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32:冈村宁次的闪电战 南昌会战(4/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三十二(新抗战系列之五十四)

在106师团强渡的同时,斋藤弥平太的第101师团(原师团长伊东政喜由于腿部受伤,已经回国休养),于20时从涂家埠开始渡河。

这一线防御的兵力比106师团突破点还弱,仅有原晋军宋肯堂32军傅立平142师1个师防御。

众所周知,晋军战斗力不强,此次142师在日军重炮密集炮击2小时后,伤亡巨大,一线阵地全部被摧毁。

101师团强度的时候,142师大部已经失去抵抗能力,所以该师团仅仅10分钟就强度成功。

142师随后稍后稳住阵脚,连续做了多次反攻,但效果不明显,反而被101师团大量杀伤,最终也只得向二线阵地撤退。

日军坦克集团的冲击

在101师团和106师团强渡的同时,战车集团也在强渡中。不过,坦克的渡河就难得多了,虽然该部已经在独立工兵第3联队的帮助下经过数周的渡河训练,但实战中仍然遭遇很大的麻烦。

国军此处防御部队非常顽强,他们虽然没有重武器,仍然以轻武器向渡河的坦克猛烈射击,击毙了不少工兵,也有数辆坦克在国军猛烈射击下落入修水河。

经过一晚上的强度,坦克集团仍然在21日上午8点全部渡过修水河。

到了21日上午,日军两个师团和坦克集团全部渡过修水河,随即全线向南昌突进。

防御一线的国军三个军都遭受很大损失,向后方撤退,撤退中出现很大的混乱。

由于公路上是日军大量坦克部队和骑兵,国军被迫离开公路沿着山路撤退,这样一来还被日军进攻部队甩到了身后。

还是70军的邹继衍回忆:由于公路上有敌军的装甲部队和骑兵,我们70军和49军只能一起经山区向安义,靖安撤退。几部人马向一个方向撤退,几条山道行进,拥挤不堪。加上雨天山路泥泞,一昼夜只能前进十几公里,甚至几公里,有时候部队汇合到一起,堵塞住道路,只能让路等待,这一等往往就是几个小时之久。撤退的拥挤,迟滞可以想见。

其中东北军49军刘多荃部,就此溃败,一退就没有停止下来,一直退到安义城下,而安义当时已经被日军攻占。

当时安义仅有日军一个加强大队驻守,兵力不过2000多人,49军如果集中几千人,还是有可能夺回安义的。

但此时49军已经兵败如山倒,他们勉强向安义进攻了一下,遭遇了日军顽强抵抗,就放弃进攻撤退。

49军其实名气很大,他原本是105师,这个师是张学良的近卫师,是装备最好的部队。

西安事变中,105师起到极大的作用。

但东北军的军官素质较差,都是张学良的军阀军官,士兵虽然英勇,不能代替军官的作用。

此次武汉会战中,49军伤亡很大,补充了大量新兵,更减弱了战斗力。

东北军一般打不了硬仗,此次能够坚持到这个时候已经难能可贵了。

日军沿着49军溃败的路线,一路追击,向一个锥子一样将国军防线撕开。

事后,蒋介石将49军军长刘多荃降为上校,但保留军长的职务,将丢失阵地的王铁汉师长撤职留用,戴罪立功。

于此同时,战线最东面的116师团在一部伪军配合下,从鄱阳湖上强行登陆吴城。116师团由于没有101师团和106师团的重炮掩护,作战就艰难多了。

116师团一部登陆以后,立即遭遇吴城地区宋肯堂32军一部顽强阻击。116师团用汽艇强行登陆,被国军机枪扫射,伤亡累累。突入吴城以后,又被国军用巷战阻挡,伤亡很大。

