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也许,我们不配……

途长路远,望适时歇息,为了走更远的路

最近,我有一种想法:“没有完美的运动员,只有心急的旁观者。”

成年人在着急,他们都希望学生是完美的智者,知进晓退,洞悉世情。越来越多人说,学生拖太久了,他们从支持变成不支持。我心里疑惑,原来我们的群众当认为策略出错就会放弃理想,那么这种理想是否根本与自己无关?到底,年轻人的有勇“无谋”,比起成年人的“有谋”无勇,谁的成功率较大?

是的,若我是今天的我,会主张先撤后议。然而,若我是二十岁的我,才会有胆量站出来。这两个“我”,活在不同时空。就像餐厅套餐,A餐只连可乐;B餐只连橙汁。

从来,没有完美布局、没有圣贤军师、靠着走冤枉路来不断摸索,这才是踏实而有血有肉的历史。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时代,即使是成年人,又何尝不是门外汉呢?

这忽然让我想起了吴越之争的故事。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后回国,相国范蠡部署多年,养精蓄锐,近二十年后才作出反攻。出兵之时,范蠡本屯兵集结洪泽湖,等待吴王夫差在黄池盟会后带着远征而回的疲惫之师经过,再以水陆夹击,将之一举歼灭。可惜,勾践在姑苏城终日猜忌不安,临时把范蠡召回。错失进攻良机,夫差得以喘息,越国继而再花了两年时间才彻底取胜。

停顿、部署、走冤枉路,只要方向不改,还是有可能殊途同归的。

在历史巨轮下,人其实极渺小。这一点,我们不断说,但没几人真正接受。比如说,若我们的眼光还停留在这场运动的所谓“结果”……

我想,雨伞运动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唤醒了九十后的年青人。目的已经达到了,如何退场,应不至于影响到日后这一群中坚份子的思维。根据民调,本港的老年人倾向反对占领,年轻人则有九成以上支持。在中年人的群组中,支持占领的人只是略高于反对者,最近更有逆转之趋势。这样的数字,恐怕并不足以支撑到达致任何政治现实的改变,至少不在目前这一刻。社会的反对声音,不管原由,都是民意。毕竟,怎样的群众,就有怎样的政府。要成功确立民主制度,必先要有民主觉醒的人民。

争取民主是一个极为漫长而丑恶的过程,没有居安思危的觉悟、没有远大的着眼点、徘徊纠缠于一役半仗之间,未免不着边际、因小失大。放眼香港,很多生活安逸的人只求守法,对不公义不道德甚至麻木,这样的社会很难凝聚压力让执法去到以法达义的境界。我看到的可悲现实是,当成年人并不渴求民主,民主便不属于这一代人。也许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也许是中国人短视;也许是,我们根本不配……

沉睡的人,很多还没醒过来;装睡的人,永远无法清醒;然而,被唤醒了的年轻人,正在这条荆棘满途、尤如迷宫的路上在对对错错间不断摸索。

有一天,我们的九十后会成为香港的主人翁。只要理想不变质,到了追求民主的人终于成了社会的大多数时,抗争才真正有希望。

途长路远,望适时歇息,为了走更远的路……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