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25:田家镇战役 中国海军的最后一战(4/5)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二十五(新抗战系列之四十七)

从英国购买来的鱼雷艇

当时国民政府海军拥有的鱼雷艇有10艘,其中6艘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之前或者之后从德国购买的,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基本报废,被拆除了大部分动力,做教学舰艇使用,不能作战。

还有4艘湖级鱼雷艇是辛亥革命之前,清朝从日本购买的,服役时间也有20年,老旧不堪,仅有微弱的战斗力。

换句话说,实际上这10艘鱼雷艇都是摆设。

陈绍宽根据蒋介石的意思,将建立鱼雷艇作战部队的重任交给欧阳格将军。

欧阳格很快在1932年的镇江,开办了鱼雷艇的专业院校海军雷电学校,整顿现有的鱼雷艇,并且从德国和英国购买了一批新式鱼雷艇。

国府向德国订购了一批德式海军装备,价值高达9900万马克,包括5艘潜艇、1艘大型潜艇供应舰(类似于运输潜艇)、11艘鱼雷艇和1艘鱼雷艇供应舰,以及大批鱼雷。如果这批海军装备能够全部交付给中国,对虚弱的中国海军会有极大的帮助。

遗憾的是,只有其中3艘排水量仅为75吨的鱼雷艇交付给中国海军,其他因为中日战争开始后日方的抗议,而被德国扣留。这3艘鱼雷艇被编为岳飞大队。

另外,欧阳格还从英国购买了一批鱼雷艇共12艘鱼雷艇,每3艘被编为史可法,颜杲卿,文天祥大队。

这4个大队全部以抗击异族入侵的民族英雄为名,也是富有深意的。

这4个大队加上老式的4艘湖级鱼雷艇,到抗战爆发前,国军可以作战的鱼雷艇一共有19艘。

其中购买自英国德国的鱼雷艇相对比较先进,他们都配备2枚鱼雷,航速高达45节(德国鱼雷艇较大,航速为37节),但没有火炮,只有两挺机枪。

抗战爆发以后,鱼雷艇先后参加过两次战役。

淞沪会战中,国军鱼雷艇部队曾经做过一次自杀性的偷袭。由史可法102艇伪装成民船突袭日军舰队。在突袭过程中,日军舰队突然发现史可法102艇,立即向他猛烈开火。

小小的鱼雷艇立即中弹起火,舰载弹药随时可能爆炸。一旦发生爆炸,全艇官兵一个也别想活。如果换成美军或者德军海军士兵,肯定就立即放弃舰艇了。

但忠勇的史可法102艇全艇官兵仍然咬牙,冒着扑面而来的日军密集炮火继续冲锋,并且在近距离释放了2枚鱼雷。

2枚鱼雷中的1枚击中日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只是由于出云号装甲巡洋舰的装甲太厚,又布置了防雷网,没有造成致命伤。

史可法102艇则被日军重创,被迫搁浅。全艇官兵炸毁主机,卸下机枪上岸作战。

虽然战果并不明显,却把日本人吓破了胆。日军为此极为惊恐,抽调大量驱逐舰和炮舰进行反鱼雷艇作战,这样也大为削弱了他们对岸的炮击,为国军地面部队减轻了压力。

由于第三舰队过于强大和日军空军占据了制空权,国军鱼雷艇部队无法有效作战,后来没有敢于再次出击。

到最为激烈的江阴要塞海上保卫战中,老式的鱼雷艇湖鹏号和湖鹗号也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由于两艘鱼雷艇几乎没有防空武器,他们用仅有的一挺机枪向空中射击,水手们甚至操起步枪一同射击。结果一场激战后,湖鹏号被日军炸弹和机枪扫射打的千疮百孔,在江阴附近水面沉没。

湖鹗号也被炸破数处,最终抢滩搁浅在江边。艇员们将机枪、火炮等能拆卸的武器装备全部拆下带走,破坏了主机和鱼雷发射管,上岸加入海军炮队继续抗战。

另外还有其他几艘鱼雷艇也被击沉击伤,到了武汉会战开始时,国军仅剩12艘鱼雷艇还可以使用了。

武汉会战期间,国军鱼雷艇也披挂上阵。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在日军控制制空权和制江权的情况下,以鱼雷艇单独去偷袭,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中国海军战士没有懦夫,既然仗已经打到这种地步,为了子孙不成为日本人的奴隶,也就要彻底的拼了。

