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求是》挺袁贵仁文章被指“政治风险投资”

中国教育部长袁贵仁关于“绝不允许传播西方价值观的教材进入中国课堂”的讲话引各方争议。

《求是网》2月3日发表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继东的文章,呼吁对批评教育部长袁贵仁“绝不允许传播西方价值观的教材进入中国课堂”的讲话的人予以严惩,引发各方关注。

朱继东在文章中说,为什么有人敢批评袁贵仁部长的有关讲话,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些批评者近年来屡次围攻在意识形态敢于亮剑者,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才使得他们越来越肆无忌惮。

因此朱继东建议:“要真正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敢于拔钉子,对那些经常发表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的教师要坚决清除,……有关部门一定要严厉查处这些人或势力,抓几个反面典型予以严惩。”

此前袁贵仁部长在一次高校领导人座谈会上说,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大学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

袁贵仁的讲话在高校和网络上引起激烈争议,批评者和支持者各执己见,但是对于朱继东现在呼吁对批评者要“坚决清除”和“严厉惩处”的文章,即便一些没有公开批评袁贵仁有关讲话的学者和教学工作者也感到震惊,甚至不寒而栗。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的采访时说,朱继东文章中的言辞让他联想起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但是现在的中国和文革中的中国不同,文革时期如果有人呼吁处罚什么人的时候,他的呼吁可以立即用暴力行动的形式来付诸现实。

而在今天的中国,尤其在中共中央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之后,丁学良教授认为,中国的国家机构可能不会再像文革时那么容易就被朱继东这样的人动员起来,真的“清除和严惩”批评教育部长的学者和教师。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敢于批评国家教育部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方面还是比毛泽东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清除和严惩”批评教育部长的学者教师,等于是退回文革甚至反右时代。

因此另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今天在中国仍然有很少数人会说一些类似文革时期“疯狂发昏”的话,但在现在这样与文革不同的时代,这些疯狂的“吆喝者”事后仍然可能比较清醒的考虑这样的言论带来的后果,而当局更不至于让这样的“吆喝”付诸现实。

按照丁学良教授的观点,自从左派政治代表人物薄熙来倒台之后,中国政界、意识形态及有关领域中的这类“吆喝者”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领军人物,他们发表这类文革式的极左言论,正是在做“政治风险投资”。

丁学良教授说,这类“吆喝者”意识到,薄熙来这样的左派如果在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领域中成为主流的话,那么“吆喝者”们的个人前途和升官的机会都将与日俱增,所以他们希望用自己无比激昂的言论引起有权势的个人或利益集团的注意和重用。

中国官媒最近出现一系列“吆喝者”类型的文章,曾引发各界对于中国有关当局是否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越来越严厉的担忧,但是丁学良教授认为,“吆喝者”已经不可能阻挡和改变中国未来中长期发展的越来越理性化的基本趋势。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