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被查公司抱怨“恐吓式”反垄断 开会像审讯

内地官方多次重申反垄断调查并非针对外资,8月外资直接投资(FDI)再次出现双位数下降也与反垄断无关。路透社采访20多名被卷入调查的律师、公司高管和专家,他们表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时“恐吓式”的,开会像审讯,手段包括个人威胁、强制道歉和恫吓。

路透社报道,Sheppard Mullin合伙人、中国美国商会前主席James Zimmerman说,调查缺乏正当程序让人困扰,当局是否也在调查中国企业并不重要,是不是对国内的人也采样同样的高压手段也不重要,采用恐吓方式本身违背了当局自身的规定,不应是政府应该采用的方式。

报道引述参与过发改委反垄断会议的律师和高管指,发改委的“听证会”要被拍照和录像,而且要求被调查企业在离开大楼前阅读并签署匆忙写就的中文会议记录。会议过程中,常有提高声调文化、发脾气和口头斥责的情况。

对发改委反垄断调查颇为了解的一名高管向路透社表示,对当局而言,忏悔非常重要,讲究的就是“悔过自新”。

参加过几次发改委会议的人称,企业代表照例都会受到言语攻击,攻击常来自反垄断局二处处长徐新宇,他的“审问式”交流让他在一些律师中赢得了“忏悔先生”的绰号。

有科技企业高管称,最近又一次,徐新宇要求翻译把他骂人的话翻给对方听。

一位在调查中代表企业的外国律师说,有客户在跟徐新宇会面之后离开时有点发抖。

还有对几个瞩目的反垄断案知情的人士称,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机智精明,在公开场合,他高调宣扬中国反垄断法,私下却不惜突破正常程序限制,他知道如何运用媒体压力,让公司接受民意审判,从而让谈判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

有曾经与许昆林一起开会的高管称,许昆林是一个强势的人,主导着反垄断局内部的文化。

中国反垄断圈中有说法,许昆林是军师,徐新宇冲锋陷阵。

两家公司负责处理反垄断问题的代表则表示,发改委的会议上威胁或按时可能让员工个人承担责任,比如个人将被追究,或被禁止离开中国。

美国无线技术专利企业InterDigital的执行长公开拒绝派高管到中国与发改委磋商,因为担心他们可能被捕,该公司后来做了道歉。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本月的一份报告指出,其成员企业担心在无法看到证据或作出回应的情况下,就被施压在反垄断调查中“认罪”。

委员会还称,调查人员“凌晨突击”办公室时或此后的程序中,常常不准企业律师在场。

一位知名的中国反垄断律师称,希望发改委可以尊重程序和企业的权益,并且增加透明度,但现在问题太敏感,没有人敢谈论。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