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香港和北京民众以多种方式纪念赵紫阳

1月17日是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去世十周年忌日。当天,在一些北京市民前往悼念的同时,香港的华人团体也举行研讨会,纪念这位曾被中国当局软禁数年的领导人。

在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以下简称“支联会”)周六举行研讨会,回顾赵紫阳在中国经济和政治改革中的历史地位,并谈及其对中国当下改革的意义。数十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排除万难,推动改革”

当天参与此次会议的香港评论员、前《南华早报》副总编辑林和立对BBC中文网记者说,“赵紫阳排除万难,推出改革,比如推动党政分开,这在现在看来也十分可贵。”

“(但)从天安门事件以来,中国政治改革原地踏步,在一些地方还是退步的。”

外界对赵紫阳的评价不一。支持他的人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试图推行的改革若得以实施,中国的政治生态将完全转变。质疑他的人则认为,虽然赵紫阳充满理想,但作为一名政治人物,他对现实政治的处理能力还有待商榷。

周六,鲍彤委托吴伟向赵紫阳送上花圈,并题字:“遗爱在人,遗编在心,在人在心,是念是存。”

“他是一位开明的政治家,但他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1989年担任赵紫阳幕僚鲍彤的秘书吴伟在去年初的一篇访谈中这样说。

吴伟表示,从赵紫阳和邓小平的关系上看,虽然邓小平曾十分支持他的改革工作,“但他没有去想邓小平不支持他的时候会怎么样,没有对党内斗争尖锐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线上线下纪念赵紫阳

周六,包括中共党史专家李锐和前《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导正等数百位市民陆续前往北京灯市西口的富强胡同6号,祭奠十年前的今天去世的赵紫阳。李锐还在签名簿上写“胡赵十年真改革,紫阳正气亮千秋。”

在香港,支联会上周起便在铜锣湾设置街站,呼吁港人前往签署吊唁册。与此同时,去年刚揭幕的“六四纪念馆”也举行赵紫阳专题展,回顾他的一生,介绍他在中国政治和当代历史中的地位。

《星岛日报》报道称,支联会副主席蔡耀昌在周六的研讨会上,还特别引述了赵紫阳秘书鲍彤就赵紫阳去世十周年所写的一些文章,并呼吁北京当局对民众参加纪念赵紫阳和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的活动,“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当局的尊重。”

在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虽然无法搜到“赵紫阳”,但人们通过利用名字缩写,如“紫阳”和分开姓名等方式,表达对赵紫阳的怀念。

作家杨恒均写道,“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到北京外交部又去海南省委工作,建设紫阳倡议的最大特区,虽百废待兴,但环境宽松,充满希望。80年代是广场和希望的年代,到了90年代成了商场和理想,现在只剩下:官场和梦想。向紫阳的坚持、勇气和理想致敬!”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