7月14日,文天祥93号艇首先出击湖口江面敌舰艇。该艇乘着夜色秘密出航,逼近一艘日舰后,突然加速。

日舰很快发现文天祥93号艇,向其猛烈开火。

文天祥93号艇冒着密集的炮火以自杀式的猛冲接近日舰,然后发射了两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一艘日军炮艇,炮艇装甲比较薄弱,无法和出云号重型巡洋舰相比,顿时受重伤,险些沉没。文天祥93号艇艇身也被击中多处,胜利返航。

7月17日,海军总司令部再次下令鱼雷艇出击。史可法223号和岳飞253号艇接令后,在当夜秘密驶往湖口。

但没想到江中水情复杂,两艘鱼雷艇先后被江心的阻拦网缠住螺旋桨(拦阻网被丰水期的江水推动移位,不在原来的位置上),导致史可法223号翻沉,岳飞253号艇受损,被迫返航。

国军两次鱼雷艇袭击,虽然战果不大,但给日本舰队造成很大恐慌。

在第11战队司令的一再要求下,日本空军大规模轰炸了湖北蕲春的鱼雷艇基地。

7月21日的大轰炸中,文天祥42号和文天祥88号两艇被炸伤,被迫返回上游四川修理。

8月1日,日本海军舰艇越过九江,企图破坏武穴水雷区。

当时中国空军自己也陷入苦战,已经无力兼顾江边。

海军总司令部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急调岳飞22号,颜真卿161号两艇第三次出击。

但此时日军已经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两艘鱼雷艇刚刚开到江面,突然遭日军轰炸。岳飞22号艇中弹沉没,颜真卿161号艇受伤失去动力。

8月9日,老式的“湖鹰”艇由于过于老旧,根本无法做鱼雷攻击,只能在长江中游湖口、马当一线承担布雷任务。但在布雷途中,该艇却突遭日军飞机俯冲扫射。

紧急避让中,该艇却在兰溪与一艘商船碰撞,舰体出现一个大口,进水不止,被迫冲上浅滩搁浅。

日军飞机随后再次出动数架赶来轰炸,湖鹰艇官兵无奈,只好弃艇。该艇中弹数枚,最终滑入水中沉没。

这样,国军仅剩的12艘鱼雷艇沉没3艘,受损3艘,剩余的6艘中还包括1艘老式不能作战的湖级鱼雷艇,其它5艘也因为日军掌握制空权,根本无法出击,只能转移。

国军鱼雷攻势就这样结束了。

附注:湖级仅剩的一艘“湖隼”参加了抗战初期海军几乎的所有战斗,因运气颇佳,始终幸免于难。在武汉会战中他也侥幸没有被击沉,并随同中国海军最后残存的十几艘内河小舰撤到上游的重庆。1940年9月4日的重庆大轰炸中,“湖隼”在川江上中弹受伤,但经过修理得以继续服役,并一直坚持了将近5年,直到抗战胜利。

搞的日军狼狈不堪的水雷战

再说说漂雷。

因为要塞炮射程有限,鱼雷艇偷袭只能偶尔使用,水雷又是死的无法移动,长江上的国军基本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国军海军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已有武器打击日军。

当时国军大量使用一种可以攻击日军军舰的水雷作为进攻武器,这也就是著名的漂雷。

水雷本来是防御武器,都是固定在水中的,不能随便移动。因为一旦水雷随便移动,水雷区就会有变化,也就起不到阻挡日军军舰的作用。

可惜由于日军第3舰队配属两个水雷大队,配备的扫雷舰众多,仅仅靠固定的水雷区是没用的。

日军无非多花费一点时间,最终肯定能完成扫雷工作。

所谓漂雷,顾名思义,就是漂动的水雷,它可以利用江水向下游漂动。

一旦碰触到敌军军舰,就发生爆炸。

水雷对付日军是一个很精明的手段,因为水雷本身价值很低,而日军军舰价值很高,两者相差几百倍到上万倍价格。

而水雷不同于鱼雷,他装药量更大。一般一枚水雷就可以对安宅号这样的1000吨大型军舰造成重创,1000吨以下的军舰甚至可以被炸得粉碎。

对于水雷的威力,大家可能没有直观的了解。水雷威力之大,让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一颗重型水雷如果爆炸,爆炸点附近的水兵,就算没有被弹片击中,站着的水兵往往双腿被震断,如果坐着或者背靠甲板的水兵,往往被震碎内脏。

而漂雷由于极强的隐蔽性,你在上游布雷,水雷几天后,慢慢随着水流可以漂到下游几十公里外。换句话说,国军布雷舰无需像鱼雷艇一样和日军正面交火,这样也就避免以卵击石,能够有效保存自己。

最为重要的是,水雷又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尤其在水情较为复杂的水域,更是难以排除。

