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帝王墓被盗掘后的惨状

帝王们往陵墓中大塞金银珠宝等随葬品,目的是为了自己死后仍能享受奢侈的生活,但他们却想不到,正是这些金银珠宝使他们死后不得安宁,有的帝王的尸骸竟被盗墓者扯斫得七零八落,甚至暴骨于荒野,景象十分凄惨。

始皇陵被项羽发掘,并取走地宫中所有随葬品,见于郦道元的《水经注》。但考古工作者近年通过科技手段测探,地宫仍然完好,否定始皇陵曾经被盗掘。孰是孰非,尚有待今后发掘来证实。两汉皇帝陵寝,皆被盗掘,有的陵寝多次被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帝陵地宫内的随葬品大多已被盗取一空。盗墓者为了取走紧裹在皇帝尸骸上的金缕玉衣,放火焚尸,使得那些曾经至尊至贵的死皇帝的骸骨化为灰烬。武帝刘彻茂陵遭到赤眉军的发掘,珍贵的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乱世枭雄董卓曾派吕布遍掘东汉帝陵与公卿陵墓,取其金银珠宝以充军饷。东晋诗人在《七哀诗》中,描写屡被盗掘的东汉诸帝陵:“……园寝化为墟,周围无遗堵。蒙笼荆棘生,蹊径蹬竟坚。狐兔窟其中,荒芜不复扫。颓垄并垦友,明颖营农圃……”可见当时东汉诸帝陵已荒芜不堪。

唐朝灭亡后,后梁静军节度使温韬遍掘唐朝诸帝陵,成了盗陵专业户。诸帝陵中唯有乾陵构造坚固未能入内。

北宋灭亡后,投降金国的刘豫,被金人立为齐帝,该家伙回到汴京后,从军士手中得到一只十分珍贵的水晶碗,他对军士严加盘问,得知是哲宗永泰陵的随葬品。这只水晶碗使这个贪婪的家伙受到启发,特地组织了一支盗掘帝陵的队伍,对外称“河南淘沙队”,遍掘河南巩县宋帝陵,将陵墓中的随葬金银珍宝全部掠光,一具具皇帝的尸骸被胡乱扔在荒野上。直到岳飞收复朱仙镇时,派人修护诸帝陵,这些骸骨才得以掩埋。北宋帝陵于金元时期屡遭毁坏,地面建筑除了残破的石雕外,已是一片废墟,与这些皇帝生前的辉煌与奢华形成强烈的对照。

南宋诸帝,一直怀着收复北方失地,光复祖宗旧业的梦想,故均未大造陵寝,尸体只做浅埋,名曰“攒宫”。南宋灭亡后,诸帝陵也遭了殃。《辍耕录》与《癸辛杂识》记载,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江南释教总摄、洋和尚杨琏真伽和演福寺和尚允泽,在元朝宰相桑哥的支持下,率众遍掘诸帝陵,搜取随葬财宝,并暴诸皇帝尸骨于荒野。这帮人发掘理宗赵昀墓时,打开棺椁,有一股白气冲出,死皇帝尸体未腐,状如安睡,珠宝环绕尸体,棺底垫着织锦与金丝网罩。盗贼们搜光棺中宝物,又倒悬起赵昀尸体,取出其口中的夜明珠,控出腹中防腐的水银,然后将尸体抛于野外。南宋诸帝与杨太后陵寝无一幸免。后来,杨琏真伽令人找到赵昀的头骨,将其截开当酒杯,又令手下收取诸帝尸骨,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宋故宫中造一座13丈的白塔压之,名曰“镇本”。

清朝灭亡后,清东陵多次被人盗掘。1928年,乾隆帝裕陵与慈禧太后定东陵,遭到最为严重的破坏,陵内随葬品被洗劫一空。是年7月初,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赶走守陵人,切断交通,然后派兵分头发掘裕陵与定东陵。

