,他因枪伤在英国疗养时与21岁的苏格兰女侍伊丽莎白·史都华(Elizabeth Stewart)成婚,随后返回西方战线。1917年在波勒冈森林战役中的表现为他赢得比利时战争十字勋章。

1918年11月,沈比利在澳大利亚退役。一份诊断报告指出,他在比利时曾经遭到毒气攻击。据信他的妻子并未随他返回澳大利亚。

在“军人安置项目”下,沈比利获得了一块农地,务农失败后转而从事淘金工作。沈比利最终搬到布里斯班,于1943年在一家旅馆中孤零零地辞世,享年57岁,当时他几乎身无分文。沈比利被葬于布里斯班的一处战争公墓。其胞妹的孙子史密斯表示,直到80年代初,他和另外三人才凑足了钱,为他设立了一块墓碑。

“为歧视他们的国家奋战”

澳洲华人历史文物会的布朗特(Kathie Blunt)表示,像沈比利一样背景而且选择参军的人都是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所驱使。基本上他们得到的待遇与一般士兵相同,二等兵每天的工资是6先令,其中1先令会被保留至退伍时才能领取。

“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因为多数的华裔澳大利亚人来自社会经济底层,所以这是一笔好买卖。”布朗特对法新社如是说。

不过对于原住民士兵而言,他们在战后又重回相同的歧视环境中。他们无法被纳入“军人安置项目”里,已知的只有一名士兵获得田地,并且直至2007年都未获得官方认可。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原住民和其他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士兵的牺牲奉献获得认可。距离加里波利战役已经过一世纪,弗林德斯大学的普赖尔认为,人们应记得这些士兵所做出的贡献。“他们竟愿意挺身而出,捍卫这个歧视他们的国家,我认为相当令人讶异。”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