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我只是不想活成他们那个样子

《Boston Legal》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美剧,还记得其中一集,Alan Shore对决Denny Crane的一场诉讼,作为坚定的共和党,‌‌“爱国者‌‌”Denny指责Alan不爱国,Alan在陈辞的时候,语重心长地说:我爱美国,可是我只是不知道,这个美国,是不是还是那个我深爱的美国了。

记得几年前回国,约了两个久未谋面的初中同学一起吃饭,两个女孩子,其中一个是我曾经的同桌,另一个在医院工作,当时二人都还单身,席间就谈起了相亲的话题,医院工作的女孩子就开始分门别类的介绍不同科室的男医生,哪个科室外块多又不辛苦,哪个科室大夫总爱和护士搞破鞋,哪个科室千万不能找,工作危险不说还没钱。我静静的嚼着饭,心理怎么也想不起眼前这个人,是小时候上健康课的时候用电子血压计给我测血压的那个小姑娘。她们口中的结婚和爱情,怎么和我所知道的完全不一样。

作为一个大龄单身狗,我找女朋友的问题早已经成了我家的头等大事,每次回国都要被逼着相亲,总有不知道哪里来的亲戚朋友给我介绍对象。说辞差不多是:那个女孩子,家庭条件挺好,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自己工作也不错,身高多少多少,长得也挺漂亮的……然后开始打听我的情况:什么工作的,收入大概多少,买房了没……然后就能得出结论,我觉得你们挺合适的,你们见一下吧。好像从来没被问过我喜欢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有什么业余爱好,信仰什么宗教……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初中高中一直是同学,到现在一直常联系,他是属于为数不多的那种和你观点和立场再不同,争论再激烈,也不伤感情而且仍然尊重你发言权利的人。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体制内工作,有一次他跟我聊一件事儿,说他跟同事出差到外地办理一个案子,到了当地入住之后,天开始下小雨,当时他跟酒店经理说,帮我们叫打一辆车。酒店经理善意的说,你们要去的地方其实不用打车,门口的公交车站坐车,3块钱就能直达,现在叫车的话,至少80,不划算。我这个朋友‌‌“耐着性子‌‌”说,不要紧,你叫车吧,酒店经理挂了几个电话,回来跟他们说,现在叫车叫不到,只能叫黑车,可能得100多块,要不你们就等等吧,这雨也不大,我还是送你们去公交车站吧。我朋友继续‌‌“耐着性子‌‌”说:你就叫车吧……他跟我说这事儿的中心思想是:你看看这地方,服务意识这么差,这经理这么不会办事。我心里想的却是:你拿着纳税人的钱办事,明明3块钱能办的事儿,你花100块办,怎么还这么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呢?我知道我的观点在他看来完全无法理解,在许多人看来我的这个观点就是神经病。

之前有一个客户,把小孩子送到新加坡来读书,自己也准备投资移民,我帮着他联系学校和补习老师。席间闲聊,先是说了一大堆客套话,介绍了这边的教育制度怎么和国际接轨之类的,客户就讲了他小孩子在国内的经历,从小上的也都是最好的学校,成绩不错,平时跟同学们相处也很愉快。他自己是做生意的,逢年过节,教师节什么的也时常提着些东西去跟老师走走关系——虽然老师从未主动开口提什么要求,平时也都挺关照自己孩子的——有一天,他女儿放学回来跟他说:爸爸,你买个新iPhone给我吧,我送给班主任。他惊愕的问你老师管你要的么?女儿说不是啊,我看到我老师的手机坏了……客户说他当时心里百感交集,他说如果出在别的家庭,可能有些家长还会觉得自己小孩这么小年纪——初二而已——就很‌‌“懂事‌‌”,但他自己绝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在这样一个‌‌“懂事‌‌”的环境里长大。

去年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按她的话说,在她的年纪算是‌‌“混得好的‌‌”,人漂亮又会交际,认识了挺多所谓‌‌“上流社会‌‌”的朋友。在学校读研的时候挂科,能找到主任的老婆跟任课老师说情让她过,自己开车乱停,乱挑头被开了罚单,一个电话给交警队的‌‌“大哥‌‌”就能把这事儿给平了,家里有人犯了案子,能通过不同渠道找到主审法官给‌‌“运作‌‌”减刑,她朋友喝酒喝多了,在街边调戏女孩子,和人家男朋友打架受伤,她能找公安的关系,把责任推判给对方,然后搞到验伤报告判定对方轻伤害。自己搞了个熟食店,也能找到不同夜店所在片区的公安负责人,去‌‌“打个招呼‌‌”,让夜店代售她的产品。每次她跟我聊这些事的时候,总是一副飘飘然的优越感:你看我多厉害,在XX我能横着走。要不你回来混吧我罩着你?我说不了,我不喜欢国内,总有人横着走。

类似的事情我还能写出很多,为了不被删贴,我通篇没有写什么民主,自由,权利,福利,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有没有这些高大上的字眼,对他们每天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按照题主的话说:相对好的生活,在国内努力赚钱,可能也能达到吧。

我只知道,上面那些真实的故事当中的那些人,和我活在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世界,在他们的世界当中,他们都不是大奸大恶,他们所做的完全没错,可我一定不要活成他们那个样子——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但我不会让社会改变我。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