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58:剿共还是抗日?(西安事变22)(1/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五十八

中央军从1935年开始进行新式部队的改造,购买了大量德式装备。

对于蒋介石来说,1936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经过8年的军事作战,蒋介石终于实质性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基本消灭了第三大敌人,也就是国内军阀力量,并且将其第二大敌人中共包围在陕北苏区,使之濒于被歼灭了。

蒋介石的根本态度

在蒋介石看来,中华民国目前有着三大敌人,第一就是已经侵略占领东北四省和华北北部的日寇,第二就是奉行马列主义的中共,第三就是割据中国的地方军阀。

蒋介石认为日本军国主义力量强大,无法短期内将其击败。在1931年和1936年期间,日本国力军力经济力量等等都是中国的数倍到数十倍。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在拼国力和军力,光靠精神意志是没有用处的,你实力不如人就是没有办法。

蒋介石和国民党高层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国如果想在和日本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唯一的方法就是实行类似于拿破仑入侵俄国时期,俄国所使用的持久战。这也是身为大国但实力较弱的一方面对强大敌人的唯一方法。

蒋介石认为和日本作战时无法短时间获胜的,期间必将经过长期残酷的作战。中国当时需要的就是内部的完全统一和有唯一的全国性领导核心。这是因为持久战中,中华民国的国力和军力必遭严重打击,无力通过武力控制国内局面。如果此时国内还存在强大的异己力量,必将通过这个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积蓄将来夺取中国的力量,甚至还可能投靠日军,助纣为虐。

在抗战中,效忠于日本的中国伪军力量迅速从1938年的7万多人扩充到1943年的62万人。这些伪军中除了一部分是日伪政府在占领区招募的,绝大部分都是原属地方军阀的部队投敌而来,如伪军中最高层的孙良诚,吴化文,白凤翔,李守信等,清一色的都是原军阀西北军或者东北军的将领,都是地方军阀的所谓草头王。而这些人往往率部成建制投敌,然后直接拿到一个军长总司令的头衔,以孙良诚为例,他率领部下两个军共3万多人成建制投靠日军,换了一个伪第2方面军总司令的头衔。

国民政府的中央军从无大规模的投敌记录,甚至没有一个中高级军官主动投敌(投降日军的黄埔生一共只有二十几个人,军衔较高的如刘明夏,黄子琪,刘启雄,陈孝强都是所部被日军歼灭后被俘才投降的)。如果再加上日本在东北的四十万伪满洲国军(相当一部分是之前投降的东北军),中国伪军总数高达百万之众,维持了日占区大部分地区的治安,让日军腾出手来对国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作战,还有伪军和日军配合作战的(日军抗战后期扫荡主力就是伪军,所谓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成为抗战严重的威胁。

中共力量果然在抗战中得到极大发展。日军在1941年之前根本没有重视过中共,也没发动过大规模的扫荡,日军主力全部用在南方和国府的作战,留在华北华中后方的都是战斗力最差的师团和伪军。这让中共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以军力来说,他们从抗战前期被收编3,4万人迅速发展到了1945年的八路军正规军100万,新四军正规军20多万,另有民兵260万人,总兵力高达近400万人。

稍后中共利用苏联转交给他的东北地盘和四十万伪满军,八十万关东军的大部分日式装备,迅速完成了部队的野战化,成为一支强悍且正规的武装力量。而此时的国府在抗战中主力伤亡了300多万人(抗战前国军中央军不过80多万人,等于损失了百分之四百),还阵亡了200多个师以上将军,大大伤了元气,此消彼长最终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

蒋介石认为中共的危害不比日本要小,日本是想侵略、殖民中国,但中国只要用持久战拖住日本,必然将其拖垮拖死,获胜也是是必然的。而共产主义是邪恶的学说,却最能在不发达的国家通过欺骗获得民众的支持,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自己的实力。如果不在其羽翼未丰时期将其消灭,一旦给其发展空间后果不堪设想。

蒋介石一再告诫部下,中共试图夺取国家政权,并不只是像以前的北洋军阀那样为钱为利,而是他们希望在中共进行一场乌托邦的共产主义实验,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为了国家民族负责,绝对要消灭中共。

现在看来,中共在长征后濒于绝境,最多一年就会被消灭,是可以短时间完成的任务。蒋介石自然要首先消灭他,至少要在和日军决战之前彻底将其消灭,根除隐患。

第三个敌人也就是国内军阀,蒋介石通过北伐以后一系列军事政治手段成功的消灭和削弱了国内大小军阀,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也就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总兵力大约有30万人,控制着陕西南部和甘肃部分地区。

至于拥兵10万的山西绥远阎锡山,河北察哈尔宋哲元,山东韩复榘虽然也有一定力量,但他们控制的地区都有日军入侵威胁,只能借助中央政府的力量和日本对抗,他们不敢武装反叛。

西北其他军阀,如宁夏青海的马鸿逵,马步芳只有2万正规军,新疆盛世才的省军也只有1万多人。他们的这点兵力顶多自保,没有任何力量公然和中央对抗,不构成什么威胁。

在蒋介石看来,解决了张扬,就等于解决了中华民国的军阀割据问题。张扬的力量虽然是国内军阀里面最强的,但远不足以和中央军对抗。所以蒋介石认为,至少在1936年末到1937年初必须解决掉中共和张扬的问题,只要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中国就可以全力准备和日本的决战了。

