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33:功败垂成的南昌反击战(1/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三十三(新抗战系列之五十五)

日军12万大军使用装甲闪电战配属大量重炮,于3月27日攻陷南昌。此时武汉地区中日均衡态势被打破,日军将中日两军在江西的对峙线,向南推进了100多公里。这样一来,日军的九江基地和这一线的长江航运,相对比较安全。在攻打南昌期间,冈村宁次向右边的第五战区也发动了牵制性进攻,通过此次进攻,冈村宁次感觉第五战区实力并不弱,仍然有10多万富有战斗经验的部队,尤其是中央军汤恩伯的31集团军对日军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南昌会战刚刚停止,冈村宁次就急忙回头发动了随枣会战。日军出动10多万大军试图仿效南昌会战闪击第五战区,妄图将第五战区主力歼灭,尤其需要歼灭31集团军。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立即做出战略部署,同时向蒋介石求援希望薛岳的第九战区立即在江西反攻南昌,减少第五战区的压力。于是在1938年4月到5月,南昌反击战和随枣会战几乎同时开始了。

反攻南昌的计划

日军101师团和106师团攻占南昌虽然只用了2周时间,伤亡却也相当巨大,有1万多人。

当时101师团和106师团都是特设师团,特设师团总兵力不到2万人,一般在1万6000到1万8000。也就是两个师团总兵力大约3万多人,加上配属重武器部队不过才4万多人。

之前战斗伤亡1万多人,已经占参战部队的四分之一了,这个数字可不低。

在27日占领南昌以后,留下3个师团又一个旅团驻守赣北地区。日军以101师团分驻南昌及南昌以西重镇高安;第106师团驻守安义、奉新、靖安一带三角地区;第6师团驻守武宁、箬溪;而日军后方从德安到永修之间的公路,则以第14混成旅团据守要点维持交通。

原本配属给赣北日军的第6重炮旅团,由于随枣会战的需要,已经调往湖北省,战车大队的100多辆坦克也一同调走。

可见,赣北日军的力量有所减少,尤其攻坚能力削弱百分六十以上。

当时冈村宁次已经准备集中第3师团,第13师团,第16师团,第33师团加上两个骑兵旅团共10多万大军进攻湖北境内的第五战区,所以江西一线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日军大部队增援,南昌附近的日军兵力总体比较空虚的。

武宁的日军第6师团同川军30集团军3个军隔河相对,恐怕无法随便抽调兵力南下。

而后方公路上的第14混成旅团驻守长达近100公里的公路线,现有兵力尚且不足,根本无力增援南昌。

显然,南昌地区实际可以作战的,仅仅为两个师团。这两个师团以3万多人防守南昌,而薛岳第九战区目前可以使用部队约有7,8万,加上第三战区顾祝同可以增援的部队,总兵力在10万左右。

另外,众所周知101师团和106师团战斗力并不太强,至少跟第1师团和第6师团相差很远。

在蒋介石看来,南昌地区的国军必须立即反攻南昌。

一则,此时南昌日军很少,伤亡又大,应该乘机进攻。

二则,日军一向傲慢自大,此时绝对不会想到刚刚败退的国军敢于攻打南昌这样的城市,可以打他个突然袭击,出奇兵。

三则,马上第五战区的随枣会战就要打响,第九战区进攻南昌,就算打不下来也至少可以保证分散日军的兵力,策应随枣会战。

四则,此时第九战区虽然丢了南昌,但我们是有组织撤退,并非被击溃,所以兵力非遭受很大损失,战斗力尚且不弱,还能战斗。而我们恢复能力又慢于日军,如果长期拖下去,怕是日军很快就会恢复战力,反攻南昌也就不可能获胜了。

可以说,站在当时的立场上,蒋介石反攻南昌还是有一定把握的,这个决定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蒋介石毕竟不是直接带兵的人,他同白崇禧商量,白也表示赞成。

当时蒋介石将自己的《攻略南昌计划》电告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并征求意见。

蒋介石的作战方针是:先以主力进攻南浔沿线之敌,确实断敌联络,再以一部直取南昌。攻击开始之时机,预定4月24日。

其兵力部署的主要内容是:

令滇军第1集团军(总司令高荫槐)、第19集团军及第74军(军长俞济时)分别经奉新、大城地区向修水至南昌间南浔铁路挺进,彻底破坏交通,断敌增援,并协力攻略南昌;

令第19集团军东北军第49军(军长刘多荃)逐次推进至高安,为总预备队;

令中央军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以3个师的兵力由赣江以东进攻南昌,并组织1个团的部队,以奇袭手段袭取南昌;