国军官兵认为116师团没什么了不起的,士气远没有国军高涨。

116师团苦战4天也没有得手,最后因为修水防线已经被攻破,国军被迫放弃吴城总撤退,116师团才得以占领吴城。

由于伤亡过大,116师团占领吴城以后没有继续前进,而且原地休整,南昌会战主角仍然是101师团,106师团和第6师团。

修水打响的时候,薛岳的前敌总司令罗卓英就立即命令后方的2个集团军立即向修水一线前进,同时命令74军火速增援。

如果按照之前的惯例,这些部队完全可以赶在日军逼近南昌之前进入预设阵地。

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此时日军以100多辆坦克为先导,全部脱离步兵部队向南昌突进。

当时日军以101师团从北面向南直接突击,国军迎面拦截,宋肯堂32军和101师团发生激烈战斗。

而101师团重炮短时间内无法运过修水河,所以攻坚能力大幅度削弱,双方陷入苦战。

实事求是的说,日军如果没有那么多重武器,国军还是可以对付的。

但在101师团正面进攻的同时,106师团则从西边侧翼包抄,绕过国军坚固防线。

而坦克集团的100多辆坦克,在106师团前约2天的距离高速突进,这是以往日军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战术。

这个突进速度,远远超过日军之前若干次大战役的速度,也是罗卓英和薛岳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此时修水一线国军防线已经被攻破,日军坦克部队立即向南昌迅速推进。

坦克部队推进速度是极快的,一般来说至少是步兵行军速度二倍到三倍。

此时日军坦克部队如入无人之境,开始长距离的奔袭。由于国军没有想到日军会使用这么多坦克,所以沿线公路并没有来得及破坏。

日军坦克经过一段艰苦的行军以后,就上了公路,随即他们在空军50多架飞机掩护下,高速向南昌突进。

日军开始总攻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小诸葛白崇禧知道情况不妙,紧急于3月21日急令第九战区各部队固守阵地,务必迟滞日军推进速度。

薛岳也在21日下令给罗卓英,让罗务必坚守前线阵地7天,等待后续部队到达以后全力反击。

但21日日军已经全面进攻,国军一线部队伤亡过半,诸如49军已经崩溃,其它各部几乎支持不住。

22日,日军出动50多架飞机轰炸罗卓英设在滩溪的指挥部,将该指挥部完全炸毁。罗卓英和部属的联系暂时中断。

日军高速推进,坦克集团绕过国军防线,在22日晚上5点占领了安义。

可以说,安义本来是薛岳选择决战的阵地,现在居然在短短2天就丢了,所谓决战也就无从谈起。

看到国军修水一线部队已经力不能支,焦急的白崇禧在23日电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速调第102师至南昌,加强南昌守备兵力,归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另调第16师、第79师至南昌东南之东乡、进贤,警戒鄱阳湖南岸,并策应南昌方面的作战,同时电令第19集团军以有力部队约2个师的兵力分路向敌后方的马回岭、瑞昌、九江、德安等要点袭击,破坏铁路、公路,断敌后方交通,阻止敌后续部队增援。

但这一切,却始终慢了日军一步。

以74军为例,当时他们在湖南长沙附近,随时准备增援。在20日得知南昌打响以后,74军立即乘坐当时国军仅有的一部分卡车,向南昌激进。

可以说,当时国军能够使用卡车运输的部队屈指可数,74军的前进速度应该是最快的了。

但就是这样,到25日74军先锋部队推进到距离南昌70公里高安县城附近的时候,日军106师团大部队距离高安也只有几小时的路程。

当3月26日,74军51师153旅306团开入高安后仅仅2小时,106师团的主力111旅团就已经杀到。

当时国军仅有一个团2000多人兵力,而111旅团兵力已经超过5000人,一般的国军部队肯定就要撤退了。

但74军是什么部队,是抗日铁军,306团和优势日军激战数小时,战斗极为激烈,张灵甫也就是这一战中被日军机枪打断了腿骨。张灵甫由于一线战斗紧急,不顾伤情继续坚持指挥,导致伤情加重,最后成为了瘸子。