蒋介石认为日本在1938年之前不会全面入侵中国,这样中国至少还有一到两年的准备时间。这一到两年至少可以利用从各国买来的新式装备,重新整编约100万的新式部队,大大增强国军现有实力,缩短和日军的差距。而按照目前欧洲的形势,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同英法的战争看来是打定了,最迟不会超过1940年。而苏联和美国参战也只是时间问题,世界大战就要爆发。日本目前已经和德意结盟,也就意味着日本必然要在1940年前后和英法美对抗。一旦日本和这些强国开战,就会大大缓解了中国战场的压力,同时同盟国也会大力援助中国,这些对中国的抗战是极有帮助的。

可惜当时很多人根本不能理解蒋介石的思路。而蒋介石为了避免日本摸清他的底牌,也无法明确的向人民告知这一切。所以当时批驳如雪片一样飞来,蒋甚至被学生当面羞辱。

蒋介石说过:反对我,要求立即抗日的人有两种,一是不明白我的想法的人,这种人我不去怪他,历史会证明一切的;另外一种就是别有用心的人,这种人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蒋介石的基本战略

对付中共和张扬有两种基本战略,第一种是先消灭中共,然后再消灭张扬。第二种是先消灭张扬,再消灭中共。

蒋介石最器重的军师杨永泰多次建议,必须采用第一种方法解决西北问题。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最稳妥的做法。虽然中共和张扬有可能有勾结,但毕竟中共是敌人,张扬表面上是自己人。

这种方法就是先把张扬放下不管,集中中央军主力先在陕北围剿掉红军,然后转而对付张扬。如果按照这种做法,张扬估计很难敢立即和中共站到一起,发动反中央的武装反叛。最终的结果也就是将红军和张扬各个击破。

一旦消灭红军后,张扬也就失去了中共和其背后的苏联支持,以他们的力量和实力数倍于自己的中央对抗,无异于自我毁灭,最终只能听从蒋介石的安排。

但这种做法的缺点就是中央军的损失较大,花费时间较长。目前红军尚有6万多兵力,其中大部分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虽然装备差一些,但比中央军也差不了太多。蒋介石估算为了消灭这些红军,中央军至少要损失3万左右的部队。之后再消灭张扬,围剿他们的30万大军也会有一定损失,中央军可能一共会损失10万部队。当时中央军不过60多万,这种损失也不小了,是蒋介石不愿意承担的。

况且由于陕甘两省同时存在中共和张扬两股力量,中央军在陕甘的作战也就等于腹背受敌,必须留下一部分兵力牵制张扬,时刻防止他叛变,也就不能集中全部主力对付中共,这就大大增加了消灭中共的时间。

第二种做法,就是先集中兵力消灭张扬,夺得陕甘的地盘,然后集中兵力消灭中共。

这种战略的好处明显,一旦消灭了张扬,蒋介石可以从容集中主力,在短时间内消灭中共。即使短时间内无法消灭中共,但陕甘地盘已经是自己的,在自己控制区内作战,一切都好说,就算打上三五年也是很从容的,可以一直打到把红军拼光为止。

但这个战略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张扬来说,只要蒋介石不迫使他们放弃军队和地盘,他们不敢公然武力反抗。只要不武装反叛,即使最终被搞成光杆司令,一般下场不会太惨,蒋介石基本都会对其留有余地。对此,张扬都是心知肚明的。

对于蒋介石来说,他应该执行第一种战略,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最为稳妥。

可惜此时的蒋介石的心态因为各种问题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两广事变兵不血刃的解决。两广在当时是国内力量最强的军阀,两者集中了四五十万大军在日本人支持下反蒋,也是打着抗日的旗号,结果仅仅3个月就被解决,甚至中央军没费一枪一弹。在蒋介石看来两广无论军力,经济力量,政治力量,领导人的能力等都远远强于张扬。

东北军和十七路军总数虽然有近30万,但战斗力低下,士气低落,这些年来都是百战百败,还没打过一场胜仗。中央军只要一出兵,消灭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

其次,蒋介石通过通渭会战彻底打破了红军的宁夏战役,割断其和苏联任何有可能的联系,还将两万多红军挡在黄河西岸回不了陕北苏区,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实力。没有苏联的支援,中共自然不堪一击。中共尚且如此,张扬又如何敢于反叛?

最后,蒋介石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张扬和红军勾结的事实。甚至张学良还在艳晚事件里砸了陕西省国民党党部,救出了被捉的共产党员,而杨虎城身边众多幕僚都是中共党员的事情几乎是路人皆知的。

后来在山城堡战役中,张学良指挥王以哲按兵不动还谎报军情,导致胡宗南部孤军深入,被红军歼灭了一个旅的大部分兵力,更让蒋介石无法容忍。

最终蒋介石选中了第二个战略。需要说明的是,蒋介石对他的选择还是犹豫的,他曾经试图和杨永泰再商量一下。但时任湖北省主席的杨永泰在1936年10月突然遇刺身亡(至今没有找出凶手),这让蒋介石措手不及。蒋介石一面命令戴笠立即找出凶手,一面深深痛惜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智囊。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