令川军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进攻武宁。

4月18日,白崇禧复电蒋介石,对反攻南昌表示赞同,只是对兵力部署提出自己的建议,稍有变动。

白崇禧认为不可小视日军的防御能力,最好不要正面强攻,而务必要进行奇袭,同时必须切断南昌日军和九江的联系,阻止日军增援。

小诸葛还是有两下的,他认为目前日军由于补充能力强,迅速恢复实力,务必立即进攻,不能等日军完成休整以后再打。

白崇禧特别强调进行奇袭及“破坏、扰乱敌之交通及后方”,“切断敌之联络线”,并认为“攻击时间应提前,从速实施,至迟须在22日左右”。

虽然蒋介石和白崇禧都认为南昌可以打,而且有很大取胜的把握,但第九战区的司令官薛岳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不应该反攻南昌,这是得不偿失的。

为什么第九战区在短短2周内丢掉南昌,除了日军使用了新战法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九战区经过武汉会战的巨大损失,目前尚没有恢复实力,物资补充也远远没有完成,战斗力大减。

当时第九战区官兵回忆,南昌会战之前,新兵刚刚补充到部队尚且不足2个月。中日的兵役制度不同,日军新兵在投入战场之前要完成1年的新兵训练,成绩合格以后才允许进入部队。

而国军由于没有完善的兵役制度,新兵从各种途径召集来,经过短短1到3个月的新兵训练,往往刚学会正步走就送到一线部队。

到了部队以后,进行短期强化,就进入实战。

此时第九战区很多新兵刚刚学会放枪。本来如果让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这样一场战役下来,新兵也就成了老兵,还是可以作战的。而部队里面由于武汉会战伤亡很大,新兵最少的部队也占到五分之二,老兵不剩多少了,所以新老结合也就无从谈起。

这样的新兵单独是不能打仗的,如果强行让他们去打,就是一种非人道的行为。

所以各部战斗力都有很大减弱。

薛岳认为,虽然日军攻占南昌以后只留下两个师团固守,但并不代表南昌可以随意被攻打下来,原因主要有这几个。

第一,日军损失虽大,但补充迅速,从3月27日攻陷南昌以后,到4月中旬这20天时间内,日军通过南浔铁路和沿线公路的运输,经过大规模人员和弹药补充,损失的战斗力已经大大弥补。日军一卡车物资就几吨,相当于国军马拉的大车七八车的。反而国军恢复能力很慢,之前损失的官兵和武器弹药,现在基本没有任何补充。目前来看,国军虽然有10万人,但都是残兵败将,相对南昌日军4万多人,并没有绝对优势。在薛岳看来,目前如果101师团和106师团继续进攻,第九战区是否能够防守住赣北还有疑问,想要进攻获胜,是极不容易的。

第二,日军在南昌地区虽然只有3个师团又1个旅团6万人左右,却控制着南浔铁路和从九江到南昌的公路。南昌离日军九江基地不过100多公里,卡车运输的话只需要几个小时。日军在九江基地附近驻扎大批海军陆战队,还有116师团,总数不下2万多。如果开战以后日军援军迅速赶到,日军总数就是8万,国军10万,按照火力来算,10万国军火力尚且不到7万日军的一半,敌我力量就逆转了。

第三,薛岳认为如果是第1师团和第6师团防御南昌还好一点。因为这两个师团面对国军没有吃过太大苦头,会疏于防御,甚至不修筑防御工事。但101师团和106师团都是吃过国军极大亏的,其中101师团前师团长大腿被打穿,被迫回国养病。106师团干脆几乎被全歼在万家岭。薛岳估计101师团和106师团必然会恐惧国军反攻,大规模修建防御工事,完成南昌附近整体防御。以第九战区的重武器,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入南昌,还会有相当的伤亡。

薛岳虽然往往敢于同蒋介石正面顶撞,但前提是之前薛岳打仗都打赢了,胜利的将军是没人指责的。

就比如林彪,林彪在辽沈战役期间基本不同任何人商量,而是深思熟虑以后直接下命令。刘亚楼是他的记录员,罗荣桓是他的执行人,林彪甚至能精确使用一个营的兵力。

这对于普通作战来说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一个人怎么能指挥100万大军呢。但最终结果是林彪胜利了,胜利的将军没人说不。

此时,薛岳却没有胜利,而是丢了南昌,打了败仗。

这时候,他就不敢公然违抗上面的命令。

既然蒋介石下令了,薛岳就只好部署反攻。

好在当时兵力还是蛮多的,打南昌确实有一定的把握。

蒋介石为了怕薛岳的第九战区赣北部队刚刚被打败,损失较重,战斗力有限,特别从浙江顾祝同的第三战区调来了一支劲旅支援他们。

这支劲旅就是上官云相的第32集团军。

第32集团军原本也就是一个29军,下辖3个师,第26师,第79师,预5师,军长为陈安保。

上官云相这个名字大家肯定很熟悉,对。在皖南歼灭新四军军部9000多人,活捉叶挺的就是他。

上官云相是国军中一个著名的悍将,是个能打硬仗的人。

这个人的经历很奇特,他是山东济南市商河县人,也是保定军校出身的职业军人,与新四军军长叶挺和此时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都是同学。不过,上官云相却并非蒋介石麾下的军人,而是北洋系军人。