在二战期间,就算扫雷技术极为先进的英国,美国海军,也饱受水雷的苦恼。二战后期,美军利用重型轰炸机在日本沿海布置水雷,几乎切断了日本水上航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共布设各型水雷31万枚,共击沉水面舰艇148艘,击沉潜艇54艘,击沉商船586艘,总计122万吨。

水雷武器造价低廉,被称为“穷国的武器”。国军在抗战前外购了大批水雷,还有一批自治的,从淞沪会战开始就大量使用水雷作战。

漂雷其实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了,1590年,中国发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水底龙王炮”。1599年,中国的王鸣鹤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水底鸣雷”,1621年又其改进为触线漂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

但近代漂雷是美国人发明的。北美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为攻击停泊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国军舰,于1778年1月7日,把火药和机械击引信装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雷,顺流漂下。当时虽然没有碰上军舰,但在被英军水兵捞起时突然爆炸,炸死伤了一些人,史称“小桶战争”。

国府在武汉会战开始之前,将九江至武汉之间的长江航路标志逐次破除,还在蕲春至岚头矶、黄石港至石灰窑、黄冈至鄂城为四个主要布雷区,先后布设水雷1500余枚。

由于日军第3舰队有大量扫雷舰艇,排雷能力很强,国军还采用机动布雷的方式进行补充。他们使用海军残余的炮舰“永绩”、“中山”、“江元”、“江贞”、“楚谦”、“楚观”、“楚同”、“民生”号等在这一线布雷。

因为目前通过布雷阻挡日军第3舰队是唯一可行,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民国海军司令陈绍宽亲自乘坐咸宁号,赶赴马当,汉口,岳阳,长沙等一线指挥作战。后咸宁号被炸毁以后,又改乘坐永绥号和江犀号。

国军用尽一切可以移动的船只,包括军舰,炮艇,老式鱼雷艇甚至民船和木船,在长江一线大量布置漂雷。

但布雷主力,仍然是吨位较大,可以容纳众多水雷的军舰。

相反,日军并没有想到国军会如此使用漂雷,在他们大量排雷和对岸炮击时候,屡屡遭遇漂雷袭击,遭受一定伤亡。

1938年9月8日,2艘日舰被漂雷先后炸的粉碎,沉没于长江中。

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对此心疼不已,下令舰队暂缓推进,务必全力对付漂雷。

这样一来,漂雷的目的也就实现了,日本军舰将大部分精力用来对付漂雷袭击,进军也就大为缓慢。

就算是这样,日军还是吃了大亏。

12月10日,日军扬子江舰队的主力舰势多号被漂雷炸中,400吨的势多号整个舰艏被强大的水雷炸断,连同主炮一起沉入江中。同时还有另一艘炮舰也被炸沉,日军痛失两艘主力战舰。

势多号相比另外一艘立即沉没的战舰来说,他的运气较好。

当时势多号离江岸不远,水手们不顾一切的立即抢滩登陆,才免于沉没。

由于舰艏已经没有了,即使有拖船也无法拖动,一动就会大量进水。

势多号舰长无奈,被迫用木头临时搭建了一个假舰艏,然后千辛万苦的开回上海修理。

此事也被日本联合舰队其它官兵当做笑话传播,势多号还得到一个木头玩具的外号。

在大量水雷区和漂雷的阻挡下,日军第三舰队11战队前进极为困难。

在水雷的阻挡下,日军军舰只能摸索着前进,甚至进入要塞火炮射程后,在要塞火炮打击下,也不敢大幅度移动,因为怕撞上水雷。

日军畏惧国军布雷部队,便以空军为主力,对长江布雷的国军军舰进行疯狂的打击。

当时国军已经没有大型军舰,小型军舰的防空火力都是很弱的,几乎无力抵抗。

1938年7月1日,负责布雷的咸宁号和长宁号炮舰在武穴附近遭遇日军轰炸。

所谓的咸宁号炮舰仅有420吨,而长宁号炮舰仅有300吨。

咸宁号炮舰吨位虽小,而且极为老旧,却是一艘很有名的舰船。

早在1928年,民国海军江南造船厂完全自主建造了一艘内河浅水炮舰,交付给海军使用,这就是咸宁号。

由于是自产的第一艘炮舰,咸宁号的下水仪式非常隆重。蒋介石、张定璠、张群、杨树庄等国民政府高层全部参加。

当时蒋介石还雄心勃勃的说:我们要挽回国家的权力,必须建设很大的海军,使我们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一等海军国,全在诸位将士身上。我们预计十五年后,就有六十万吨的海军,做世界上一等海军国家。

当时在台下的陈绍宽,也就是抗战初期中国海军司令,听得热泪盈眶。

只是当时国军侧重于陆军和空军,费时费钱的海军放在第三位,并不太受重视。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