高安一度被日军占领,但74军后续151旅开入高安附近后,再次强行击溃日军占领高安,双方由此激战到4月1日南昌彻底失陷。

虽然74军一度成功守住高安,但毕竟他被日军阻挡,没有能够成功进入南昌地区。

而其实3月26日,日军已全线逼近南昌,南昌地区的国军已经被迫准备总撤退了。

可见,国军此时机动性上,完全落了日军下风,被日军装甲部队打的措手不及。

在法兰西战役中,德军坦克部队突破马其诺防线以后,英法两军已经张皇失措,根本无法估算出德军推进的速度。他们制定的一条条防御阵地,甚至连计划书都没有发到部队,德军坦克已经突破了阵地,只得一次次修改计划。

这种情况,也在南昌会战中发生了。

这一路上,由于没有预想到日军推进如此之快,国军二线兵力也没有立即集中,这样日军坦克部队占了大便宜。

日军100多辆坦克在日军空军第3飞行团几十架飞机的掩护下,沿着之前空军侦察好的路线,绕过国军坚固工事,长驱直入。

一路击溃国军零散阻击,攻破国军较弱的工事,在短短24小时之后,就占领了距离修水河约70公里的奉新县城和安义县城,完全瓦解了国军二线所谓决战的阵地。

这段距离,用步兵部队来进攻,至少需要整整3天时间,而日军坦克只用了1天时间,期间并没有遭遇苦战。

由于做梦也没想到日军居然能在1天之内奔袭70,80公里杀到奉新,奉新国军兵力薄弱,毫无准备,更没有反坦克的武器。

日军坦克攻击到奉新城下的时候,南门外潦水上的大桥还没有装上爆破的炸药。而在奉新城集结,准备去一线助战的国军炮兵部队突然遭遇日军坦克,他们没有反坦克炮,根本无法抵抗,也无法有效撤退,损失非常惨重,被迫炸毁了一部分火炮。

其中包括国军仅存的机动炮兵团就这样完了,国军摧毁了100毫米口径加农炮4门、120毫米口径榴炮3门,另外山、野炮31门,一共损失了38门之多。

由于国军炮兵机动能力不行,一般不会放在一线作战,因为一线阵地一旦被突破,炮兵撤不下来,基本就都损失掉了。

所以炮兵放在二线的奉新准备决战用的,本以为是绝对安全的,没想到整个第九战区的机动炮兵团,也就这样损失掉了。

奉新距离南昌仅有50公里距离,本来日军坦克部队只要继续前进,一天时间就可以进入南昌。当时南昌附近仅有宋肯堂32军一个师驻守,自然是手到擒来。

日军的装甲力量

但此时日军坦克拙劣的设计,让他们被迫停了下来。

在二战中,日军是各列强中,坦克装甲部队比较差的一个国家。

可以说日军对于坦克装甲的研究不可谓不早,早在一战结束以后,日军就开始研究坦克这种武器。

当时中国根据英文的音译,把这种装甲武器叫做坦克。

日本军事高层却认为,什么坦克,他的作用明明跟古代的战车一样,所以日军把坦克称为战车,一直到今天。

研究虽早,成果却不明显,这主要受制于日本的国力和科技水平。

日军虽然是列强的后起之秀,但起步较慢,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大体完成了手工业向轻工业的转化,至于重工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

重工业最好的衡量,主要就是造舰,造飞机和造坦克。

而坦克的制造,跟本国的汽车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如果造不出好的汽车,也不可能造出好的坦克。

当时日本汽车工业不发达,这主要是日本重工业相对比较落后。

摘录一段:

在30、40年代,日本的汽车制造还远逊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美列强。大多数企业由外资经营,其产量甚至连平时的需要都不能满足,每年都必须输入大量的外国汽车和汽车发动机、曳引机等部件。民族汽车企业起步较晚,虽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发展缓慢。当欧美小汽车已成为普遍交通工具时,日本所拥有的只限于少数人的高级车和公共汽车而已。一般来说,汽车工业和坦克制造业的规模是成正比的,两者犹如母子关系,前者预示着后者可能发展的潜力。从1930年至1945年的16年间,日本汽车总产量是398947辆,最高年份在1940年,达5万7330辆。同样是1940年,苏联生产了14.54万辆汽车,德国约30万辆,英国也有40、50万辆,而美国竟达447.1万辆,超过日本16年总产量的10倍。

