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说“不敢腐初见成效”为时太早

普通人看到中纪委的打虎哨梆舞得眼花缭乱,但高官们都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

最近,内地媒体都在报道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一个论断:不敢腐初见效,正向不能腐迈进。这是8月25日王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反腐工作报告时讲的,当时他说:“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敢’这条已经初见成效。”接下来,是要让官员们“不能”腐、“不想腐”。

王岐山接任中纪委书记快两年了,中共强力反腐败也快两年了,官场受到震慑,腐败行为有所收敛,官场风气有所改变。但现在断言“不敢腐初见成效”,还是嫌早了点。敢腐与不敢腐,本来就没有一个客观判断标准,报告一个“初见成效”的喜讯也就没有什么扎实根据。喜讯传来,充其量报讯者自娱自乐而已。

现在反腐风头正健,说腐败分子不害怕、不收手,也不合常理。但腐败是一件人不知、鬼不觉的事,外人不得而知,中纪委也没有火眼金睛。腐败分子是否真的收手了,除了臆测,谁也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况且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的时刻是最安全时刻。中纪委以为自己的动作震慑了腐败分子,其实人家瞅准了中纪委盲目自信的弱点,正可以出其不意、暗渡陈仓。

事实上,中纪委向公众发出的是强力反腐的信号,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圈子里的人都明白中共反腐的成色。普通人看到中纪委的打虎哨梆舞得眼花缭乱,但高官们都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现在中央、军队、四川、山西查了一批人,但说穿了还是周永康、薄熙来案牵连所致,然后是每省各杀一鸡两鸡,以求“儆猴”之效,老百姓道听途说及亲见亲知的腐败厅局、省部级、政治局委员级、常委级腐败分子一个没倒。反腐终归是“杀一儆百”,腐败被查并没有必然性,现在断言官员们“不敢腐”就很是牵强。

事实上王岐山自己坦言,“反腐工作不能面面俱到”,而只能抓重点。他主持的反腐败严查三种人:“十八大以后仍不收手、继续贪污腐败的人,要严查,要从重严惩;再一个,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必须处理,从重严惩;第三个,重要岗位上将要提拔的干部,决不能让他们‘带病’上岗,不行就得处理”。普通老百姓知道其劣迹的腐败分子一个没倒,就是因为他们未被列入重点,所以至今仍能沐猴而冠,道貌岸然地继续“为人民服务”着。

反腐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定义腐败,腐败的标准是什么?标准低了,中国不再有亿元级巨贪,就算“不敢腐初见成效”了;但如果严要求,只怕是公权力腐败依然故我。

按照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甚至香港特区的标准,中国的全体党政官员都是腐败分子。在美国,接受200美元不仅违反公务员职业伦理,而且可以直接入罪。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近期在港讲演,如果实行法治,中国内地官员都要被判死刑。中国官场的自况是,如果到党政机关架机枪扫射,不会枉杀一人。受贿一收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目前正处于反腐风口浪尖,官员们应该会暂时收手,但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本身一刻也不会停止。

中纪委反腐败,乍看是打大老虎,其实是只抓中间。贪污受贿几个亿,就算上百亿元,也绝非顶级老虎。真正顶级的老虎,是发政策、机会、人脉、特权财的人,他们是“红二代”、高干子弟,他们不受贿、不犯法,而捞进腰包的钱总以几千万计、以亿元计。像周永康之子那样发财的太子党以及其他权贵,在中国少吗?但查来查去,到现在也只查了一个周家。周家被查是一个教训,将来大家对法律审查更严格一些,当可规避风险。对这些人,中纪委一般不会查,也没法查。

中纪委也不查小老虎,更不查苍蝇,原因是鞭长莫及。现在的反腐,只是习王人治,在他们权力范围内弄出了一些响声,但自省迄于乡镇官员多如牛毛,腐败猛如老虎,大家依然坐享共同腐败的种种好处。近日我采访一位市长,完毕市长便坐上一轿豪华丰田越野车奔省城而去,后来听说是直接上了当地驻省城办事处。办事处我也去过,实际上是一处豪华会所。反腐暴风骤雨下的官员腐败,由越野车和会所即可见一斑。

中国公权力的腐败是一种体制腐败,得到了财政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很难完全归咎于官员个人道德。公共财政的钱,每个党政部门按需申请、按需拨给,在这方面需要上等于共产主义化了,权力能不腐败吗?

2010年,湖南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曾发布《湖南省文化厅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备公开招标采购信息公告》,竟对参与投标商家的报价作最低限价,最后弄成了“最高价中标”。湖南省文化厅规划财务处处长丁宇公开讲,这样搞就是要“花完预算”。据他解释,“如果预算没有执行完,财政就要收回,必然会影响第二年的预算编制”。

现在全国执行“八项规定”了,但财政编列的“三公”预算一分不少,大家最后还是想出各种办法把它花掉了。官员们私下说:谁不会花钱谁傻!因为今年不花,明年就没有了,但今年花得分文不剩,则明年经费照旧。

王岐山领导的反腐,改变了公权力腐败的形式,但无改于公权力腐败的制度根源以及腐败的事实本身。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