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千金万户,不换莼鲈

如果问什么最能代表中国,答案可能有一百种。

也许是唐诗宋词文人墨客,也许是宫闱高墙政治斗争;也许是万里长城故宫兵俑,也许是长江黄河喜马拉雅;也许是儒法中庸宗族门第,也许是丝绸瓷器茶叶纸张;也许是灿烂的古代留下的辉煌历史,也许是喑哑的近代烙下的屈辱印记;也许是几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也许是半世纪翻天覆地的激变。

我似乎也曾思考这个问题,答案近在眼前却伸手不见。

昨晚看着《舌尖上的中国2》,我想,这两年我在大洋彼岸,夜深人静的晚上,我怀念的是什么?不是上面说的任何一样。我怀念的,是家乡的千张,藕饼,火腿,鱼汤。我怀念的,是小时候在外婆家,每天清晨伴着柴火的噼啪声和香菇的浓香醒来,朦胧中外公给我穿好衣服,我爬上桌,吃一碗鸡蛋土面,上面淋着香菇肉丝的芡头。

回到现实,第二天却又要吃cheesesteak或不知所谓的左宗鸡,心理竟是百般不愿。味蕾的记忆最持久,齿间的留香,好像追溯到孩童时。

我想,《舌尖》想表达的,是对食物的敬意。对食物的敬意,便是对土地的敬意,对土地的敬意,便是对自然的敬意、对历史的敬意。那是一种对过往的感恩,和对未来的向往。《舌尖》里有句话说得好: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把这种敬意不着痕迹地嵌入饮食,我很高兴它不用高大上的意识形态绑架观众,而将最朴素的道理、最深沉的爱,融化到口舌相传的菜肴中,埋藏进千百年来不断翻耕的土地里。这些美味随着视觉传于味觉,再传于指尖,直至心田,便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饮食是中国人永恒的主题,所以叫糊口于四方,终日不辍。农耕是中化文明的根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一代代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土地承载了中国人的希望,那是一种对未来的安全感。

站在城头山,眼前是6000年前的稻田,沟壑、给水、施肥的遗迹清晰可见。真正的中国人,即使不知诗书礼乐,不读孔孟老庄,面对这片祖先劳作过的土地,大概都会自豪与敬畏。

令史家兴奋的,是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是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是昭君出塞,是文姬归汉,是垓下大战,是河阴之变。但普通百姓关心的,却是那三亩青苗,今年收成如何,地租有没有涨,明天猪肉多少一斤,下个月三姨家闺女结婚送多少彩礼。

我们没有那么多大智慧,我们不关心战争,我们不关系政治,我们甚至不关心钓鱼岛,不关心奥运会。我们关心的,是有吃有穿,逢年过节有新衣裳可以四处玩——并将这种朴素的理想推及他人。

总说中国大,治理不易,有气候地理外交军事的困难,要有英明的君主与清廉的官吏,要有强大的法治与适当的人治,要有一定的牺牲以及必要的权宜……

作为一个最普通的人,我倒觉得,治理中国其实简单。《洪范》说,农用八政一曰食,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皆说农事之本。《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荀子》说,田野荒而仓廪实,谓之国厥。《论贵粟疏》说,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虽慈母不能保其子,故明主务民于农桑。

一言以蔽之,只要老百姓能吃饱,中国就会好。

治国之道,往繁了讲自是极难,往简了说却是极易。

我在三亚,和妈妈掰开现抓的大青蟹,里面是流油的蟹膏金黄。

我在西安,和菱几看回族师傅把滚烫的汤倒进碗中,泡馍一下子欢腾起来,散发出浓郁的羊香。

我在大理,和范桶红珊撕开奶扇吸入嘴里,仿佛看到几千公里外蒙古高原的毡房。

我在烟台,和雅男大傻卷一根大葱,就着刚打的马步鱼,海腥中透着一股土辣的清凉。

我在大同,和李哲柞而拎起一个烧卖,透明的薄皮里,汁水肆意流淌。

我在家乡,秋天的田野上,一把把镰刀割下一排排水稻,金黄的稻谷倾入竹筐,封上封条。老农在一旁静静地看,眼中熠熠生光。在他们眼中,那整整齐齐的竹筐啊,仿佛就是,天下粮仓。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