而汽车工业和重工业的落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日军由于是岛国,海军是比陆军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海军军费一直都是超过陆军的,有时候甚至是陆军的一倍。

所以日军有限的重工业必然向海军造舰和造飞机倾斜,留给坦克制造的就不多了。

以钢铁工业为例,1939至1945年间,日本的钢总产量为4800万吨,苏联是它的1.9倍,英国是2.1倍,德国是3.9倍,美国甚至达到了10.6倍。

在摘录一段:坦克工业的可用钢量受制于国家的钢总产量,日本在前者上的劣势要比后者更为明显。除去民间用钢外,它还需要制造大量的船舶舰艇,维持一支与美国相对抗的庞大海军,这对钢产量位居后列的日本来说,负担是极重的。因此,日本陆军,特别是它坦克兵种所占的用钢比例和绝对数量势必要比列强小得多。战前,日本的钢产量就已无法满足其军需工业及机器制造业的需求,不得不依赖进口。1931年至1934年间,日本输入钢制品共达22.75万吨,便是明证。战争爆发后,随着军工规模不断扩大,日本更是感到钢产量严重不足,只好靠收集全国的废铁,甚而剥夺居民的一部分金属用具,拆除花园和私人领地上的铁栅,用木柱代替电车路的金属柱子。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军虽然在列强中间属于坦克落后的国家,但相对连汽车都造不出来的中国,还是占据绝对的优势。

日本早在一战结束后就试图仿造列强的坦克,并且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法国雷诺—F17轻型坦克。

可惜日本国内技术力量有限,直到1927年才吃透了雷诺—F17轻型坦克的主要技术,仿造出了日军第一款轻型坦克,一号战车。

一号战车仅仅是技术储备,没有量产。

1929年4月,日本大阪兵工厂在一号战车基础上改进,研制出二号战车,重12吨,一门57毫米火炮,一挺6.5毫米机枪,装甲5至17毫米,最大时速26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

当时在日本国内进行了1000公里的长距离行驶试验,89式坦克故障很少,深受日军高层的赞扬。

按照当时世界标准,二号战车性能颇为优秀,最终被定为日军第一款中型坦克,也就是89式中战车。

89式坦克初期型号是使用87千瓦的串联式6缸水冷汽油发动机,因为日军陆军主要假想敌是中国和苏联。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第1、第2战车队抽出部分兵力临时组成战车第1中队(队长百武俊吉大尉),在第14师团编成内参加了哈尔滨附近的战斗。这是日本坦克的第一次实战,由于东北军在张学良指挥下全线溃败,日军坦克没有遭到顽强的抵抗。不过中国东北严寒的气候却暴露出日本坦克耐寒性差的弱点,引擎冷动液和炮驻退机动作液容易冻结,许多部件因低温脆裂损坏。

汽油发动机在中国北方和苏联作战性能较差,稳定性也不好,后期89式中战车全部换装了风冷柴油机。

89式中战车是日军在侵华战争初期和中期使用的主力坦克。可以说,89式中战车的性能在这段时间还是不错的,他的57毫米主炮具有一定穿甲能力,该炮发射穿甲弹时可以穿透100m处的25mm垂直钢装甲,最大射程高达5700m,对于敌军工事和有生力量的打击能力则相当强大。辅助武器为2挺91式6.5mm机枪,备弹2745发,可以较长时间扫射,支援部队作战。

89式坦克重量仅有13吨多,这样一来坦克马力较大,可以在复杂地形行军,120公里的行程也可以满足实战需要。

89式坦克主要缺点就是防御能力薄弱,正面装甲仅有17mm,侧后装甲15mm,无法抵御反坦克火炮的打击。但在当时来说,同型号的日军T-26坦克和2型坦克的装甲厚度跟89式坦克类似,所以也不算离谱。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