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你还“玩得起”吗

最近,关于旅游的话题,有三条新闻格外引人关注:一是近期国内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调或准备上调门票价格,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超过百元;二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状告登封市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违约,要求后者支付近5000万元的门票分成款;三是全国假日办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升格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而宗教事务局被撤出旅游联席会议,有媒体解读为寺庙门票今后或被取消。

这三条消息合在一起读很有意思,令人有喜有忧。中国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现在的收入不一定世界最低,但景区的门票绝对是全球最贵的。连寺庙都成了赚钱工具,并且由于分赃不均还要跟政府打官司,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中国人是不是快‌‌“玩不起‌‌”了呢?

名胜古迹、名山大川都是老祖宗和大自然留给后人的共同财富,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份儿。自然山水是财富,人文风光是遗产,缔造者压根儿就没想着收钱。古代赶路人和赶考的书生,无处住宿可以免费住在寺庙里,所以才有了《西厢记》这些流传千古的故事。

名胜古迹又因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形成了天然垄断。适当收取一些运营管理费用无可厚非,但若把它当成‌‌“摇钱树‌‌”,则有违其公益性本质。而做为宗教信仰、朝拜和祭祀活动的寺庙,更没有任何收费和分成的理由。有谁见过国外的教堂进去要收费?

‌‌“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旅游和休闲。旅游就是到处游走,走马观花;休闲则是找个地方闲着发呆。旅游养眼,休闲养心;旅游是初级阶段,休闲则是更高的层次。旅游和休闲,正在成为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最近去哪儿玩了?去哪儿度假了‌‌”成了见面之后的问候语。小资和城镇百姓阶层,开始成为旅游大军主力。而部分中产、土豪则已经步入发呆的群体。

人去的多了,就造就了后人的‌‌“门票经济‌‌”。趁着老百姓口袋里稍微有点钱、有点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冲动,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圈地收钱,而且越收越多,已经和‌‌“抢钱‌‌”差不多了。至于配套咋样、服务几何,先放一边,安个栅栏就开始搂钱。旅游,本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话题,可是在中国,旅游不好玩,起码得付得起路费、进得了门。在连和尚都钻钱眼儿里了的时代,中国人真的快‌‌“玩不起‌‌”了!

一边是老百姓为‌‌“玩不起‌‌”叫苦不迭,一边是风景区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好像也‌‌“玩不起‌‌”了。一个双方都‌‌“玩不起‌‌”的产业背后,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是权力介入的分红与欲望。有媒体评论,当合理利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某些政府部门的欲望时,老祖宗的遗产便会沦为权力坐地叫价的‌‌“私产‌‌”,成为一些地方所谓发展经济的摇钱树。

这方面,全国所有景区都应该好好向杭州西湖学习。西湖自2003年开始实行免费,每年因此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未来社会将进入大旅游时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说法本身没错,关键是怎么个吃法。从‌‌“门票经济‌‌”向‌‌“旅游产业‌‌”转型,需要从上至下的体制改革和思维方式变革。高价门票已经成为大旅游时代的绊脚石。让中国人玩得起、玩得好、玩得爽,应该是政府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