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阳谋”不是1957年才出现的

“阳谋”一词为世人所知,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期间。195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此文对反“右派”斗争的基本策略作了说明,并称之为“阳谋”:“在一个期间内不登或少登正面意见,对错误意见不作反批评,是错了吗?本报及一切党报,在五月八日至六月七日这个期间,执行了中共中央的指示,正是这样做的。其目的是让魑魅魍魉,牛鬼蛇神‘大鸣大放’,让毒草大长特长,使人民看见,大吃一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些东西,以便动手歼灭这些丑类。就是说,共产党看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一场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让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这一场战争,报纸在一个期间内,不登或少登正面意见,对资产阶级反动右派的猖狂进攻不予回击,一切整风的机关学校的党组织,对于这种猖狂进攻在一个时期内也一概不予回击,使群众看得清清楚楚,什么人的批评是善意的,什么人的所谓批评是恶意的,从而聚集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实行反击。有人说,这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因为事先告诉了敌人:牛鬼蛇神只有让它们出笼,才好歼灭它们,毒草只有让它们出土,才便于锄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36—437页)将正常的善意的批评行为,当作“恶意”的“猖狂进攻”;将提批评意见的人,当作“丑类”、“魑魅魍魉”、“牛鬼蛇神”、“毒草”甚至“敌人”;将意见各有不同的人的社会对话活动,当作“一场战争”,动用国家权力,利用公共资源,大动干戈地进行围攻和“歼灭”。这种行为,不仅给全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且严重地破坏了执政党的形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阳谋”只是毛泽东在1957年随口发明的一个概念。事实上,“阳谋”话语由来已久,毛泽东早在延安的时候,就开始用了——在萧军1940年代的日记里就有记录。

1942年1月1日下午,萧军去找毛泽东聊天。毛告诉他:“我向国民党的联络官说了:‘你们看出些什么了吗?共产党并没有阴谋,只有阳谋,我下了命令了,如果何应钦不反共,我们也不反他,他反我们就反,他停我们就停。’”(《萧军全集》,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8卷,第537页)在同年5月10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毛是一个喜欢在不意中给人一个钉子碰的,他喜欢用暗示的方法,谦虚的形式,这也就是他的战法和处事做人的方法:先引敌深入,而后包围之,一般人是易于失败的。”(同上,第623页)萧军这样概括他所观察到的毛泽东的性格:“他是爱趣味的,自得其乐,有些农民顽固性……他有点孩子脾气,有点弄聪明和幽默的脾气,有点沾沾自信的脾气。……他是爱称赞,鼓励,怕泄气的人。”(同上,第643页)这几段话说明,早在上世纪40年代,“阳谋”就进入了毛的政治思维和话语系统,就成了他的一种“斗争方法”,而且,这种方法是与他的性格是有些关系的。

延安时期,王明曾经是毛泽东夺取最高权力的最大障碍。王明曾批评毛泽东利用“整风”搞“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便在反驳王明之时,顺势仿造了“阳谋”这样一个词。1949年3月13日,在与王明的权力斗争中获胜之后,毛泽东在《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中说:“整风运动提高了同志们的嗅觉,缩小了教条主义的市场。有人说,这是阴谋,是要取而代之。其实,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也是要取而代之。”(《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这里的“有人说”就是“王明说”。据王明的《中共50年》,毛泽东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用王明的话来讲,整风运动是一种阴谋。我说,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我当时公开说过,我想取代王明的地位,并把这写进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来我还要写历史。怎么能说这都是阴谋呢?我认为,所有这些统统都是阳谋。”(王明:《中共50年》,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总之,“阳谋思维”和“阳谋理论”不是在1957年才“横空出世”的,而是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2013年第3期《炎黄春秋》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