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澎湃与前海:理想主义者还是寡头竞争者?

与国际媒体一样,中国新闻业也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去监管,中国的媒体正从纸制印刷媒介到电子社交平台转型。这个过程大浪淘沙,但电子化与社交式正成为主流。

周二(7月22日),一个名为“澎湃”的新闻产品正式登陆中国新闻市场。所谓澎湃,取自英文paper。这是上海报业集团年初宣布重组改革后的首个新媒体产品,被上海报业掌门人裘新视为上海媒体改革的突破。次日,媒体报道称,另一个名为“前海”的类似项目也将揭幕。

的确,无论是股权架构(该媒体鼓励员工持股并吸纳社会资本),话语方式还是传播介质(依托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澎湃新闻”和类似的产品在中国媒体痛苦转型期间,让人眼前一亮。

越挫越勇的理想主义者?

在上线首日,“澎湃”CEO邱兵那篇《我心澎湃如昨》的创刊词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诸多讨论,褒贬不一。但人们更关注“澎湃新闻”如何实现自己的定位:专注时政与思想。澎湃认为,这是目前中国读者急需,但又缺少的新闻产品。

过去的十八个月里,中国的新闻界正从充满希望走向逐渐失望。曾经充满激情与理想的新闻人在经历了愈发困难的新闻管制后纷纷离开这个行业。今年,有关部门还发布禁令,进一步限制了调查记者在批评报道上有所作为。

在这个背景下,“澎湃新闻”的“时政与思想”让人充满担忧。中国媒体人西门不暗评论道,“不论是搏猛还是当局特许的新闻特权,都不会有光明的前景。前者,博弈双方力量太悬殊,后者不确定性因素太多。用忧伤式的故事风格讲述时政新闻,只会有琼瑶式的别离,不会诞生金庸式的武林盟主。”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自2003年以来,上海的媒体经历了多次痛苦与被动的转型。当年,上海东方卫视成立,宣告自己“新闻立台”,誓言成为中国的CNN。那时,东方卫视派出了许多精兵强将,远赴世界各地报道华人关心的时政新闻,拓展影响力。在中国国际新闻缺失的年代,这种做法确实引起了轰动。

然而,中宣部很快就让上海媒体人的野心化为灰烬。当时,中宣部要求所有媒体不得擅自报道国际新闻,必须以新华社通稿为主。此后的十年,东方卫视从专注严肃新闻到关注八卦娱乐,和严肃媒体的初衷越行越远。

在目前舆论监管趋紧和愈发不确定的情况下,“澎湃新闻”重蹈东方卫视覆辙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在当下,没有时政报道,只有‘宣传’,”中国调查记者李继锋评论说。

垄断资源下的寡头竞争者?

当然,隆重推出这样一个新品牌,上海报业集团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长期戴着镣铐跳舞的上海媒体人来说,并不是没有考虑过监管的不确定性。按照裘新的想法,“澎湃”是一个未来能够商业化的媒体产品。这个产品可以依托内容,吸引广告,为股东实现利益最大化。

若这一愿景得以实现,转型中的上海报业集团将为中国媒体的市场化变革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范本。这或许也是为何上海方面不惜用至少2亿人民币的资金来支持“澎湃新闻”的原因之一。

但问题是,媒体的盈利,是与其内容相辅相成的;而“澎湃新闻”希望提供的思想和真相,是要通过一个自由、开放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来实现的。这是新闻传播的规律。而这对既没有脱离监管,又野心勃勃的“澎湃新闻”来说,恰是一个致命的局限。

“作为国家新闻机构下的网媒,澎湃拥有另外一个被忽视的资源——时政新闻牌照,澎湃其实是垄断资源下的寡头竞争者,”网友HappyFan说。这是“澎湃”目前的优势,也是未来将它牢牢绑住的枷锁。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