上官云相是个能力很强的军人,他从军校毕业以后,很快效力于新直系军阀孙传芳麾下。

进入孙部的时候,也就是1919年,他仅仅是一个卫队排排长,6年以后因为战功爬到暂编第七混成旅第一团团长的位置。

自从成为团长这种高级军官以后,上官云相的军事能力很快显露无疑。

1925年,施从滨在张宗昌的支持下南下攻打孙传芳,施部兵力强大,还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白俄雇佣军。

孙传芳部在张宗昌部的打击下步步后退,就在危急时刻,上官率一团迂回至敌后,重创白俄雇佣军,切断了施的退路,一举擒获施从滨。

花絮:孙传芳此战后将施从滨处死,10年后,孙传芳被施从滨的养女施剑翘刺杀身亡。

此战功劳极大,上官云相也深受孙传芳赏识,很快因功升任第七师第十三旅旅长。孙传芳此战胜利后,占据了华中几省,宣布就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成为北洋军阀中第一流人物。

只是好景不长,仅仅1年后的1926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孙传芳部在江西等地被蒋介石的北伐军大败,狼狈退到长江以北。

1927年4月,孙传芳利用国民党宁汉对立,蒋介石下野之机,举兵反攻江南。

上官云相被任命为任孙传芳军第四十一师师长,率部渡江作战。

上官云相曾经试图阻止渡江进攻,因为这样危险太大,不过孙传芳一意孤行,也就是只能全力帮他取胜。

上官云相能力很强,新直军一路高歌猛进,一度攻打到南京近郊的青龙山附近,差点就杀入南京城了。这也是北伐战争中,最危险的时刻。

结果,白崇禧,何应钦等人拼尽全力发动龙潭战役,力挽狂澜。此战孙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稍后孙传芳宣布下野。

上官云相无奈,也流亡到日本,稍后回国指挥残部向蒋介石投降。

蒋介石虽然知道上官云相是反对他们10多年的北洋系军人,不过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加上有心腹顾祝同的大力推荐,蒋就不计前嫌,将上官云相收归麾下。

从此以后,上官云相为中央军效力,算是尽心尽力。

之后军阀混战和剿共战争中,上官云相相当厉害,他治军非常严格,部队颇有战斗力,很少打败仗。

军阀混战期间的1929年3月,上官云相升任陆军第四十七师师长。7月升任第九军军长。

剿共期间,1931年后,上官云相任第九军军长兼第四十七师师长,1932年夏,任豫鄂皖三省“剿匪”中路军第五纵队指挥官。上官云相部不但进攻了江西中央苏区的红军,还围剿过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

红军长征期间,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贵州。蒋介石任命上官云相为湘鄂川边区“剿匪”总部第一路军总指挥,追堵红军,4月晋陆军中将。

可惜,上官云相在1936年遇到倒霉事,由于率部筑路时期,军中账目不清,被媒体抨击贪污军费。

上官云相相当狼狈的被解除军职,安排去欧洲访问。

抗战爆发以后,上官云相紧急被召回国内,在1937年被任命为第三战区江防军第11军团军团长。

11军团参加了残酷的淞沪会战,伤亡很大,但极为顽强,给日军造成很大损伤,当时陈安保是他麾下79师副师长。

淞沪会战以后,上官云相率部归入第三战区麾下,在浙江省北部作战。上官云相部颇有战斗力,而且熟悉浙北地形人情,经常突袭和破袭日军,并且组织民众进行游击战,屡立战功。

由于战果辉煌,上官云相在1938年被升任为第32集团军司令,陈宝安也被升任为79师师长。

1938年底,规模空前的武汉会战爆发,上官云相率部北上攻克江苏境内的宜兴、溧阳,进出镇江,威逼南京和长江水运,造成日军极大压力,迫使日军调动大量部队围剿,减缓了对武汉地区的支持。

这在当时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毕竟沪宁杭一带,是日军重兵集结,力量最强的区域,而溧阳,镇江距离南京不过几十公里,如此用兵需要很大的勇气。

同时上官云相麾下一部,还在赣北参加了对101师团的狙击战,他们同王敬久,叶肇部配合,把101师团歼灭了二分之一,彻底阻挡在鄱阳湖星子一线。

此战后,指挥有方的陈安保被任命为29军军长(二十九军本来是宋哲元部队番号。七七以后,兵力高达10万人的宋哲元部各师全部升级为军,二十九军番号就空出来了)。

武汉会战结束后,32集团军回到第三战区浙北继续作战。

此次,蒋介石将第32集团军3个师调入第九战区,就是用于主攻南昌的。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