慈禧定东陵地宫首先被打开。保护地宫的墙壁有两道,一道是用铁筋浇铸,一道是汉白玉砌成,名为“金刚墙”。工兵用炸药炸开了第一道墙,再拆下几块金刚墙上的石头,便进入了地宫。这是一座用汉白玉砌筑的地下宫殿,名曰“金券”,金券正中是一座尺余高的汉白玉石台,名曰“宝床”,那拉氏的梓宫便摆在宝床上。士兵们用刀斧劈开金漆外椁,再小心翼翼地撬开红漆滇金内棺,满棺的宝物便暴露在这帮盗匪的眼前。一名参加盗陵的连长事后在《世载堂杂忆》一书中记述当时的情景:

“当时将棺盖揭开,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

那拉氏的牙齿被撬开,口中含的稀世明珠也被盗陵者劫走。据说这颗夜明珠分开时是透明无光的珍珠,合拢时是一颗圆珠,夜晚放出绿色寒光,百步之内可以清楚地照见人面。

乾隆裕陵地宫中满是积水,深处有四五尺,有的盗陵士兵不小心滑落深水中淹死。地宫有4道石门,9个券堂,布局构成“主”字形,进深54米,总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相当于一座地下宫殿。弘历信佛,故地宫的门上刻着菩萨浮雕像,石壁上刻着四大天王和代表色、香、味、声、触五种人类欲望的“五欲供”,石壁上还刻着无数佛家经文咒语。看来生前享尽荣华富贵的弘历,幻想死后能去西天极乐世界潇洒走一回。地宫的每扇石门重达3吨,门上有万斤铜管扇,门后有顶门石。工兵设法打开了前三道门,但最后一道石门无论如何也打不开,于是工兵使出拿手戏,对这道门施行爆破。士兵们进入地宫才发现,其内积水很深,将巨大的棺椁浮起,离开宝床顶住了石门。地宫中有弘历与两个皇后、三个皇贵妃的棺椁。盗陵官兵将棺椁打开,又遍搜地宫,将随葬珍宝抢掠一空。

裕陵与定东陵被盗后,清朝遗臣组织人急赴清东陵,重敛弘历、那拉氏等人尸骨。参加重敛的宝熙,在《于役东陵日记》中记载了当时目睹的惨状:慈禧太后遗体倒伏在残破的棺盖上,满头苍白的长发散而不乱,扎辫子的红头绳尚在。当重敛者小心地将尸身翻转过来时,发现遍体长满白毛,口角处有扯裂痕迹。另一位亲历者刘人瑞,记述了他在裕陵地宫目睹的情形,持灯进入地宫,见有白骨数节浮于泥水之中。重敛者找到4具头骨,尸骨破碎,不辨男女,其情状比西太后陵凄惨百倍。重敛者开始找到4具头骨,有一棺椁压在倒塌的石门下,人们从中找到一具头骨,体积较大,据此判断是弘历的颅骨。后又在地宫西北角的深水里发现一具漂浮的女尸,居然没有腐烂,大家推断这具女尸可能是孝仪皇后,即嘉庆帝颙琰的老娘。那些骸骨支离破碎,无法辨明死者的身份,遗臣们讨论了几天,最后也顾不得什么礼制,只得将其合葬一棺了事。1984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裕陵和定东陵进行了整理,开棺结果验证了当年清朝遗臣们重敛弘历与那拉氏等人骸骨时的记载。

中国历代王朝的帝王陵寝,不被盗掘者甚少,而越是朝代久远,帝陵被盗掘者越多。帝王老爷大造陵寝、把大量随葬品埋入陵墓的本意,是想死后仍然享受奢侈豪华的生活,却不料结果却适得其反。想这些帝王活着时专制独裁,残暴好杀,臣民稍有冒犯,非关即杀,并动辄发掘死者坟墓,开棺戮尸,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死后也要遭此酷刑。按照迷信的说法,此为报应;按照事实的说法,正是帝王祸害人民,建造规模庞大的陵寝并将大量珍宝奇物带入陵墓所导致的结果。小民百姓一抔黄土,数尺木棺,反而可以入土为安,不至被人乱盗乱掘。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三国志•文帝纪》作家皇帝曹丕这句话,可谓点明了古代帝王遭此下场的原因,一句话,都是财宝惹的祸。

2008-03-10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